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決戰:華北解放戰爭1945~1949
- 袁德金
- 17322字
- 2020-07-24 18:25:57
第6章 轉戰平漢路
國民黨軍加緊向晉察冀解放區腹地進攻——我軍調整戰略計劃——淶源會議,統一思想——晉察冀補充、調整部隊——三戰易縣——激戰滿城——馳騁保定南——又讓敵人跑掉了
1946年12月底,新年即將來臨的一天,在南京的蔣介石的心情卻十分沉重。他雖然在攻占張家口后,到處吹噓他的軍隊“多能達成艱巨任務,奠定統一基礎”,但在12月31日的當年總《反省錄》中卻流露出悲傷的心境:“總之本年實為余自革命以來最為艱難困苦之一年。二十年來共產黨集其所有之實力與陰謀,向余作最猛烈之攻擊,尤以其十年來竭盡一切以破壞余在美國盟友心中之歷史與地位,可無微不至。”(1)蔣介石之所以流露出如此悲傷的心境,是有原因的。
國民黨軍對解放區的全面進攻,至1946年10月達到了最高峰,其進攻兵力由戰爭開始時的72個旅增加到117個旅,增加了63%。10月份,也是國民黨軍奪占解放區城市最多的一個月,共63座。但國民黨的正規軍被我軍殲滅約達六分之一。因此,自11月份以后,就全國戰局來看,由于國民黨軍的戰線拉得太長和兵力不足,其攻勢日漸減弱。國民黨軍的廣大士兵和下級軍官們對這場內戰的前景開始悲觀;甚至少數高級將領也開始動搖了對戰爭的信心。整編第69師中將師長戴之奇在全國內戰爆發四個月后的日記里就寫道:“哀莫大于心死”,“現在一般官兵對剿匪的自信力異常感到渺茫”,“得混且混”是軍官中普遍存在的“危機”。(2)國民黨軍的士兵在作戰中逃亡也日益增多。駐山西水文縣的閻錫山部第49、第72師,自全面內戰爆發至1946年底,半年內即逃跑2000余人。與此同時,國民黨軍加緊懲辦作戰不力的軍官。據國民黨政府國防部的統計,1946年6月至12月,因為作戰不力等原因而受到免職、停職、記過以至撤職查辦等各種處分的少將以上高級軍官就達122人。
但是,蔣介石并沒有放慢對解放區的進攻,他要力爭在三至六個月內消滅解放軍。
與國民黨軍相反,解放軍在頭四個月中不斷壯大、發展,總兵力由戰爭開始的127萬人發展到137萬人。在主動放棄一些城市和地方后,行動更為自由了。隨著戰爭形勢的變化,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適時調整了戰略計劃。
全面內戰爆發時,我黨和中央軍委曾經提出以主力舉行外線出擊的戰略計劃,企圖以作戰的勝利促使國內和平的實現。在華北戰場,這一外線出擊的戰略計劃具體體現為奪取“三路四城”的計劃。但四個月戰爭的實踐證明,這種外線出擊的戰略計劃并不完全符合戰爭的實際。自1946年10月以后,國民黨軍在幾個主要戰場均已將戰線推進到解放區的腹地。戰局的演變,迫使解放軍要更加注意研究在內線作戰中殲滅敵人有生力量的問題。因此,中共中央、中央軍委總結戰爭初期的經驗,并充分聽取各戰略區指揮員的合理建議,在戰略計劃上作出了重要的調整:1946年10月1日的黨內指示,第一次明確提出了通過大量殲滅國民黨軍有生力量,適時實現由戰略防御轉入戰略進攻的思想。這個指示指出:“今后一個時期內的任務,是再殲滅敵軍約二十五個旅。這個任務完成了,即可能停止蔣軍的進攻,……我軍必能奪取戰略上的主動,由防御轉入進攻。”(3)并預見在殲滅敵軍75個旅后,“國共軍力對比,必起重大變化”。10月28日,中共中央在給各戰略區首長的指示中進一步指出:“估計關內蔣軍攻勢還可能有兩個月至三個月,過此即無力再攻。我軍如能于今冬(十月起)殲敵二十五個旅左右,明春即可開始反攻,大量收復失地?!?a href="#jz_1_82" id="jzyy_1_82">(4)
11月21日,毛澤東在與中共中央幾位主要領導人召開的一次小型會議上分析形勢時指出:人們對停戰幻想少了,現在已經不存在打不打的問題,而是勝不勝的問題。在半年內消滅國民黨軍七八十個旅,可以達到國共雙方對比的平衡,此后,要超過就很容易。經歷一年的內線作戰,第二年就可以開始反攻,打到外線。為此,中央軍委要求各戰略區、各野戰軍,主要采取內線殲敵的形式,而不要急于轉入外線作戰。
從華北戰場來看,國民黨軍在侵占了晉察冀解放區首府張家口以后,氣焰極其囂張,不可一世。就在占領張家口的第二天,蔣介石即下令召開偽國大。國民黨的宣傳機構大肆叫囂,“共軍已總崩潰”。幾天后,蔣介石又在南京召開秘密軍事會議,宣布要“五個月內打垮共軍”。主子一聲令下,嘍羅們就得一呼百應。陳誠立即在北平軍事會議上宣布“三個月,至多五個月可以完全以軍事解決問題”。
于是,國民黨軍在打通平綏路全線以后,一方面,以部分兵力繼續向察北、察南擴展占領區,到11月初,侵占了察北的全部縣城和察南的涿鹿、陽高、廣靈、陽原、蔚縣等大部地區;另一方面,集中主要力量打通平漢鐵路北段;同時,在冀東、冀西等地區繼續壓迫和蠶食解放區廣大農村。國民黨軍北平行轅的企圖是:切實控制平漢、平綏、北寧、津浦各條鐵路交通干線,切斷我華北與東北、內蒙與蒙古的聯系,深入解放區腹地,將解放軍逐出平原地區,分割、封鎖于山區,爾后各個殲滅其主力。為此,國民黨軍制定了如下作戰計劃:“(甲)在年前(指1946年底)打通平漢路,鞏固平綏路。(乙)打通津浦路,將華北劃成三個作戰地區:平漢路西、太行山以東為一個;平漢路東、津浦路以西為一個;津浦路以東至渤海為一個。(丙)作戰采取首先形成包圍網,然后軍政密切配合,穩扎穩打的掃蕩清剿,實行過去江西剿共法。主力掃蕩后,立刻完成地方武裝?!?a href="#jz_1_83" id="jzyy_1_83">(5)
