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老子誠不欺朱也!
哭唧唧回到家中的朱秀,對古賢所言有了更深的感悟。
在賴牙儈那里撿了個大漏,轉眼出門就丟了一百多文錢,還打碎了一個價值二三十文的翁罐,真可謂損失慘重。
家里人等到天擦黑,才見朱秀抹著淚回來,渾身臟兮兮,狼狽的樣子跟那群小叫花沒啥兩樣。
方翠蘭和朱慧娘大驚失色,還以為朱秀遇到了青皮混混,被堵在巷尾遭了欺辱。
一問之下才知道,朱秀這趟出門買肉,過程竟然如此坎坷艱難。
方翠蘭心疼錢和兒子,氣惱地抄起齊眉鐵頭棍,就要出門去尋那小賊。
朱慧娘哭笑不得地勸住,連賊的面都沒見著,又到哪里去找呢?
方翠蘭杵著棍子氣呼呼,搖頭直嘆出師不利,若逮到那賊,定要讓他嘗嘗翻天棍法的厲害!
王竹見朱秀神情懨懨臉色晦暗,眼眶紅紅,低著頭抽抽噎噎,樣子可憐兮兮,心中也生出同情,嘲笑的話語到了嘴邊又咽下。
當晚,朱秀連飯都吃不下,將那裹著雞腿和烙餅的黃麻紙包塞給朱慧娘后,就獨自摸黑進屋歇息。
經過王昂和朱大茂的大力滅殺防治,后宅里的鼠患得到了有效遏制,能讓朱秀勉強睡個安穩覺,也算是不幸中的一點點安慰。
一連幾日,朱秀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神情蕭索地捧著書本坐在小亭里發呆。
他心里還惦念著那一百多文錢,兩世為人,這還是第一次著了扒手的道。
更讓他憂憤的是,這錢究竟怎么丟的,他根本毫無察覺。
思前想后,朱秀也想明白了,問題要么出在那挑金汁的少年身上,要么就是那群小叫花,從他出門走到食鋪,也就只跟這些人有過接觸。
不過究竟是哪一撥,朱秀可就拿不準了。
安頓下來的第二日,朱大茂就趕著騾車回陶朱村去了,這個時節,鄉下正值夏收,地里的冬小麥還等著割,等收完了麥子還要栽種一季大豆,朱大茂除了打理自家田地,還要負責一部分老朱家的田,身上的擔子也不輕。
六月十二,朱秀出了一趟門,去縣府驗明正身,領取票證,然后回家安心等待十五日的縣考。
郁悶了幾日,朱秀暫且將心理的憋屈拋之腦后,先將這次的縣考順利應付過去再說。
六月十五一早,如同打了雞血一般的方翠蘭將全家叫醒,準備全家總動員護送朱秀前往縣府。
啃完一張香噴噴的羊肉餡烙餅,又剝了個煮雞蛋一口塞下,喝完一小碗滴了油的稻米粥,朱秀滿足地打了個飽嗝。
為了讓朱秀保持最佳狀態迎接縣考,方翠蘭可真是下了血本,頓頓有肉不說,還專門買了半石湖州香米來做飯。
吃完早飯,朱秀習慣性地就想瞇眼打個盹,卻被坐立不安的方翠蘭一個勁地催促著出發趕赴考場。
朱秀打著哈欠,懶洋洋地道:“娘~不用著急,巳時正才點名報到,還有一個時辰呢,咱們離得又不遠,可以晚點去。”
方翠蘭緊張焦慮的情緒完全顯露在臉上,一會坐一會站,在朱秀面前晃悠不停。
“不行~不行,得早點去,咱們現在就走!這可是咱朱家的頭等大事,要是路上耽擱了,娘怎么跟你爹交代?”
朱秀捂臉萬般無語,坐落在正北邊的縣府衙門,距離這座宅子,走路也就是十幾分鐘的事,十點整才點名,哪用得著提前倆小時就跑去干巴巴等著。
經歷過無數次大小考試的朱秀,早就對這種事無比淡定。
奈何方翠蘭心急火燎實在坐不住,拉著朱秀叫上全家人出了門。
為了給朱秀送考,朱慧娘頭一晚就從正業書鋪請假回來,今兒個王昂也沒有出城砍柴,一家子像保鏢一樣,護送朱秀前往縣府。
朱秀負手昂頭施施然地走在正中,這種眾星捧月的待遇讓他十分得意,瞟了眼噘著嘴,小臉忿忿走在一旁的王竹,朱秀哼哼道:“這書袋你可挎好了,里面都是考試時要用到的筆硯鎮紙。”
王竹狠狠瞪了他一眼,小嘴又噘高了幾分,抱著書袋的手緊了緊。
“很好,等縣考完得空了,我再繼續教你念書。”朱秀笑瞇瞇地道。
縣考也算是竹山縣城一年一度的大日子,十里八鄉的學生都會在親友的護送下匯聚于此,這兩天,少說也往縣城里涌進了五六百鄉民,竹山縣底下十一個鄉占了絕大多數。
對于一個規模偏小的縣城來說,這點人數,已經足以讓城里的熱鬧程度提升一個檔次。
喧囂的大街上,朱秀羨慕地望著那些騎馬騎驢坐車出行的人家,暗暗打定主意,等下次周進財將分紅送來,他就要考慮入手一匹坐騎,最不濟也要買輛騾車。
一來就騎馬有些不現實,一是馬匹價錢太貴,就算劣等的駑馬也在十貫錢一匹以上,二嘛,朱秀兩輩子加一塊都沒騎過馬,對自己的蹩手腳很沒有信心。
倒是可以先考慮買一頭溫馴的小毛驢騎騎,反正朱秀也不奢望自己能有策馬馳騁的一天,出門代個步,別整天一回家,倆腳底板踩了厚厚一腳泥就行。
縣衙大門緊閉,一排身穿皂衣,腰纏紅帶,手扶腰刀的衙役在大門前嚴陣以待,未到時辰嚴禁任何人靠近縣衙,同時也負責維持臨街秩序。
一百多名考生加上幾百號送考的親友,再加上百十號湊熱鬧圍觀的縣城百姓,將縣衙前的大街擠得滿當當。
還有一些膽大的小販,挑著擔子混跡在擁擠的人群中,趁機兜售一些紙筆墨,茶水糕餅什么的。
朱秀甚至還看到了有幾間鄉學舍,雇請了幾個小孩在發傳單,也就是在一些糙紙上寫下鄉學舍的名字,這幾年考上了幾名縣學生員,講師何人,有何考學成就云云。
朱秀不禁莞爾一笑,霎時間讓他懷念起,那些年參加中考高考研考,還有幾次公務員考事業編考時,人都還沒進考場,就能收到一摞補習復考的資料小廣告,與眼前的情形,何其相似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