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霜天曉角赴集市

  • 養個郎君考狀元
  • 最后一碗面
  • 2205字
  • 2020-08-28 14:16:00

一開始,低洼地邊沿的地方因為過早干涸,所以泥鰍不是很多,越靠近中心地帶就越多,有時一耙下去,能發現三四條。

可能很少有人來抓過這些東西,所以泥鰍都很肥大,兩姐弟抓得不亦樂乎,滿心歡喜。

三天時間,除了第一天不到十斤,后面兩天都挖了二十多斤。

姜儀把這些泥鰍先用清水養了兩天,讓它門吐干凈泥土,再用空隙時間破了些篾,織了幾塊竹板,用來把泥鰍曬成干。

泥鰍號稱水中的人參,非常滋補,他們每天都會留些比較小的當菜吃。

正是因為這幾天營養都不錯,姜儀的身體也恢復得很好。

“明天,我打算去林風鎮上看看,帶點魚干去,如果賣了,就買些鹽和米回來。”吃晚飯的時候,姜儀夾起一條泥鰍,在嘴里咀嚼著說。

這些野生的泥鰍在后世很難吃到,在市場買的大多是人工飼養的,味道根本及不上野生的。

步儒道;“我陪你去吧,明天休息一天,不看書了,行么?”

他這幾天都被姜儀要求讀書,只有空余時間才偶爾幫忙晾曬一下泥鰍。

考慮到他讀書也應該勞逸結合,而且自己拿不了太多魚,并且一個單身女子去集市也不方便,要知道如今是在古代,于是便點頭答應了。

“我就不去了,我在家繼續挖泥鰍。”姜臻扒著碗里的飯,這幾天他挖泥鰍都有些挖上癮了,一耙下去,就會有驚喜出現的感覺很好。

第二天一大早的時候,姜春芽找了幾件破衣服拼成的布,在竹篙上收下部分魚干,分成三個品級,一份都是三指以下的屬于下品小魚干,一份巴掌左右大的屬于中品魚干,還有一份是每只兩斤半以上的大魚,分別包裝好,每份大概十斤左右。

這些魚經過四五天的日曬和風吹,魚肉內的水分大體已經蒸發,但也只有三四成干,遠遠達不到全干的程度。屬于半干魚。

因為低洼地之前都是有澗水潤養,而出從未投喂過食物,屬于純野生魚,所以肉質看上去非常好,口感也非常不錯,相信能賣得出去。

步儒拿一份幫姜儀綁在背上,然后他肩背一份,手提一份,一起上路了。

打開門,晨風凜冽,顯得有點冷。

遠處霜天曉角,東方剛剛泛起魚肚白,村子里傳來雞啼的聲音。

借著微明的光線,只見小徑的野草葉子上有一層白白的霜花,走到河邊,河水上起了一層氤氳水氣,依約如湘靈。

兩人相互攙扶,過了吱吱呀呀的竹橋,走到大路上。

莫道君行早,更有早行人。

此時大路上已經有三四個人結伴走在前面了,而背后不遠處也有幾個人跟著來。

有挽著一籃雞蛋的婦人,有挑著新鮮蔬菜的漢子,也有背著一袋米,或一把草藥的。

這些都是步家村的人,帶了些家里的東西去鎮上換取一些生活用品。

因為都是認識的同村人,大家互相點頭打招呼。

“儒哥兒,等等我!”后面二十多步外響起一個男子的聲音。

兩人停下腳步,借著微明的光線,見一個十七八歲的男子在后面跑過來。

“我見從竹橋那邊走過來,料想是你們,怎么?和弟妹去鎮上啊?”匆匆跟上來的是同村的大馬哥,他們姓馬,有兩兄弟,自幼和步儒比較玩得來,姜儀的前身自然也認識他。

只見他背后背著大半個袋子,里面不知道裝著什么。

步儒見到發小,挺高興的應道;“對啊,要去鎮上買些鹽米回來。”

“嗨,米什么就不用去鎮上買啦,不但貴些,而且還要背這么遠的路,還不如在村里買呢。”

“村里沒有雜貨店,去哪里買?”