11月初,國民黨軍在晉察冀戰場的9個軍(整編師)、24個師(旅)部署的態勢是:第12戰區的第35軍、暫編第3軍及新編騎兵第4師占領張家口及其南北地區;第11戰區的第16軍占領察南的懷來、涿鹿地區,正向南發展攻勢;第53、第94軍集結平漢線保定以北段及其兩側各要點,主要執行打通平漢鐵路的任務;第92軍分散守備冀東各主要城市,鞏固、擴大其占領區;第31軍(實際上只有青年軍第208師一個師)、整編第62師及第3軍分別駐防北平、天津、保定、石門(今石家莊)諸戰略要點。
在此部署的基礎上,國民黨軍隨即兵分三路,向我晉察冀解放區腹地大舉進攻,一路以第35軍及地方保安隊恢復維護平漢路交通,一路以第16軍由北向察南進攻,另一路以第94軍由保定地區向西進攻易縣、紫荊關。敵軍的企圖是首先攻占易縣,再出紫荊關,與察南南下之敵會攻淶源,爾后再南窺阜平,控制冀西平原,造成晉察冀解放區南北分割局面,使我軍陷于不利境地,進而占領全晉察冀。
我晉察冀部隊撤離張家口后的第二天,毛澤東親自為中共中央起草了一份給晉察冀軍區的電報,提出了張家口失守后,晉察冀部隊的作戰方針:
聶劉蕭羅,張宗遜,并轉各縱隊各軍區首長:
張垣失守后,傅作義部已極端分散,利于我各個殲滅。但目前我仍應以一部在張垣附近鉗制傅軍,我主力仍在東面原地依原計劃殲敵,以期徹底擊破東西之敵。我對十六軍已給了一個相當嚴重的打擊,如這兩天對九十四軍又能給以根本打擊,則今后只須對五十三軍以一二個打擊及對十六軍再給一二個打擊,便可徹底粉碎東面之敵人之進攻。然后我軍加以休整即可向西打傅。在幾個月內完全可能打破東西兩面之敵。目前你區敵人進攻,無論傅作義、李宗仁均已到達頂點,其后備已經用盡,我們方面一城一地得失無關大局,主要任務是殲滅敵人有生力量。望本此方針鼓勵士氣,團結全黨,完成中央給你們的神圣任務。
中央
酉文
然而,晉察冀部隊自撤離張家口以后,思想十分混亂,尤其是一些黨政軍機關的干部,思想一時轉不過彎來,對于為什么要撤離張家口,心里一直想不通,感情過不去,好像撤離張家口就不得了,什么都完了似的。
有的人說,我們經過浴血奮戰從日本鬼子手里奪回了張家口這個大城市,我們剛進去一年多點兒,現在又讓國民黨軍占領了,真憋氣。有的說,我們抗戰多年,老是在山溝、農村、樹林子里鉆來鉆去,好不容易有了張家口這個大城市,卻又放棄了。為什么要把張家口讓給敵人呢?還有的人充當起事后諸葛亮來了,對于棄守張家口說長道短,大發議論?!藗冏h論紛紛,由此產生了埋怨情緒,甚至對戰勝蔣介石缺乏信心。
聶榮臻聽到這種種議論后感到:張家口得而復失,覺得可惜,這在感情上是完全可以理解的,而由此產生埋怨情緒,甚至對戰勝蔣介石缺乏信心,這又是十分錯誤的。如果我們不及時解決這個問題,不僅影響到部隊以后的作戰,而且對執行中央軍委的作戰方針也是不利的!
想到這里,聶榮臻的心情沉重了起來。他決定召開一次會議,著重解決這個問題。
1946年10月22日,正是個秋高氣爽的好日子。晉察冀中央局擴大會議在冀西淶源召開了。
這是一次極其重要的會議。聶榮臻親自主持了這次會議。會議首先組織大家認真學習了毛澤東為中共中央起草的《以自衛戰爭粉碎蔣介石的進攻》和《三個月總結》等文章,并聯系實際,統一對棄守張家口的思想認識。
聶榮臻在會上作了重要的發言。他具體分析了為什么要撤離張家口的原因,指出:張家口這個地方,敵人集中了那么多兵力,從東西兩面夾擊,我們處于劣勢,即使付出大的代價,也難以守住。如果我們把主要兵力都拖在張家口這一個城市,守,守不住,想走,走不脫,后果就嚴重了。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決心撤離張家口,把這個包袱丟給敵人,回到根據地,就擺脫了被動,爭取了主動。根據地回旋余地大,海闊憑魚躍,天高任鳥飛嘛!
他最后還說:從戰爭的全局來看,從敵強我弱的形勢來看,我們應該審時度勢,著眼于未來,不計較一城一地的得失,應以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為目標。可許多同志看不到這一點。把丟掉張家口看得過重。實際上,我們暫時放棄張家口,正是為了將來的勝利嘛!所以,我們撤離張家口,沒有什么了不得!當年的日本侵略者,也是橫行霸道,不可一世,我們同它較量了八年,結果怎么樣呢,還不是我們勝利了嗎?蔣介石也不例外,反動勢力終究是要失敗的,這是歷史的必然,不可抗拒。(6)
會議對前一時期作戰的經驗教訓也進行了認真的總結。認為:晉察冀部隊在前四個多月的作戰中,雖然給進攻的國民黨軍一定的殺傷,共殲滅敵4.6萬余人。但是,未能達到大量殲滅國民黨軍有生力量的目的。這在主觀上是由于“對國內和平局面估計過高,……在思想上、軍事上、工作上對戰爭準備不足”。正如羅瑞卿在會議的發言中所說:“一個是遠的,叫和平幻想,備戰不足,和的工作做得太多了,備戰工作太少了,復員過多直接影響到戰爭,練兵工作我們沒有抓緊,軍工建設也沒有大力進行,當時張家口那樣好的環境,我們連手榴彈、迫擊炮彈也沒有多準備些……”,“近的原因,主要是在軍事指導上,初戰沒打好,因為當時有輕敵思想,對集中優勢兵力殲滅敵人的思想,在戰役指導上和戰術指揮上均存在問題?!?a href="#jz_1_85" id="jzyy_1_85">(7)
