胎教的關鍵是孕媽媽的情緒和態度
從受精卵開始,胎寶寶就已經開始不斷接收孕媽媽的信息了。孕媽媽的好心情會讓胎寶寶覺得安穩,孕媽媽的壞情緒則可能會影響到胎寶寶。所以,孕媽媽不僅需要飲食方面的營養,更需要有愉快的心情和穩定的情緒,即“心理營養”。
懷孕期間,隨著身體的變化,孕媽媽容易發生情緒波動,非常渴望得到準爸爸和親人的關心和理解。準爸爸應經常抽空陪孕媽媽散步、聽音樂、閑聊,或欣賞精美的圖片,或一起想象未來有了孩子的生活,設計美好的未來等,盡量減少家庭瑣事對孕媽媽的刺激。
孕媽媽應了解焦慮情緒的危害,學會克服不良情緒。例如不要無端擔憂分娩的疼痛,要知道分娩經過陣痛是自然現象,如果害怕,情緒過分緊張,給自己的痛苦反而會更大;對家庭生活方面的瑣事也要胸襟開闊,避免生悶氣和發怒。同時,孕媽媽還要盡量不看有恐怖刺激的電影和電視劇,以免引起過度的情緒波動。
愉快的情緒可以使人血液中氧氣充足,使孕媽媽和胎寶寶都處于放松、安靜的狀態。在這種環境下,胎寶寶就會更愿意接觸外面的世界,對一切充滿好奇心與期待。因此,孕媽媽應盡量避免情緒激動、精神緊張,遇到不開心的事情多往積極的方面想,或是做做深呼吸、寫寫日記,或是到空氣好的地方散散步,你會發現調節情緒其實很容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