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1.北烏克蘭集團軍群

要詳細了解1944年夏季的西烏克蘭之戰,需要首先回溯到這年的春天。當時,在遭受連續幾次慘敗后,曼施坦因將南方集團軍群交給了莫德爾。但后者只得到了原來3個集團軍中的2個(第4、1裝甲)。其中,第1裝甲集團軍還陷在蘇聯人的包圍圈里,要莫德爾去救出來。這些部隊經過大戰消耗,剩余兵力只有400542人和845門大炮。但裝甲兵力依然很強,擁有850輛坦克強擊火炮(其中480輛可隨時投入戰斗)《德意志帝國與第二次世界大戰》(以下簡稱《帝國與二戰》)卷八,第680頁。

利用這兩個集團軍,加上匈牙利第1集團軍,莫德爾組建起新的“北烏克蘭”集團軍群。這位精力旺盛、剃著“鍋蓋頭”的年輕元帥拿出全部本事,逐漸扭轉了局面,不僅救出了第1裝甲集團軍,還遏制住了強弩之末的紅軍攻勢(這當然也要歸功于春季泥濘和解凍的自然之力)。盡管如此,一些高級指揮官,如第48裝甲軍軍長巴爾克,還是不太喜歡小個子的新長官莫德爾。一方面因為他們依然留戀老上級曼施坦因——或者說留戀過去“所向披靡”的“美好回憶”,多少有些看不起出身低微的莫德爾,更不喜歡現在這種被動挨打的日子(雖然這種日子在曼施坦因后期就已經開始了);另一方面,也在于莫德爾自己的行事風格過于瑣碎,喜歡越級插手下屬的工作,自然很難招人喜歡。總之,曼施坦因舊部那些自命不凡的“精英”們,對新長官頗有抵觸情緒。但不管怎么說,他們還是獲得了喘息之機。訓練休整之余,高級軍官甚至有了打獵玩樂的空閑。

進入初夏,北烏克蘭集團軍群的戰線穩定于科韋利——科洛梅亞地段,長約450公里。其后方是德軍占領下的西烏克蘭。一旦蘇聯人突破這一防線,則向西可以攻入波蘭南部,進而威脅德國本土;向南可以逼近喀爾巴阡山,進而殺入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莫德爾的戰區內還有一個石油產區(主要在德羅戈貝奇),其產量大約相當于德國1944年6月消耗量的5%《蘇德戰爭》,第721頁。

此時(1944年6月),北烏克蘭集團軍群的戰區態勢如下(根據德國官方戰史地圖):


北翼(科韋利地區)由第56裝甲軍防守(該軍原屬中央集團軍群),掩護與中央集團軍群的接合部。

南翼,部署有匈牙利第1集團軍,扼守著通向喀爾巴阡山山口,實際上也就是通向匈牙利和捷克斯洛伐克的通道。夏季,這段戰線曾受到特別的重視。其南鄰是駐守羅馬尼亞的南烏克蘭集團軍群。

中段陣地(俄羅斯拉瓦——利沃夫),由第4、1裝甲集團軍防守。這段陣地的左翼存在兩個突出部,分別位于戈羅霍夫和布羅德。為防止紅軍由此迂回,德軍在突出部后方構筑了代號“歐根親王”的預備陣地。

北烏克蘭集團軍群有兩個主要對手。一個是針對其北翼的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一部。但最主要的敵人卻是烏克蘭第1方面軍《帝國與二戰》卷八,第681頁。附圖:北烏克蘭集團軍群態勢,1944年6月。


特別介紹:西烏克蘭概況:


所謂西烏克蘭,一般指沃倫州、外喀爾巴阡州、伊萬——弗蘭科州、利沃夫州、羅夫諾州、捷爾諾波爾州、切爾諾夫策州等地。這一地區的歷史相當動蕩,不斷被各路強權占領和瓜分。簡單地說,一戰前,西烏克蘭主要分屬于沙俄和奧匈帝國。兩大帝國崩潰后,被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羅馬尼亞、波蘭等國瓜分。到了二戰初期,斯大林又開始著手“統一烏克蘭”,向波蘭和羅馬尼亞下手搶奪地盤。待到東線戰爭開始,德軍侵入西烏克蘭,希特勒又將其中的加里西亞和利沃夫劃入“總督轄區”(也就是德占波蘭)。有近700年歷史的古城利沃夫,曾是古烏克蘭國家——加里奇——沃倫公國的中心,后被波蘭侵占,長期處于波蘭和奧地利的統治之下,卻從未屬于過蘇聯(直到1939年)。也正因為如此,當地的民族主義者既反抗德國人和波蘭人,也不歡迎陌生的“兄弟民族”俄羅斯。他們的目標是獨立。但也有些人把希望寄托于蘇聯或德國。