會議還討論了今后的行動方針和任務,作出了《關于張垣失守后的形勢與任務的決定》,即《淶源會議決定》,決定指出:“張垣失守后,我們處于更加分割和依靠中小城市與廣大鄉村的環境”,號召全區“按照中央指示,進一步團結群眾,發動群眾,動員一切力量支持長期戰爭。堅持運動戰、殲滅戰的方針,而力求更加自由主動的繼續大量殲滅敵之有生力量”。決心“集中優勢兵力,各個殲滅敵人,反對平均使用兵力”。“為了大量殲敵,須乘敵后空虛,堅決勇猛的挺進敵后,實行敵進我進,變敵后為前線?!辈汛笾髁?、加強訓練,改進兵役制度、成立武裝動員部,全面徹底實行土地改革、開展大規模生產節約運動以保證長期戰爭的需要,精簡黨政軍機關、充實作戰部隊等工作,都作了全面部署。
淶源會議提高了晉察冀解放區全體軍民的思想認識,總結了經驗教訓,克服了悲觀失望的情緒,統一了大家的思想,樹立了大家戰勝敵人的信心,特別是提高了全區部隊對執行運動戰,集中兵力殲滅敵人的有生力量的作戰方針的認識和自覺性。
淶源會議期間,中央軍委反復強調晉察冀部隊必須集中優勢兵力打運動戰。要求晉察冀軍區“應集中三個縱隊一起行動,在運動中堅決殲敵”。并要求晉察冀部隊“應爭取每月殲敵兩個旅左右”,“手里要經常掌握十二至十八個團一起行動,要能一次包圍敵一個師(三個團)而殲滅之,就能打開局面”。(8)
同時,中央軍委對晉察冀軍區的軍隊建設也作出了指示,強調要加強主力軍,指出:“主力極不充實,深為可慮。應迅速采取有效辦法,首先補充楊(得志)、蘇(振華)及(楊)成武兩縱隊,每團至少充實兩千至兩千五百人,……在本年度底務使該兩縱隊每縱隊有三個旅九個團,并經常注意保持滿員”,“要反對補充中的平均主義,只有首先培養兩強有力縱隊,才能有效殲敵”?!耙靡磺袘鸲烽g隙,十分認真地進行練兵”,“充實主力,加強訓練,是你們當前日常重要工作之一,也是收復熱察冀失地最實際的工作”。(9)
淶源會議后,為貫徹中共中央、中央軍委關于加強主力部隊的指示,中共晉察冀中央局確定在1947年1月前,在冀中、冀晉、冀察、冀東四區共動員新兵4萬人,全部補充野戰軍,從而,各地迅速掀起了新的參軍熱潮。同時,組織戰斗力較強的地方部隊升級到野戰軍:將冀中、察哈爾、晉察冀軍區所屬獨立旅,分別調撥給第二、第三、第四縱隊,使三個野戰縱隊都由原來的兩個旅擴充為三個旅。具體情況是:晉察冀軍區教導旅撥歸第四縱隊,改為第11旅,旅長李湘,政治委員張明河;冀晉軍區獨立第2旅撥歸第四縱隊,改為第12旅,旅長曾保堂,政治委員李志明;冀中軍區獨立第8旅撥歸第二縱隊,改為第6旅,旅長盛治華,政治委員鐘華農;察哈爾軍區第11旅撥歸第三縱隊,改為第9旅,旅長陳坊仁,政治委員黃文明。11月間,第一縱隊調回晉冀魯豫軍區。該縱隊司令員楊得志留在晉察冀軍區,改任第二縱隊司令員,李志民任政治委員。經過擴軍補兵、充實建制,晉察冀軍區的三個野戰縱隊總兵力達8萬余人,較補充前約增加85%。
為緊縮機構并提高作戰指揮的效能,經請示中共中央同意,又于12月初撤銷了晉察冀野軍司令部,由晉察冀軍區直接指揮各野戰縱隊及地方部隊。
晉察冀軍區對所屬的二級軍區也作了必要的調整:將冀察軍區和張家口衛戍司令部合并為察哈爾軍區,由鄭維山任司令員、劉杰任政治委員,下轄第4、第6、第22軍分區及獨立第4旅,管轄察南、平西及冀西北地區;將原冀察軍區所屬的平北、察北地區劃歸熱河軍區并改稱冀熱察軍區,由段蘇權任司令員、劉道生任政治委員,轄察東、平北、察北、熱西四個軍分區及獨立第5旅、獨立第13旅。全軍區共設冀晉、察哈爾、冀中、冀熱察、冀熱遼、冀東6個二級軍區。
經過調整和補充,晉察冀軍區的總兵力達24萬人,其中野戰軍約8.5萬人,占總兵力的35%,比重仍然偏低。當時,部隊的裝備也比較差。以全軍區裝備最強的第三縱隊為例,1946年底,全縱隊各類炮僅71門,輕重機槍僅408挺。與華東野戰軍第四縱隊相比較,火炮只占第四縱隊的43%,機槍只占42%。在當時的各大戰略區中,是火力比較弱的一個區。野戰部隊的數量少,裝備差,給晉察冀軍區的作戰增加了不小的困難。
正當晉察冀部隊統一思想,進行部隊建制調整之時,國民黨軍為了實現將我晉察冀部隊困鎖在山區各個消滅的戰略計劃,于10月13日發出“追擊令”,其要點:“察境匪軍主力向平綏路西南,其一部向龍關市(位于宣化東北)逃竄。國軍打通平綏路后,應立即追剿,捕捉匪軍主力而殲滅之”?!笆粦饏^應以十六軍分由礬山堡(位于懷來以南)、涿鹿南下追剿,進占蔚縣,相機向靈丘進擊”,“以九十四軍之一部沿平漢路南下,打通平漢后,向西掃蕩房山以西前后地區,攻擊易縣,向紫荊關進擊。俟十六軍確占蔚縣后,配合進占淶源”。(10)敵第16軍于11月初占領蔚縣,隨即按照這一部署,會同駐淶水、定興地區的第94軍,企圖以鉗形攻勢合擊易縣、淶源,分割冀察解放區腹地,進而消滅晉察冀部隊主力,以便與其他戰場上國民黨軍隊的進攻相呼應,實現其“在三至五個月內,完成以軍事解決問題”的夢想。
針對國民黨軍新的進攻,中共中央軍委曾于10月下旬、11月初指示晉察冀軍區,集中主力,首先殲滅深入察南之敵第16軍,以利于開展戰局,而對平漢線之敵則以小部兵力配合地方武裝牽制之。中央軍委在10月23日的電報中指出:
羅蕭并聶劉:
敵一部東占淶水,西占懷安,除掩護平漢路南進,平綏路西進側翼外,其主要企圖是吸引與分散我兵力,以便十六軍由懷來、涿鹿向蔚縣進攻,我為隱蔽集結最大限度主力于桃花堡以北地區,靈活的殲滅十六軍全部,故對淶水、懷安之敵,應以小部配合地方部隊,積極襲擾,阻擊佯攻,迷惑敵人,對十六軍采取誘敵深入的戰法,在其正面、側翼不要多抗擊襲擾,讓其大膽南進,讓其深入到與我有利地區,然后各個殲擊,打幾個好仗,殲滅該軍。如何部署,望根據實情處理。
