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新青年》的號角響徹大地

年長李大釗10歲的陳獨秀出生于安徽安慶,名慶同,字仲甫。獨秀原是他的筆名。陳獨秀曾先后4次赴日求學。那個時期的日本,一度是中國革命分子的大本營。懂日語、英語、法語的他,在日本讀了許多革命書籍。在國內他參與過暗殺清朝大官的密謀,辦過進步報紙,參加過“勵志會”“中國青年會”等社團,是非常活躍的革命分子。經歷過諸多坎坷起伏之后,他領悟到只有從思想上啟蒙民眾,尤其是青年,才能推進革命。

1915年夏,36歲的陳獨秀從日本回國,在上海籌辦《青年雜志》。當年9月15日,陳獨秀在《青年雜志》創刊號的創刊詞《敬告青年》中提出六點見解:

《新青年》

(一)自由的而非奴隸的;

(二)進步的而非保守的;

(三)進取的而非隱退的;

(四)世界的而非鎖國的;

(五)實利的而非虛文的;

(六)科學的而非想象的。

陳獨秀認為,科學與人權(民主)“若舟車之有兩輪焉”。高舉科學與民主兩面大旗的《青年雜志》,針砭時弊,犀利新銳。一年后,更名為《新青年》,則更加名副其實,倡導新思想、新文化,為新青年服務。

1916年11月,陳獨秀赴北平為摯友汪孟鄒的亞東圖書館招股募資。12月26日,剛剛獲得北京大學校長正式任命的蔡元培前來拜訪,誠心力邀陳獨秀入北京大學任文科學長,并建議將《新青年》雜志搬到北大辦,說北大人才薈萃,能讓雜志辦得更好。陳獨秀深知蔡元培所言不虛,爽快答應,并向蔡元培舉薦了當時正留學美國的胡適。

次年1月13日,陳獨秀收到了由北洋政府教育總長范源濂簽署的“教育部令第三號”:

茲派陳獨秀為北京大學科學長。此令。

1月下旬,陳獨秀上任,《新青年》雜志編輯部也搬到了他當時被安排居住的北池子箭桿胡同9號。

陳獨秀

在力主改革、廣招賢良的校長蔡元培的領導之下,群英匯聚在北京大學。身為文科學長、又為《新青年》雜志主編的陳獨秀,自然也將一批具有新思想的教授學者都吸納至編輯部。陳獨秀、李大釗、周樹人、周作人、錢玄同、胡適、劉半農、沈尹默……看看當時的編輯名單,便可知《新青年》有怎樣強大的實力。

胡適的《文學改良芻議》、陳獨秀的《駁康有為致總統總理書》、魯迅的《狂人日記》、周作人的《人的文學》……

一個嶄新的文化陣營就此出現,一聲聲號角吹響。

1917年4月號的《新青年》雜志,一篇《體育之研究》登出,作者署名是“二十八畫生”。多年之后,已成為中國共產黨領袖的毛澤東笑談“二十八畫生”的來歷,說自己的姓名筆畫正好是二十八畫。這篇《體育之研究》,是毛澤東公開發布的首篇文章。

當時,初出茅廬的毛澤東平生首次來北京,投宿在恩師楊昌濟家中。后經楊昌濟介紹給李大釗。

李大釗安排毛澤東在北京大學圖書館做助理員,月薪8元。后來,毛澤東曾用這樣一句話概括他在北京大學的收獲:

我在李大釗手下在國立北京大學當圖書助理員的時候,就迅速地朝著馬克思主義的方向發展。(1)

之后,毛澤東還去拜訪了陳獨秀和胡適。在北京大學工作學習半年之后,這位當時還籍籍無名的“二十八畫生”經上海回了湖南。然而在北京大學做圖書助理員的這段經歷,對于他一生都有著深刻的影響,讓他從此走上了馬克思主義的道路。

主站蜘蛛池模板: 嘉黎县| 台北市| 兴国县| 通道| 溧水县| 呼图壁县| 乐亭县| 清新县| 卓尼县| 松桃| 永川市| 柘城县| 肇源县| 烟台市| 阿拉善右旗| 永德县| 芦山县| 黔江区| 拉萨市| 历史| 望都县| 鲁山县| 错那县| 天祝| 敖汉旗| 兰溪市| 胶州市| 六安市| 武清区| 天水市| 沽源县| 盐池县| 尉氏县| 喀什市| 五台县| 盐边县| 临沭县| 荣昌县| 阿合奇县| 双流县| 曲沃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