大馬哥笑道;“大把人賣,今年雨水很足,大家糧食都有些富余,只要有人買,自然有人賣,你要多少?回來我挑些到你家去。”

“這,看看再說吧……”步儒不知道怎么答應好,因為他手里目前還沒錢,只有等手里的魚干買出去,才知道有多少錢,能買多少。

大馬哥隨意的道;“好,沒事,你什么時候要,就什么時候和我說。”

走了幾步,姜春芽笑著問;“大馬哥,你背著的是什么啊?”

“這個呀?是我家的馬蹄,拿去換些油回來煮菜,孩子缺油,長得不夠水靈。”別看著大馬哥才十八歲左右,卻已經是個二歲小丫頭的爸爸了。

“馬蹄?”姜春芽是愣了一下。

“渴不渴?拿幾個解解渴,我家的馬蹄又大又甜,可好吃了。”大馬哥熱情的在背后的袋子里掏出幾個,塞給步儒。

步儒轉交到姜儀手里,她才恍然大悟,這馬蹄是南方人比較普遍的叫法,學名叫荸薺,水生植物,長在泥土里,一般有雞蛋大小,不過是圓扁形,黑褐色,一頭有蒂,削開黑褐色的皮,里面是奶白的果,生吃鮮甜多汁,這里大部分都當水果吃,也可烹飪煮來吃,脆口清甜,可解膩。

若是以前的春芽,可能搓干凈泥土就放嘴里了,不過現在姜儀做不到,所以沒吃,只是疑惑的問;“這東西能賣得出去嗎?”

大馬哥驕傲的說;“這當然,我們步家村的馬蹄是十里八鄉最好最甜的,每次去一上午就賣完了。”

“這東西多少錢一斤啊?”

“三個銅錢一斤,一斤換三個包子,嘿嘿。”

三個人邊聊聊趕路,等太陽快出來的時候,也差不多到鎮上了。

一路上,姜春芽不斷去套大馬哥的話,比如問在鎮上吃個飯或湯粉多少錢啦,一雙普通的鞋多少錢,還有布啊、米啊、鹽啊、豬肉都問了一遍。

到此時,才大概知道一點這時的物價。

這大永朝傳承三百多年,發展一度繁榮昌盛,而且因為絲綢,瓷器大量出口,換了國外很多白銀,所以商業也很發達。

現在這世上,一兩金等于十兩銀,一兩銀可換十貫銅錢,一貫銅錢有十吊,一吊銅錢有十個。

按照之前詢問的物價,大概可得知一兩銀購買力大概等于后世的八百元左右,一個銅錢就等于八毛。

在鎮上買個包子是一個銅錢,一般的米50-55個銅板十斤。差一些的糙米40銅十斤,有時甚至35銅就能買到。

相當于是糙米要后世的三塊二錢一斤,主要是古代的糧食畝產量比較低,明清時期一畝地大概產550-650斤左右,后世一畝地大概是1500斤左右,加上現在的運輸成本什么的,這價錢也不算貴了,要是亂世或者荒年,糧食都是現在的十倍甚至幾十上百倍。

主站蜘蛛池模板: 元谋县| 正蓝旗| 宿松县| 青田县| 舞钢市| 永胜县| 读书| 丹东市| 建瓯市| 河池市| 榆中县| 浮山县| 凤凰县| 鹤壁市| 闸北区| 闽侯县| 宣城市| 长岭县| 杭锦后旗| 临江市| 普兰店市| 宁德市| 尤溪县| 漾濞| 洛扎县| 炉霍县| 余姚市| 湟中县| 海南省| 元江| 长寿区| 济阳县| 太和县| 河北区| 宣汉县| 阜城县| 沅江市| 鹿泉市| 郯城县| 尼木县| 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