總之你們須集中一切力量殲滅該軍,開展戰局。
軍委
但是,晉察冀部隊在察南與敵第16軍周旋了一個時期,因主力未能適時集中,失去戰機,遂向中央軍委提出建議:“我現正力爭打敵十六軍,求得殲滅其一部,惟敵(第十六軍)兩路比較靠攏,我極受限制,且察南群眾條件、地形不好(遍地圍寨),糧食亦逐感困難。張垣撤退時民負很重,大軍久留頗不適宜。且察南氣候再過半月作戰困難”,“提議于必要時集中力量于平漢,求得在東面打開局面。平漢戰場條件好,易尋殲敵之機。若平漢戰局能發展,定可調動平綏敵人,減輕察南負擔,敵如會攻淶源,亦以集中力量打破東面一路為有利”。(11)
第二天,中央軍委回電指出:如敵第16軍南下,還是先打16軍后再轉至平漢路為好;如果敵第16軍不南下,即可轉至平漢路作戰,并強調,晉察冀軍區必須再殲敵六至七個師(旅),方能停止敵人進攻,而這是完全可能的。事隔一天,中央軍委明確要求晉察冀部隊“應集中力量消滅十六軍”:
聶劉蕭羅:
你們必須集中最大力量解決十六軍,你們避開十六軍不打的方針是錯誤的,你們應集中三個縱隊一起行動,在運動中堅決殲敵。否則你區將產生極大困難。
中央軍委
十一月三日
11月7日,聶榮臻、蕭克、劉瀾濤、羅瑞卿再次提議轉戰平漢路,尋機殲滅敵第94軍。電報中說:“接中央軍委電后,因淶源地區糧食困難,大軍無法久停,故仍決心以主力先在東西尋機殲敵九十四軍,或五十三軍,待敵十六軍深入我區后,我們再集全力逐次殲滅之,以打開局面?!眱商煲院螅醒胲娢饬诉@一建議,指出:“只要能大量殲敵,先打九十四軍或五十三軍,再打十六軍也好,你們應爭取每月殲敵兩個旅左右,三至四個月殲敵六個旅左右,不是不可能的。手里要注意掌握十二至十八個團,一起行動,只要能一次包圍敵人一個師(三個團)而殲滅之,就能打開局面?!?/p>
當時,敵第94軍正集結在淶水、定興一線,準備西攻易縣。
易縣,位于平漢線西側30余公里處,古為燕國之地,秦時荊軻刺秦王,就是從易水出發,前往秦國的,因此便有了那凄哀悲絕的千古詩句:“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由于易縣位于淶水、滿城、淶源之間,東臨平漢鐵路,西接晉察冀解放區,是我晉察冀解放區的東大門。因此,幾年來一直是敵我雙方爭奪的一個要點。早在1939年,日本師團長桑木就說過,欲掃蕩晉察冀軍區,須先肅清滿城以北地區即易縣一帶。日本侵略軍“掃蕩”晉察冀,第一個步驟經常是進攻易縣地區,抗戰期間,這里的戰火始終沒有熄滅過。國民黨反動派早就對易縣垂涎三尺。
11月2日,敵第94軍第121師由淶水沿易淶公路耀武揚威地向易縣進犯。
軍情緊急!這是退出張家口后,敵我雙方主力第一次交戰。第三縱隊司令員楊成武、政治委員李志民決心以第7旅第19團和獨立第8旅一部,在正面節節抗擊,步步誘敵深入。他們提出響亮的口號:“打好美械化敵人第一仗,殲滅蔣軍主力,粉碎敵人進攻,保衛易縣!”
3日晚,敵先頭部隊第361團被誘至南北橋頭、二十里鋪、門墩子山一帶。楊成武立即命令主力部隊出擊,敵迅速龜縮一起,固守待援。我軍隨即調整部署,決心全殲該敵。遂以第7旅主力進至南北秋蘭地區,阻擊援敵,斷敵后路;以第8旅、第7旅第19團和獨立第4旅,圍殲立足未穩之敵。
是夜21時,戰斗打響。我軍各部隊分工明確,配合密切,以突然迅猛的動作,向敵發起攻擊。敵第361團是全部用美機械裝備起來的一個團,雖落入我軍包圍圈,仍然依仗裝備好、火力強,瘋狂抵抗。一經接觸,各種兵器一齊開火,照明彈、曳光彈把大地照得如同白天一樣,槍炮聲如暴風驟雨。我軍指戰員毫不畏懼,充分發揚夜戰的優勢,勇猛近戰,大膽穿插分割。23時,徐信率領第22團攻占了臺頭村,張英輝率第23團攻占樊家如,鐘英率第24團占領了冀家溝東側無名高地和二十里鋪。敵被我壓縮至南橋頭村內固守。為不給敵人以喘息機會,次日零時,楊成武命令部隊連續攻擊。拂曉前,我軍又調整了部署,集中兵力、火力,首先從村南打開缺口,突破了敵前沿陣地。敵人倉皇向東北方向突圍,與由淶水接援的敵第363團的一個營會合后,企圖向淶水逃竄。我各部隊前堵后截,敵潰不成軍,慌不擇路,一部鉆進了我第7旅主力的埋伏圈,被殲于南北秋蘭一帶,余部在我部隊猛追下,少數被擊斃,多數舉手投降。敵軍第121師主力企圖出淶水救援,遭到民兵的襲擊。天亮,我軍將敵美機械化主力部隊第361團和第363團一個營全部殲滅。一夜之間,斃敵360余人,俘獲敵團長以下軍官2000多人,繳獲火炮20門,坦克、汽車各1輛,以及其他大批軍用物資,給敵第94師一個有力的打擊。
在燦爛的陽光下,部隊押著2000多俘虜,離開硝煙彌漫的戰場。
這樣,進入我察南的敵第16軍在占領蔚縣后,見第94軍的進攻受挫,再不敢繼續南進了。敵占張家口后,第一次進犯保定以北地區被打敗了。
國民黨軍北平行轅并未因此放棄其攻取易縣,會攻淶源的企圖,即將位于平漢線北端的第53軍和第94軍第5師南調,增加攻擊力量,于11月13日,分兩路再向易縣進攻。這一次,敵人以第94軍第5師全部和第121師一個團為南路,沿平漢路西側淶(水)易(縣)公路,由東向門墩子山、易縣進攻。北路敵第53軍由中、下車亭經永陽、居士由北向易縣進攻。
正當敵人猖狂西進時,我晉察冀主力第一、第二、第四縱隊已從察南地區轉移到保定以北地區。晉察冀軍區決心以一部兵力鉗制北路之敵——第53軍,集中主要兵力殲滅向易縣進攻的南路之敵——第94軍4個團。
