恢復高考幾成事實了,第二學期開學近一個月了,仍沒有新生入校,傳說推薦工農兵上大學的事停了,以后大中專院校都實行考試錄取了。
懷德師范只剩下76屆的兩個班了,宿舍寬馀了,柏莉她們都搬到學校住了。她和沈向紅住進了一個寢室,水昜一日三餐都能和她見面了,行蹤不出視線,讓他多少放了一點心。
但是,兩個人仍然沒有嘮嗑的機會,每次見面都以目傳情。她見到他時總是微笑著,目光含情脈脈,足讓水昜感到魂牽夢繞。
劉曉梅的《文選》課十分受歡迎,講完魯迅的作品后,她又講了***的論文《人的正確思想是從哪里來的》、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華羅庚的說明文《優選法的使用》、老舍的記敘文《青島的冬天》等文選,教給同學們不同體裁文章的不同講授方法,既實用,又易懂,她上課時,座無虛席。
輪到上《馬列主義哲學》和《教法》時,同學們的反應不一樣了,課后開始提意見了。同學們說:“這兩老師在耽誤大家的寶貴時間,不如讓劉曉梅多講一些文選。”
做為學生會的學習部長,有義務把同學們的意見和要求反映到校方。水昜提出了評課制的建議,即每名老師上完課后,由學生填寫評課單,對老師的講課給以評價。
報告到了校方,引起了軒然大波,有實力的老師十分支持這一舉動,一些留校生則惴惴不安了。
金校長把水昜找到辦公室,以學校師資不足,印評價單耗時費力、費錢等理由,勸水昜說服同學們,取消這一行動。
水昜在杜志的支持下,用油印機印出了評價單,每堂課都發到同學桌前。這樣一來,浪費了他不少時間,但是,得到了同學們的擁護。
他索性用鋼板刻印了各科自習測驗試卷,每個科目一張卷,一周編印一套試卷。然后把答案用黑板報公布出去,讓同學們自已判分。這樣一來,同學們更歡迎他了,在政文班掀起了學習熱潮。
老師們對這種新穎、實用的學習方式大加贊賞,一致評價這任學習部長畢業后將成為優秀教師,讓他留校的呼聲鵲起。
李主任在得到了差評后,在給政文班上課時,不點名地批評道:“有的同學標新立異,嘩眾取寵,真的用意是要留校,對于這樣心懷叵測的人,大家要嚴加提防,留校的第一個標準是以德取人,這樣的人,德行不夠格,要想留校,我這關就過不去!”
結果,他這堂課得到了百分之百的差評。水昜看到了人心所向后,又把這些方法推廣到了數理班。
班主任陳子洋老師出面了,他一方面給同學們講了《馬列主義哲學》的精髓,一方面勸同學們取消評課活動。
班主任的面子足夠說服大家,但是,同學們面服心不服,終于又從另一個突破口爆發了。
事情是從柏莉身上發生的。她在打飯時,發現箥菜湯里飛進了小蟲子,要求更換,付菜師傅說她多事,把菜盆奪過,扔到了窗口的臺上,湯濺到了她一身,她們爭吵起來了。
政文班的男生見柏莉挨欺負了,紛紛上前和那個師傅爭吵,有的竟把窩頭扔到了他的臉上。
學校的伙食太差了,每周只能吃到一次饅頭,菜湯喝完,菜盆底下會沉淀下泥漬,小米粥和高梁米飯中常常咬到砂子。
學校在北山角下還有一處校舍,有十幾坰校田地,每逢星期天,同學們都要走上十幾里地去地里干活。那里種了不少蔬菜,還養了不少豬,學生餐桌上卻很少見到肉腥和適時蔬菜。而每逢過農歷節日,學校老師就分肉、分油、分大米、白面,蔬菜更是幾天一分。同學們早就憋了一肚子氣,在這時一齊迸發出來了。
不知道是誰號召的,同學們開始把窩頭向一張桌上堆放了,擺成了金字塔型。
事件引起了教育部門和縣領導的重視,派出調查組,查明了分米面油的問題,校長和罵人的師傅都被調走了。派來了新校長李守信。
李守信校長其貌不揚,脖子歪,被稱為李歪脖子。但是他特有水平和能力。上任三天后,他換了三個大師傅,取消了教導處,在教務處沒了一個舍務老師;取消了后勤處,設了一名食堂管理員。
精簡機構后,他便蹲在了食堂,一周后召開學生大會,宣布從下周開始實行兩粗一細。
在每天都能吃到細糧后,他開始抓學習典型了,有板書典型、演講典型、朗讀典型、解題典型、速算典型、文藝典型、體育典型、美術典型,被同學的稱作八大明星。
水昜一身兼板書、演講、美術三大典型。再次召開學生大會時,李校長宣布了三件事:第一件是宣布水昜為明星學員,說道:“學校有一個入黨的是他,有一個留校的也是他;第二件是宣布學生會接管教導處、后勤處;第三件是宣布從十一月份開始,實行每日兩細一粗。
三件事贏得了學生們一次又一次的掌聲,鼓掌時間比他講話時間都長。會后,他把水昜找到校長室說:“謝謝你給我創造了施政機會,我是下了軍令狀來赴任的,三個月不把懷德師范辦成省重點中專,我自行辭職。”
水昜問他從哪弄來那么多細糧時,他說:“縣里各項計劃都是以年度為時限的,你們上屆是暑期畢業,存下了半年細糧計劃,你們下屆要冬季入學,也存下了半年細糧計劃,一年的細糧計劃用三個月還有寬余呢?關鍵是我不貪占現有的,又挖出了潛藏的,哈哈哈哈……”
李校長的一通話,讓水昜受益匪淺,他得到了一個體會,只有抓住人心,才能當好官。這一體會使他終生受益。
李靳革被安排去管舍務了,他的教法課由劉曉梅兼任了;于澤江調走了,他的哲學課由陳子洋兼任了;學校的留校生都走了,一些優秀教師陸續調了進來;李守信大刀闊斧地改組了師范,學校里充滿了生機和活力。
水昜在教導處有了一席之地,老師們為他送來了不少資料,使他的自習測驗試卷提高了許多含金量,越來越受同學們歡迎了。沈向紅自愿成了他的助手,幫他整理資料,印刷試卷。
評課制度又恢復了,在簡單的好、中、差基礎上,加進了意見建議欄,成了老師和同學溝通的橋梁和紐帶。水昜的工作量又增添了許多,但是,他樂此不疲。并向班級黨支部遞上了他的第一份入黨申請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