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校園章(五)入侵醫院
書名: 我們學校不得不說的那二三事作者名: 浮塵永存本章字數: 2024字更新時間: 2020-07-15 15:19:22
民勝學校中學部三號教學樓頂層
“晉級了嗎?”我一邊拋向班長一罐可口可樂一邊仔細閱讀一本全白封面A5大小的厚皮書問道。
“那還用說。肯定晉級要不然我怎么會來找你呢?我的顧問大人。”班長接過罐裝可口可樂富有幽默的笑了笑說道。
對于班長這個人我還是有些摸不透,時而認真,時而懶散,時而嚴肅,時而幽默。
不過還是有一點我看的特別準,這個人絕對不會令我驚訝,至少我知曉的他做的任何事情都在我的預料之中。還算是個比較樸實的人。
他沒有方某鑫那種搞笑感,也沒有張向陽那種沉默感,更沒有賈貴糖那種意外性。反正值得我談心。
“你還真是的,居然找我做你的顧問,感覺你級別特別高,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太優秀了。”我拎起放在圍欄上開封過的半罐可口可樂一邊抿了一口一邊談笑道。
“對了,找到張林喬請假的原因了嗎?”班長急切地問道。
“原因是找到了,不過結果不是太美好,你想聽嗎?可能會傷到你的心,影響明天的比賽。”我放下了可口可樂問道。
世間總會有些傻子,為了不確定的一切,而疲于奔波,這就是人類的本能,也是人類史上的無法破解的未知之一。
“當然要聽,你覺得我的良心很脆弱嗎?只要不是她死了一般的我都能接受。”班長笑了笑樂觀的看著我問道。
“沒有那么糟糕,還活著,就在昨天,張林喬同學在回家的府南路上被一輛黑色大眾刮倒了,之后車主肇事逃逸,不過,在愛心人士的幫助下,張林喬同學及時送到醫院救治,脫離了生命危險,不會因為右腿粉碎性骨折外加三根肋骨斷裂,應該一年之內出不了院。”我嘆了口氣合上了書說道。
“還好沒有生命危險,小華子,張林喬同學住在哪家醫院,我們去看望她吧。”班長松了口氣看著我商量道。
“我不建議你去探望她,現在張林喬同學還在重癥監護室里,我們貿然前去,只會影響張林喬同學的靜養,為了她的健康著想,你最好別去。”我看著懷著一腔熱血的班長潑冷水道。
“連遠遠看看都不行嗎?”班長失落的問道。
“應該可以吧,不過那家醫院有些特別,是軍方的私人醫院,建在郊區,沒有合適的理由我們還真不好去看望張林喬同學,不過方法總還是有的。”我看著失落的班長安慰道。
“什么方法?”班長好奇的問道。
“我們可以偷偷潛進去,雖說有些難度,但還是很有意思的,要試試嗎?”我看著有些驚訝的班長笑了笑問道。
“只要能見到張林喬同學,顧不了那么多了。什么時候出發?”班長鼓足了勇氣看著我問道。
“今天晚上六點城東車站見,記得帶一些食物和水,工具我負責,我辦事,你放心。”我看著信心滿滿的班長解釋道。
“好,那晚上再見了,我先去準備一下。”班長聽了我的計劃說道。
城東車站候車點
“我來的不晚吧?路上有些堵車,我步行來的。東西準備好了嗎?可以出發了嗎?”班長氣喘吁吁的站在我面前問道。
“東西都準備好了,車也來了,我們可以出發了。”玉華站了起來整理了一下單肩背包說道。
“終于可以出發了。”班長看著過來的公交車精神抖擻道。
“記住,到地方一切聽我指揮。不能意氣用事。”玉華一邊帶著班長上車一邊強調注意事項。
從三大紀律八項注意一直講到憲法以及民法典中相關事項。不僅玉華有些累,就連聽的班長也不禁有些累。
幸好班長是班長,平時注意力比較強,要是陳雨浩的話,早就不耐煩的打玉華了。
郊區華泰軍事醫院
“小華子,這么大個醫院,光是保安少說也有二百,怎么混進去呢?”班長看著面前和自家學校一樣大的醫院有些吃驚地問道。
“不要著急,辦法總會有的。我們先沿著無人機拍的這張平面圖走到醫院后花園,然后翻柵欄進去,之后溜到住宿樓,潛入醫院的通風管道內,混入醫院,然后撤退路線原路返回。”玉華看著有些擔心的班長解釋道。
之后我們兩人安眠了后花園的狼狗,翻墻溜了進來,高樓的探照燈所涉區域十分廣,其中有三回差點被發現,在卸通風管道柵欄時,曾有過放棄之意,活活卸了九九八十一顆,幸好工具帶的全,在準備下通風管道時發現居然有鎖,也幸虧玉華學過怎么翹,否則還真會被困死在里面。
在查找張林喬住在哪個病房時,要不是班長裝成護士忽悠走查崗的醫生,那估計誰都看不見明天的老師了。經過九九八十一難,終于找到了張林喬的病房。
看望過變成了木乃伊的張林喬后,我們兩人原路返回,可是也不能白來,最終在墻上留下了“貞子到此一游”的名言,由于沒帶筆,就臨時借用了護士長休息室里的半根紅色唇膏,效果還不錯,就是有些柯南了,再走的時候差點被尋崗的人看到臉,幸好班長夠精,借了兩張白床單披在身上,不過頭不能遮住,幸好有個護士是個地中海,在休息室里放了幾頂假發,不過假發有些長,蒙在頭上效果不太好,把查崗的醫生嚇昏了,原本也不會暈倒,都怪班長買的果汁漏了撒了一床單紅色的果汁。
經過這次的演練,班長自我反省特別深刻,下次絕對不給疏忽機會。
經過這么一鬧騰,醫院的醫生和護士飯后的八卦新聞變成了,昨夜貞子姐姐來索魂,你聽說了嗎?
回去之后我和班長各回各家各辦各事。我有著這么一個好習慣,喜歡把每天的趣事講給自己小學的弟弟,讓他也體會一下他老哥的初中生涯。不過我發現,每一次他都聽得心不在焉,看來有時間要調查一下他的學習環境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