16日晚,我向敵第94軍發起攻擊。我第三縱隊攻擊臺頭、樊家臺的敵人;第四縱隊攻擊張家溝、二十里鋪、南橋頭的敵人。戰斗打響后,由于敵以4個團猬集于十多個村莊,互為依托,難以分割,我各縱隊進展不大。在我縱隊進攻之正面,敵前有樊家臺、臺頭村為屏障,后有南橋頭、劉家溝為依托,再向后面和兩側的村莊,均為敵所占領。我軍多次向敵發起進攻,但都進展不大。為了迅速殲滅敵人,楊成武命令第8旅第23團第1營乘夜暗插向敵人的側后,占領劉家溝,以切斷樊家口與南橋頭之敵的聯系,從側后向敵發起攻擊,配合主力殲敵。
第1營是戰斗力很強的分隊。17日拂曉,第1營在營長朱彪、政治教導員曹良率領下,連夜插到劉家溝,準備從敵側后攻擊。
劉家溝,位于樊家臺的北面,是一個僅有百來戶人家的小村莊,四面是平地,無險可守。樊家臺之敵發現側背受到威脅,急忙以兩個團的兵力,從四面包圍劉家溝,企圖吃掉這支竟敢鉆到自己腹地的隊伍。
我第1營到達預定位置后,發現敵以兩個團的兵力撲來。營長朱彪看到這陣勢,命令各連乘敵人進行炮火準備時,冒著紛飛的彈片,抓緊時間構筑防御工事,作好一場惡仗的準備。
同時,他又派出通信員,去團里報告情況。每派一個,他都用望遠鏡盯著,耽心著戰友們的安全。敵人的炮火太密集了,派出去的通信員都一個個倒下了。最后,朱彪選了一個最小的通信員,但也只沖出去100米,便英勇犧牲了!于是,求援的希望成了泡影。
朱彪急忙把連級干部召集起來,命令各連死守東北角、西北角上的兩個院子,指揮好部隊,準備堅守一天,打垮敵人的任何進攻,為主力殲滅敵人創造條件。
簡短的動員一結束,一場惡仗便打響了。
敵人以十個連的兵力,從四面八方向劉家溝發起了進攻。戰士們從倒塌了的房子、院墻下面一躍而起,用密集的火力回報敵人,把敵打退了。
經過幾次激戰,敵人發覺了第1營的機槍陣地,一頓猛烈的炮火,幾個機槍射手犧牲了,槍管被炮彈揚起的塵土堵塞。全村的房屋都被打塌,整個村莊籠罩在濃煙火海之中。各連的傷亡越來越大,一個營只剩下幾十個人,是堅守,還是突圍?
這時,營長朱彪決定,為了主力殲敵,一營誓與陣地共存亡。敵人再次用炮火轟擊,一氣打了上千發炮彈,劉家溝幾乎翻了個兒。這個時候,第1營二連指導員向朱彪提出,讓他冒著炮火的濃煙沖出去,向上級求援。然而,當他剛爬出去200米,就犧牲了。
炮火一停,敵人的坦克出動了。坦克后面是大隊步兵。戰士們向敵坦克投出手榴彈,毫無效果。一輛敵人的坦克推進到了墻角,戰士們從近距離上甩出汽油瓶子,把敵人的坦克打著了,它拖著濃煙向后逃去,跟在后面的步兵“嘩”地一聲敗退下去。
敵人的坦克敗退下去后,又出動了飛機。敵機臨空轟炸、掃射,掩護其步兵沖鋒。
守在村東南的一連一個排打得只剩下一個排長、兩個戰士,才撤到村里。全營的重槍機全被打壞了,大家都作好了與敵人拼到底的準備。營長朱彪在自己身邊留下一挺歪把子機槍,壓滿了子彈,不叫任何人動,準備到最后必要時他抱起這挺機槍,撲向敵人,與敵人決一死戰!
教導員曹良把自己的表砸了,把所有文件、信封、信紙、戰地日記全都燒了。
剩余的輕機槍、步槍都集中了起來,上面堆起了柴草,每個戰士都分到了幾根火柴,都可以隨時點火。重傷員能爬的爬,不能爬的由戰友抬著,躺到草堆頂上,準備與草下面的槍支一起化為灰燼。
營長和教導員都負了重傷。
在萬分危急的關頭,朱彪和曹良又對指戰員作了動員,進一步激勵了大家的戰斗意志。新戰士李右華負責監視敵人,被炮彈掀起來的土埋掉四次,仍沉著應戰,把手榴彈打光,又到連長那里要了一顆,繼續執行任務。
在敵人的彈雨中,在熊熊的煙火里,每個戰士都鎮靜如常,每個人的臉都被火藥和濃煙熏得焦黑,一張張焦黑的臉上轉動著像燈一樣發亮的眼睛。誰看到這發亮的眼睛就會想像得到戰士們心中裝著多少仇恨!
戰斗到下午4點多鐘,西北角的陣地丟失,營指揮所旁邊的一所房子也相繼被敵人占領。營長朱彪拖著受傷的腿把一連連長叫到營指揮所,小聲地對他說:“我受傷了,你要親自掌握情況,把房子奪回來,不要輕易受到損失,今天一營的存亡,就看你們打得怎么樣了。”
一連果然打得很好,把失去的房子從敵人手里奪了回來。
打了整整一天,一營打退了敵人數十次沖鋒。在蒼茫暮色中,敵人丟棄300多具尸體,丟棄兩輛坦克,拖著400多個缺胳膊少腿的傷兵,從英雄的陣地面前潰退下去。
戰后,第1營受到了晉察冀軍區嘉獎,《晉察冀日報》以醒目的大字發表消息,“鋼鐵第一營以寡敵眾,死守陣地氣壯山河?!痹诒碚么髸希瑮畛晌溆H自把繡著“鋼鐵營”三個金色大字的紅旗,交給了第1營營長朱彪的手中。
在我第1營血戰劉家溝的同時,我第三縱隊第8旅攻占了樊家臺,第四縱隊從右翼攻占張家溝,我軍正準備給敵第94軍以致命打擊時,我軍北邊的部隊卻沒有按預定計劃趕到出擊地域,因而未能將敵第53軍和第94軍的聯系切斷,致使這兩路敵軍得以靠攏,集結于二十里鋪、南北橋頭、門墩山地區,與我對抗。我失去了殲敵的有利時機,遂于18日晚撤出戰斗。
敵人兩犯易縣,在我軍的打擊下均沒有達到目的。但是,敵人并沒有死心。經過近一個月的準備后,又于12月16日,再次向保定以北地區、易縣發動進攻。
敵人這次進攻,以第94軍由北面高碑店、淶水出動,向易縣進犯;以第53軍和暫編第2總隊,由保定、漕河一線分路向滿城方向進犯,企圖鉗制和迷惑我軍,策應敵第94軍行動。
由于敵人在保定以北地區連遭我軍的打擊,因此,這次進攻其行動非常謹慎,采取縮小間隔,齊頭并進,步步為營,每天前進不到10公里。左翼敵第53軍第116師兩個團進展更為緩慢。右翼敵第130師第388、第389團和中路暫編第2總隊兩個團較為突出,像兩支觸角伸了出來。
