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考點精講

【考點1】稅收的概念(★★)

稅收是政府為了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憑借政治權力,強制、無償地取得財政收入的一種形式。

稅收的內涵如下。

【名師點撥】稅收已經不僅僅純粹是經濟領域的問題,而是政治領域和社會領域的大問題。

【考點2】稅法的概念和特點(★★)

【考點3】稅收法律關系的構成(★★)

稅收法律關系在總體上與其他法律關系是一樣的,都是由主4體4、4客體4和4內容43方面構成的,但在3方面的內涵上,稅收法律關系又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名師點撥】在稅收法律關系中,征納雙方“法律”地位平等,但因雙方是行政管理者與被管理者的關系,所以雙方的“權利與義務”不對等。

【考點4】稅收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

稅收法律事實引起稅收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稅收法律事實分為稅收法律事件稅收法律行為

1.稅收法律事件

稅收法律事件指不以稅收法律關系權力主體的意志為轉移的客觀事件,例如,自然災害可以引起稅收減免。

2.稅收法律行為

稅收法律行為指稅收法律關系主體在正常意志支配下做出的活動。

【名師點撥】稅法是引起法律關系的前提條件,但稅法本身并不能產生具體的稅收法律關系。稅收法律關系的產生、變更和消滅由稅收法律事實來決定。

【考點5】稅法與其他法律的關系(★★)

【考點6】稅法的原則(★★★)

續表

【考點7】稅法的要素(★★★)

【名師點撥】納稅環節是指稅法上規定的課稅對象從生產到消費的流轉過程中應當繳納稅款的環節。廣義的納稅環節指全部課稅對象在再生產中的分布情況,如資源稅分布在生產環節,商品稅分布在生產或流通環節,所得稅分布在分配環節。

【考點8】稅收立法(★★)

一、稅收立法原則

稅收立法遵循以下5項原則。

(1)從實際出發的原則。

(2)公平原則。

(3)民主決策的原則。

(4)原則性與靈活性相結合的原則。

(5)法律的穩定性與廢、改、立相結合的原則。

二、稅收立法權及其劃分

1.稅收立法權劃分的種類

(1)按照稅種類型的不同來劃分。

(2)根據任何稅種的基本要素來劃分。

(3)根據稅收執法的級次來劃分。

2.我國稅收立法權劃分的現狀

(1)中央稅、中央與地方共享稅以及全國統一開征的地方稅的立法權集中在中央。

(2)依法賦予地方適當的地方稅收立法權。

三、稅收立法機關

四、稅收立法程序

稅收立法程序是指有權的機關,在制定、認可、修改、補充、廢止等稅收立法活動中,必須遵循的法定步驟和方法。目前我國稅收立法程序主要包括以下3個階段。

【考點9】稅法的分類(★★)

【考點10】我國現行稅法體系(★★)

一、稅收實體法體系

(1)商品和勞務稅類。它包括增值稅、消費稅和關稅。

(2)所得稅類。它包括企業所得稅、個人所得稅。

(3)財產和行為稅類。它包括財產稅、車船稅、印花稅和契稅。

(4)資源稅和環境保護稅類。它包括資源稅、環境保護稅、土地增值稅和城鎮土地使用稅。

(5)特定目的稅類。它包括城市維護建設稅、車輛購置稅、耕地占用稅、船舶噸稅和煙葉稅。

二、稅收程序法體系

除了稅收實體法,我國對稅收征收管理適用的法律制度,是按照稅收管理機關的不同而分別規定的:

(1)由稅務機關負責征收的稅種的征收管理,按照全國人大常委會發布實施的《中華人民共和國稅收征收管理法》及各實體稅法中的征管規定執行;

(2)由海關機關負責征收的稅種的征收管理,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海關法》及《中華人民共和國進出口關稅條例》等有關規定執行。

【考點11】稅法的實施(★★)

在稅收執法過程中對其適用性或法律效力的判斷,通常按以下4個原則來掌握。

(1)層次高的法律優于層次低的法律。

(2)同一層次的法律中特別法優于普通法。

(3)國際法優于國內法。

(4)實體法從舊,程序法從新。

【考點12】稅務機構的設置(★★)

【考點13】稅款征收管理權限劃分(★★)

(1)中央稅、地方稅、中央與地方共享稅。

(2)地方自行立法的地區性稅種。

(3)民族自治區擁有的某些特殊的稅收管理權。

(4)經濟特區擁有的某些特殊的稅收管理權。

(5)涉外稅收的相關規定。

【考點14】稅收征收管理范圍劃分(★)

【考點15】稅收收入劃分(★★)

【考點16】稅務機關納稅人的權利與義務(★★)

主站蜘蛛池模板: 茶陵县| 禹州市| 苍溪县| 海口市| 凤阳县| 杂多县| 依安县| 邻水| 基隆市| 梨树县| 武宁县| 万宁市| 恩平市| 万州区| 双桥区| 思南县| 阳谷县| 靖安县| 旌德县| 仙游县| 凤阳县| 凌海市| 太湖县| 大洼县| 德钦县| 平果县| 金溪县| 久治县| 南城县| 延安市| 丹巴县| 道孚县| 五莲县| 苏州市| 色达县| 高碑店市| 嘉鱼县| 台南县| 东源县| 徐水县| 剑川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