此時,莫德爾的實力已增強了不少。上一卷介紹過,希特勒和他的高參們曾堅信紅軍的夏季攻勢將指向南方,于是向莫德爾的戰區派去了大量援兵。6月初,莫德爾已經擁兵89萬(德國陸軍59.7萬;黨衛軍3.5萬;“輔助人員”5.1萬;匈軍約20萬;其他7100人),同時還繼續保持著強大的裝甲力量。包括8個裝甲師(德國7個,匈牙利1個),2個裝甲步兵師和4個“虎”式重坦克營。在他的主要戰線上,部署了43萬德軍和19.6萬匈軍,配備1100門大炮和811輛坦克和強擊火炮《當巨人沖突》,第361頁。

從春到夏,莫德爾的機械兵團一面抓緊時間補充人員和裝備,一面等待著戰機,隨時準備用強大的裝甲“鐵拳”打退蘇聯人的進攻。為了讓德軍的“等待生活”不至于“無聊”,紅軍也不斷以局部進攻來“湊熱鬧”。5月份,蘇聯人在莫德爾的南翼挑起了戰斗。5月17日,德軍第16裝甲師在科洛梅亞附近參戰。該師曾在春季遭受慘重損失,此時尚未恢復元氣,就被再次投入戰斗。第16裝甲師與匈軍第25步兵師配合,一直抵抗到5月30日,隨后又被投入另一系列戰斗。6月1日,第16裝甲師只剩下50輛坦克(42輛可用)和9輛強擊炮(7輛可用)《救火隊1943—1945》,第546頁。。6月8日,這個疲憊不堪的師才離開戰線,回到后方繼續治療它的滿身創傷《裝甲軍團》,第132頁。

等候蘇軍進攻的德軍反坦克炮陣地

1944年5月31日 北烏克蘭集團軍群裝甲武器統計(不含強擊火炮營 單位:輛)《裝甲部隊》卷二,第205頁。

不斷伴隨戰斗的“等待”生活一直維持到6月下旬。出乎預料的是,蘇聯蒸汽壓路機沒有沖向莫德爾,卻對著他的北鄰——駐守白俄羅斯的中央集團軍群,一路碾壓了過去。7月初,中央集團軍群已瀕于毀滅的邊緣。逼著希特勒手忙腳亂地從莫德爾那里抽調救火隊,3個裝甲師(第4、5、7)和2個步兵師(第28殲擊、第367)被火速調到白俄羅斯堵“窟窿”。莫德爾本人也匆匆趕去接管中央集團軍群的殘山剩水。留下北烏克蘭集團軍群,由代理副司令哈佩(原第9集團軍司令,后改任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代行指揮。

在此前后,集團軍群內又更替了其他幾個高級主官。第1裝甲集團軍的老指揮官本來是胡貝大將。此人在春季死于空難,留下的職務于4月21日由勞斯將軍(原第4裝甲集團軍司令)接替。7月份,勞斯的管轄范圍又從第1裝甲集團軍擴大到匈牙利第1集團軍,以這兩個集團軍為基礎組建了“勞斯”集群;至于第4裝甲集團軍,先是由內林裝甲兵上將代理,5月轉交給哈佩指揮《裝甲戰:勞斯將軍的東線回憶1941—1945》(以下簡稱《勞斯回憶錄》),第353頁;《東線手冊》,第154頁。

得到自行反坦克炮掩護的德國步兵

主站蜘蛛池模板: 台南县| 莱西市| 扎鲁特旗| 泰兴市| 沈阳市| 贡嘎县| 原平市| 耒阳市| 永昌县| 新民市| 无为县| 会泽县| 定兴县| 台州市| 南汇区| 佛山市| 克拉玛依市| 深圳市| 灵台县| 万山特区| 延安市| 金塔县| 筠连县| 南溪县| 寿宁县| 成安县| 尼勒克县| 巴东县| 林口县| 澜沧| 马山县| 樟树市| 土默特右旗| 兴隆县| 兰考县| 灵石县| 姚安县| 南昌县| 合作市| 闵行区| 宜良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