針對當時敵情,晉察冀軍區決心砍掉敵這兩支觸角。鑒于我軍對保定以北地區地形比較熟悉,晉察冀軍區又命令楊成武統一指揮第三縱隊、第四縱隊及獨立第7、第8旅消滅敵人這4個團。
狡猾的敵人鑒于進攻易縣屢遭失敗,便采取了新花招,敵以第53軍第13師主力和第116師主力,加上暫編第2總隊劉化南部,共六個團的兵力向滿城進犯,以便策應第94軍再次由淶水進攻易縣。
晉察冀軍區決定,將計就計,乘敵人分兵之際,先殲其一路,即集中我軍主力,殲滅進犯滿城之敵,而以一部兵力鉗制敵第94軍。
敵人大概是害怕重蹈易縣之戰的覆轍,因此,在向滿城進犯時,行動顯得更為謹慎,不敢長驅直入,而是采取了兵分三路,齊頭并進,縮小間隔,步步為營的戰術,每天推進不足10公里,宿營后立即構筑工事。
12月16日,敵以第130師的兩個團為北路,第116師的兩個團為南路,暫編第2總隊的兩個團為中路,同時從平漢路上的漕河、保定一線出發向西逼進,企圖在滿城東面的一畝泉地區會合,然后攻占滿城。
這時,我晉察冀部隊的第三、第四縱隊已經隱蔽集結在滿城以東地區,決定分路迎擊并殲滅來犯之敵。以第四縱隊主力迎擊并圍殲中路之敵,并以一部監視南路敵第116師;第三縱隊主力迎擊并圍殲北路敵先頭部隊第388團,并以一部鉗制敵后續部隊第389團;而后集中第三、第四兩個縱隊主力,合殲南路敵第116師。
中路敵暫編第2總隊劉化南部,原是投靠日寇的偽軍,抗戰勝利后,國民黨將其收編為地方保安部隊,同國民黨正規軍相比,裝備較差,戰斗力較弱。因此,我軍確定首先殲滅這一路之敵。
20日晚,我第四縱隊主力從敵側后向敵暫編第2總隊發起攻擊。敵人在我軍的猛烈進攻下,一下子就慌了手腳,急忙命令各點上的敵軍靠攏。但是,我第四縱隊已經包圍了敵人,使敵人無法靠攏。趁此機會,我軍首先打掉了敵保安總隊的指揮所和炮兵陣地。失去了指揮所的敵人就像無頭的蒼蠅一樣,到處亂撞。結果,被我一一殲滅,只有少量殘敵向南路敵第116師的駐地逃竄。敵第116師卻把這些逃竄的士兵誤以為是向他們進攻的我軍,不管三七二十一,慌忙開槍射擊,互相廝殺了起來,一下子死傷百多人。
為了就近指揮,晉察冀軍區決定在滿城前線組成前線指揮所。21日上午,耿飚和蕭克騎馬來到前線指揮所。滿城前線指揮所設在一個土坡上,距北路敵我對峙的前沿陣地只有二三里,從這里觀察前沿戰斗,會看得十分清楚。
耿飚站在土坡上的最高處,用望遠鏡仔細觀察,只見我第三縱隊主力像一道鐵箍似的箍在后大留村四周,把龜縮在這個村莊中的敵第388團包圍得水泄不通。敵人從村莊東面數次向我軍發起反擊,企圖突圍,都被我軍擊退。
戰斗到傍晚,我軍對后大留村之敵發起了總攻。一時間,野炮、迫擊炮和輕重機槍一起吐出火舌,發出震耳欲聾的吼聲。隨著炮彈的呼嘯聲和落地后的爆炸聲,敵人的工事一個個炸飛。忽然,有幾個炮彈落在了我軍的陣地上,原來,這是敵人的炮兵在向我還擊。于是,耿飚命令我炮兵把炮口對準隱蔽在縱深的敵人炮兵陣地,將它摧毀。我們的神炮手真是不負重托,幾發炮彈打過去,沒有幾分鐘,敵人的大炮變成啞巴了。
嘹亮的沖鋒號聲吹響了,我軍各團的戰士像猛虎下山一樣,撲向了敵人的陣地。在我軍指戰員的吶喊聲和敵人的驚叫聲中,我軍分別從東、西、南三面突破敵人陣地,沖進了村里,敵人一看大勢已去,慌忙擇路逃竄。我軍乘勢猛插過去,將敵人分割為兩截,一部敵人被堵在了村內,除頑抗的被擊斃以外,其余的全部被俘;另一部向東奪路而逃,也被我追擊部隊殲滅。
遭到我阻擊部隊沉重打擊的敵第116師和第130師的第389團,得知我軍在殲滅中路敵軍暫編第2總隊兩個團以后,又如此神速地殲滅第388團,驚恐異常,便不敢戀戰,倉皇逃回了保定。駐扎在淶水、定興一帶的敵第94軍也不敢再南下了。
晉察冀部隊在易縣、滿城取得勝利,殲滅國民黨軍第94、第53軍和暫編第2總隊等部近8000人,使敵人尋殲我軍主力、分割我晉察冀解放區的計劃接連受挫,不得不把部隊退集于保定以北的鐵路沿線地區。
這時,保定以南從望都至正定間長達100多公里的鐵路線上,主要由保安第5總隊侯如墉部的六個團和一些縣的“自衛隊”擔任守備,兵力比較薄弱。晉察冀軍區決心揮戈向南,求殲望都至正定間鐵路各點之敵。遂決定由第四縱隊統一指揮冀晉獨立第1旅、第3軍分區和冀中軍區、第9軍分區部隊發起保南戰役。
第四縱隊司令員是陳正湘、政治委員胡耀邦。接到發起保南戰役指示后,第四縱隊立即召開了旅以上干部會,研究制定作戰方案。參加會議的有第四縱隊所屬旅的領導,有冀晉獨立第1旅旅長曾美、政治委員金行生,第3軍分區司令員成少甫、政治委員齊文儉,第9軍分區司令員馬慶山、政治委員張慶春等20余人。
第四縱隊決定戰役先從定縣以北展開行動。這首先是因為當時我軍主力均在完縣、唐縣地區,出擊方便,利于進行秘密、突然的動作。其次,這里是平漢鐵路望都至新樂段保安第5總隊的側翼,兵力薄弱,又是敵保安第5總隊與保定之敵的結合部,從這里開刀易于奏效。同時,敵主力集中于保定以北地區,估計其從北實施大規模增援的可能性大。所以,集中我主力以迅速突然的動作,首先攻殲定縣以北望都、王京之敵,以切斷保定至定縣的聯系,打開戰場。如果保定及其以北之敵出援且兵力較大,我可集全力打援敵,先從運動中消滅敵人有生力量,而后視情況的發展,再決定下一步行動。如果情況沒有更大的變化,兄弟部隊完全可以應付時,我第四縱隊即于攻殲望都、王京守敵后,立即南下,乘勝擴張戰果,一舉掃清定縣至新樂間的敵人各據點,最后攻擊定縣城。
