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少女,明明白白是一只不快樂的蛹;她母親是絲,長年長日緊緊地纏著她。
坐在我面前的,是個眉頭深鎖的少女,她很努力地控制著晃動在眸子里的眼淚,不讓它掉落下來。
“媽媽完全不了解我的想法,也從來不嘗試去了解;她一廂情愿地要我照著她的方式去生活,有時,我覺得她連每秒我要吸入多少空氣都想要控制!”
她母親,是我遠房姻親,我不能忘記十多年前初婚時造訪她的情形。
坐在廳里,她那張不茍言笑而顯得過分嚴肅的臉,看起來好像是工匠不小心雕壞了的一尊塑像。第一句話居然問我什么時候辭職,我反問她干嗎要辭職,她認真不茍地說:“結婚后,不是應該留在家里相夫教子嗎?”我暗暗心驚:20世紀,居然還有如此食古不化的人!見我不語,她現身說法:“你看你看,我是個會計師,可是,女兒一出世,我便辭去了薪金優厚的工作,當個全職母親;你如果不能全心全意地照顧你的孩子,便沒有當母親的資格!”我唯唯諾諾,不予置評。甲苦心營造的樂園,可能是乙受苦的囹圄。這道理,淺顯得我不愿白費唇舌。
之后,我做了母親,老大老二老三相繼出世,而我,依然堅守工作的崗位。在教育孩子這碼事上,我刻意讓孩子在自由的空間里快樂地成長;孩子是泥,我給他們提供多樣化的模子,只要能夠成形,是方是圓、是長是扁,隨他們。
我那姻親不同,她要她的女兒不方不圓不長不扁、恰恰好的那種十全十美型。她放棄專業,改行當“雕塑家”,成功地塑造了一個會彈琴、會跳舞、能繪畫、能游泳、兼通三語、精通電腦的完美形象,但是,她忘了放入一個最為重要的元素:細膩的愛心。
這少女,明明白白是一只不快樂的蛹;她母親是絲,長年長日緊緊地纏著她。
可以預見,這蛹,一旦化蝶,將會飛得遠遠的,永不回頭。
永不。
小啟示
母親刻意鑄造一個十全十美的模子,把孩子放進去。聽話的孩子可能會長成一個十八般武藝樣樣精通的人,但是,缺乏了人生最重要的元素——快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