1947年1月19日,寒風凜冽。第四縱隊各部從完(縣)唐(縣)地區出發,分別向預定目標挺進。這一天下午,天空上烏云密布,先是撒落細碎的雪糝,繼而,雪花紛紛揚揚,不多時,原野變成一片白茫茫。這天夜里,第四縱隊第10旅旅長邱蔚、政治委員傅崇碧以一個營鉗制保定可能增援之敵;另以偵察連積極向保定偵察敵人的行動,主力冒雪包圍了望都之敵。第11旅第32團包圍了王京之敵,第31團阻擊可能由定縣出援王京或由王京向定縣潰逃之敵。
第二天,正是農歷臘月三十,我參戰部隊廣大指戰員斗志昂揚,紛紛表示堅決打好這一仗,以實際行動迎接新春佳節。
天慢慢亮了。嚴冬的冀中大地上,朔風凜凜,寒雪霏霏。我第10旅向望都、第11旅第32團向王京,同時發起了進攻,拉開了保南戰役的帷幕。
王京,位于定縣城北約12公里的平漢鐵路線上,其設防堅固,高壘深溝,障礙密布。敵保安第5總隊一個營和一個特務隊共400余人嚴密防守。他們萬萬沒有想到我軍會在大年三十突然將其包圍。我第32團在團長馬衛華、政治委員張乃更的指揮下,很快攻占了王京。
在我軍攻擊王京的同時,我第10旅也對望都之敵發起了攻擊。望都位于平漢鐵路西側,城墻堅固,城河環繞,守敵為保安第5總隊第3團和第5團的一個營約1100余人,地主反動武裝100余人。
這是一場惡仗,打得比較艱苦。
1月20日的早晨6時,大地還在沉睡,我軍的攻擊已經開始了。擔任主攻的第28團首先將敵城下的一些鹿砦炸毀,炮兵也連連向城墻及其上面的堡壘轟擊。因敵人憑堅固守,依托有利的工事頑抗,加上我們的步、炮協同不好,我攻擊計劃受挫。
相互的炮擊及機槍互射持續到下午2時多,收效還是不大。陳正湘和縱隊參謀長唐子安通過電話了解情況后,當即決定先以密集炮火集中轟擊城西北角工事,打開缺口,步兵則乘機從缺口處登城。3時30分,我野炮、山炮齊發,炮彈呼嘯著飛向城西北角的敵四方堡壘,“轟轟”幾聲巨響,堡壘被炸得開了花,城墻也被轟開一個大缺口。隨著我軍沖鋒號聲,擔任主攻任務的第2營戰士們在我縱深火力的掩護下,從掩體內飛身躍起,迅速越過開闊地,直逼城下。這時,城頭煙霧彌漫。我炮火剛剛停止轟擊,戰士們便從缺口處爬上城去。兩側的敵人雖然拼死抵抗,但我軍的登城勝利,使其動搖混亂了,我軍乘勝攻進了城內,守敵除死傷和少數被俘外,大部乘天黑昏暗從東門逃脫。由于我擔任阻擊任務的第29團思想麻痹,組織不嚴,未能截殲這股敵人。敵人如喪家之犬,大部沿鐵路向保定方向逃竄。當除夕之夜來臨時,經過戰斗洗禮的望都城終于回到了人民手中。
我軍解放望都、王京,切斷了定縣與保定之間敵人的聯系,實現了第一步作戰計劃。廣大指戰員們顧不上同父老鄉親一起歡度除夕,立即按預定作戰計劃,于大年夜秘密南下,準備攻打定縣。
1月22日上午,敵第3軍第32師兩個營和保安第5總隊第1團正由定縣前往新樂,準備加強新樂的防守,北援寨西店和定縣。
新戰機出現了。晉察冀軍區決定抓住這個戰機,集中主力于寨西店、三十里鋪及其西南方向,沿鐵路、公路兩側地區隱蔽待機,以伏擊手段,將由正定北援之敵殲滅。
寨西店位于定縣南10公里的鐵路線上,是南出定縣的第一站。22日夜,我軍向寨西店之敵發起攻擊,于次日拂曉殲敵200余人。接著,我軍以主力準備殲滅定縣出犯接援之敵。
我軍設伏地區是一望無際的平原地帶,地形開闊平坦,便于組織觀察和發揚火力,有利于大部隊向敵大規模猛烈沖擊。但在此天寒地凍、滿地積雪的情況下,不便于大部隊野外隱蔽。好在我軍設伏地區村落稠密,因而部隊就利用村莊隱蔽。
夜晚,寒氣逼人。我軍各級指揮員冒著刺骨的寒風,再次實地勘察,緊張地作好戰前的各項準備。
24日早晨7時左右,敵第3軍第95團和保安第5總隊第1團,共約1000余人,從新樂城出發,成兩路疏開縱隊沿鐵路向寨西店方向開來。12時,敵主力進入了我軍的伏擊區。經過四小時的激戰,北援之敵被我全殲。
這下嚇壞了新樂守敵。當我冀晉獨立第1旅趕到該地時,敵人早已棄城逃竄到滹沱河以南。這樣,保定至正定間只剩下定縣一座孤城了。
定縣城坐落在平漢路保(定)石(家莊)段的中間,是石家莊至保定的重要連接點,在戰略上具有重要的地位。敵人經常依托此城四出騷擾,直接威脅我解放區的安全,敵還依靠此城控制著望都至新樂的鐵路線,以分割我冀中、冀西的聯系。因此,晉察冀軍區下決心奪取這一戰略要點,鏟除這個反動堡壘。
但是,定縣城防護特別嚴密,城高約10米,敵人并在城墻上構筑了許多磚木質的碉堡及野戰工事,居高臨下地控制著城四周,并在城腳下的突出部構筑了土質地堡,作為機槍火力發射點,控制著城腳、外壕及前沿,與城墻上的發射點構成了雙層火力網。我軍在炮火不強、器材缺乏的情況下,突破這樣的一座堅城也是十分不容易的。
因此,如何突破敵人的城墻,這是攻克定縣城的關鍵。1月5日,第四縱隊副司令員曾思玉親自率領偵察、作戰參謀及偵察部隊秘密逼近了定縣城周圍現地偵察,決定將突破口選擇在城的東南角和西南角兩個地段。
28日早晨6時,總攻開始了。我炮兵首先襲擊目標。呼嘯炮彈,紛紛在城上的碉堡和垛口處爆炸。剎時間,城頭上硝煙滾滾,瓦礫橫飛。我步兵則用火力封鎖了城下的地堡。接著,各部隊登城小組抓住時機,迅速沖出掩體,向城下撲去。
城的東南角是我第11旅主攻團第32團的攻擊目標。該團3營8連又是團的主攻連,其1排組成了四個梯子組,2排為第一突擊排,3排為第二突擊排。乘我火力將敵壓住之機,小梯組利用我炮火煙幕,迅速在護城壕上架好梯子,開辟了通道。大梯組剛剛越過護城壕,設于城墻腰部的敵機槍突然開火,前進受阻。8連連忙調整火力,對敵進行壓制,大梯組乘機繼續向城下前進。此時,第一突擊排的四班長王祥海已迅速躍到城腳下,在大梯組尚未將梯子架好前,即機智地利用城角的有利部位攀小樹登上了城墻。當他攀登到城墻腰部時,發現城上有幾個敵人,便一手挽樹,一手從腰間抽出兩枚手榴彈投向敵人,只聽見“轟”的一聲響,敵人倒下了,他自己也負了傷。但他不顧疼痛,借煙幕奮力攀登,終于第一個登上城頭。接著,機槍手劉夢起也從梯子登上城頭,端著機槍向敵猛掃。最后,團主力通過并排在城東南角突破口上的四個大梯子,越過城墻,以勇猛的動作向城內進攻,很快攻占了偽縣政府及其以西地區,控制了十字大街,從而摧毀了敵縱深之中心防御體系。戰后,英勇的第32團3營8連,被評為定縣登城第一功,授予“登城先鋒”錦旗,榮記集體大功。
戰斗至中午12時,我軍全殲定縣城守敵3400余人,解放了定縣。在紅日輝映下,40里城垣更加壯美雄偉,千年古塔越發巍峨挺拔。一連數日,各界群眾紛紛擁上街頭,敲鑼打鼓,載歌載舞,沉浸在歡樂之中。
在保南戰役中,我軍先后攻克望都、新樂和定縣三座縣城,殲、俘國民黨軍8200余人,控制了200多里長的鐵路線,切斷了保定與石家莊敵軍的聯系及其補給線,并使我冀晉和冀中兩個解放區聯成了一片。
敵人在保定以南地區失敗后,就像一個輸紅了眼的賭徒,急于想翻本,便又把進攻的矛頭轉向了保定以北地區。他們乘我軍主力南下之機,于2月6日,集結第94軍第22師再次從淶水向易縣進攻,第53軍在徐水、固城一線策應第22師的進攻。
晉察冀部隊為誘敵深入,尋找新的戰機,于2月8日主動撤出易縣,向西南方向退卻。敵占易縣后,隨即以第94軍由易縣南下,以第53軍由固城西進,企圖鉗擊我晉察冀部隊主力于滿城以北地區。
為了調動敵人,我第二縱隊(欠第4旅)和第四縱隊的第11旅,迅即向固城、漕河、徐水一線出擊,迫使敵第53軍和第22師東移,從而孤立了進至易縣姚村地區的敵第94軍,出現了殲滅大股敵人的有利戰機。聶榮臻立即命令楊成武統一指揮第三縱隊、第四縱隊,迅速北進。
楊成武接受命令后,連夜強行軍70多里,到達了指定地點。我晉察冀部隊五個旅,包圍了姚村地區的敵第94軍軍部和它率領的五個團。這時,敵我兵力對比是我五敵三,我占絕對優勢,勝利的把握是很大的。
但是,戰場上的變化是十分快的。當我部隊于黃昏正要向姚村地區之敵發起總攻時,突然誤傳姚村被圍之敵已突圍向東逃竄。我第四縱隊和第三縱隊便自行撤圍,分路追擊。當發現情報有誤時,我們的部隊已經追了出去,一時無法收攏了,結果喪失了有利的戰機。接著,敵第22師和獨立第95師已向姚村增援而來,并將于拂曉后派飛機前來轟炸,以掩護第94軍的撤退,情況發生了對我極其不利的變化。這樣,我晉察冀部隊不得不在凌晨4時撤出戰斗,又讓敵人跑掉了。
耿飚在向部隊傳達了撤出戰斗的命令后,東方已露魚肚白。他連忙趕到聶榮臻的住處,催促他趕快走,說:“敵人的飛機可能馬上就來轟炸了,你的住處目標太大了,你必須盡快離開。”聶榮臻開始還不想立即走,在耿飚的一再催促下,他才從容不迫地站起,一邊穿衣服一邊風趣地說:“敵人的飛機來趕咱們啦,好吧,咱們走吧!”
他們剛剛離開聶榮臻的住處,敵人的飛機就飛過來了,接著便投下幾顆炸彈。耿飚望著那被炸處的滾滾煙塵,心中暗想:“好險哪,幸虧早走了一步。”
晉察冀軍區第2局局長彭富九在回憶這次戰斗時說:
姚村戰斗,電話上報告,敵人跑了。聶司令員問我,我說,敵人肯定沒有跑,敵人的電臺還在工作,正在發出“SOS”緊急呼救信號,向北平求援說:“姚村被圍,火速增援,非常危險!”但前面部隊都去追“逃敵”去了,天快亮了,已經出去很遠。為這個,2局的同志火了,因為在空中抓住敵人一個情報很不容易。(12)
一個打大殲滅戰的機會就這樣眼睜睜地失去了。聶榮臻在總結時說:“究其原因,主觀上,部隊指戰員對大兵團作戰還生疏;客觀上敵人各部相距太近,機械化部隊增援又快,戰機稍縱即逝。失去這次殲滅戰的機會是十分可惜的。參加姚村戰斗的兩個縱隊的指揮員楊成武、胡耀邦,一直到幾十年后相遇時,談起那次戰斗,還感到惋惜?!?a href="#jz_1_91" id="jzyy_1_91">(13)
(1) 王俯民:《蔣介石詳傳》中國廣播電視出版社1993年版。
(2) 《戴之奇日記》,1946年10月24日、11月14日。
(3) 《毛澤東軍事文集》第3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504頁,第530頁。
(4) 《毛澤東軍事文集》第3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504頁,第530頁。
(5) 《敵軍進攻解放區部署匯集》(1946年10月—1947年1月)。
(6) 《聶榮臻回憶錄》,解放軍出版社1994年版。
(7) 《羅瑞卿在淶源會議上的發言》。
(8) 《毛澤東軍事文集》第3卷,軍事科學出版社、中央文獻出版社1993年版,第557頁。
(9) 《中央軍委致聶榮臻、劉瀾濤等人電》,1946年10月26日。
(10) 《敵軍進攻解放區部署匯集》(1946年10月—1947年1月)。
(11) 《聶榮臻、蕭克等致中央軍委電》,1946年11月1日。
(12) 《聶榮臻傳》,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版,第572、573頁。
(13) 《聶榮臻傳》,當代中國出版社1994年版,第572、57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