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3.失敗的反擊和狹窄的“走廊”

盡管戰況吃緊,但無論是第48裝甲軍軍長巴爾克,還是他的上司勞斯,似乎都不必過于擔心。因為在激戰地段的后方,集結著強大的裝甲預備隊——布賴特將軍的第3裝甲軍主力第1、8裝甲師,加上第506重坦克營,共有283輛戰車。現在,勞斯要用這強大的裝甲拳頭來狠狠回擊蘇聯人。

此時,科涅夫對勞斯即將使出的殺手锏還渾然不覺。7月15日,德軍反擊開始!第3裝甲軍的數百輛戰車由佐洛切夫——茲博羅夫一線隆隆殺出。充當右翼(茲博羅夫地域)的第1裝甲師以強有力的突擊沖入紅軍第38集團軍的戰斗隊形,把措手不及的蘇聯人打退了2~4公里。在左翼,由佐洛切夫地區出擊的第8裝甲師雖然實力更強,卻出師不利。按照原計劃,該師應通過森林進入戰區,以躲過蘇聯人的火力阻擊。可師長卻違背計劃,讓部隊沿著公路開進。這位將軍似乎還生活在昔日輝煌的幻覺中,卻忽略了一個重要的現實:頭頂的那片天空已不受德國空軍的左右,卻為蘇聯人所主宰。科涅夫當然不會放過這天賜良機,立刻命令空軍出擊。短短5小時內,1848架次轟炸機和強擊機光顧了德軍機械化縱隊的上空,向其盤踞的7平方公里范圍投下了716噸彈藥,包括17200顆炸彈和1700發火箭彈。連續不斷的爆炸巨響過后,被炸毀的大量坦克和汽車熊熊燃燒。第8裝甲師出師未捷就已損兵折將,原本旺盛的士氣更是一落千丈。

乘此良機,紅軍第60集團軍加緊進攻。當天早晨,該集團軍右翼還得到了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2個先遣旅的加強,攻擊力量大大增強。但德軍的抵抗依然頑強,死死擋住蘇聯人的去路。為了盡量擴大突破口,蘇第15步兵軍(獲得第56近衛坦克旅和第69摩步旅配合)到夜間還在繼續奮戰,終于在日終突入德軍縱深18公里,控制住薩索夫至佐洛切夫公路。特別是第322步兵師在科爾托夫地域打開了一條寬4~6公里的通道,后來被稱之為“科爾托夫走廊”《蘇軍坦克兵》,第260頁;《二戰史》卷九,第140頁;《坦克戰》,第368頁。

到7月15日日終24時,科涅夫在兩個進攻方向都打開了突破口。在北面(俄羅斯拉瓦方向),第13集團軍深入德第340步兵師防區;在中部(利沃夫方向),第60集團軍經過血戰,從德第349步兵師防線上鉆出狹窄的“科爾托夫走廊”。而在兩個突破口之間,夾著德第13軍的幾乎全部兵力(第454警衛師,第361步兵師、C軍級集群、黨衛軍第14師)。連同側翼的兩個師在內,約5萬德軍組成的“大核桃”,已被科涅夫展開的鋼鐵“夾子”初步夾住1944年7月15日24時態勢地圖。

被摧毀在戰場上的德軍“黑豹”坦克

向縱深挺進的紅軍坦克縱隊。即使在1944年,紅軍依然裝備了大量老式的T-34 76型坦克

下一步,為了盡快夾碎這個“大核桃”,科涅夫要把他的強大機動軍團投入戰斗。7月16日,沿著已經形成的突破口,蘇軍快速機械化集團涌入戰場。北面,首先進入戰斗的是巴拉諾夫的騎兵機械化集群(303輛坦克和自行火炮)。科涅夫對這個集群寄予厚望,要求他們發揮騎兵和坦克快速機動的優勢,盡早殺到布格河(計劃是17日),切斷第13軍的退路。無奈巴拉諾夫的指揮組織亂成一團,搞得本該健步如飛的集群行動慢如烏龜,直到日終時分才趕到步兵前頭《二戰史》卷九,第138頁。。利用蘇聯人的遲緩,德軍從遙遠的南部戰區調來了第20裝甲步兵師的一個戰斗群,擋在巴拉諾夫面前。此后幾天里,這個戰斗群將令巴拉諾夫頭疼不已。

同一天,面向“科爾托夫走廊”,一支更強大的裝甲軍團——雷巴爾科將軍的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正在逼近。但是否立刻將其投入戰斗,對科涅夫來說卻面臨著兩難的抉擇。首先,地形不利。所謂“走廊”,寬度不過4~6公里,完全暴露在兩側德軍的火力打擊下。加上連日大雨,沖毀了林間道路,只剩一條行軍路線供由454輛戰車和36000多人組成的坦克集團軍使用;其次,戰場態勢也不理想。原定配合坦克集團的步兵部隊中,第60集團軍主力還被德軍牽制在兩翼,第38集團軍更是未能擺脫德第1裝甲師的攻擊。由于德軍的反擊非常猛烈,稍有不慎,整個坦克集團軍,連同大量經驗豐富的坦克手,都可能被殲滅在走廊內。即使對蘇聯人來說,這樣的代價也是難以承受的。

另一方面,如果不及時投入雷巴爾科軍團,德軍很可能會逃之夭夭,或者調來更強大的預備隊,堵住突破口,讓蘇聯人的努力前功盡棄。為了不放過戰機,經驗豐富、敢打敢拼的雷巴爾科將軍認為值得冒險。16日晨3時,他打電話向科涅夫主動請戰。科涅夫同意了《方面軍司令員筆記》,第242頁。,他的看法和雷巴爾科一致:在這決定勝負的關鍵時刻,再大的冒險也勢在必行。

7月16日晨,第3近衛坦克集團軍主力進入走廊。這個走廊是如此狹窄,非但不斷遭到兩側德軍火炮、迫擊炮的猛烈轟擊,甚至還有機槍射來。德軍不滿足于火力阻擊,進而發起了猛烈的反擊。北側,德第13軍當天放棄了布羅德附近的突出部陣地,退入第二防線,并將預備隊黨衛第14師調來,與第349步兵師一道攻擊走廊北沿;南側,第3裝甲軍也將反擊矛頭北轉,企圖切斷雷巴爾科的退路1944年7月16日24時態勢地圖。。德國第506重坦克營的40輛“虎”式坦克也壓了過來,配合第8裝甲師展開猛攻。

在德軍的兇猛火力阻擊和重兵包夾下,雷巴爾科只有殺出一條血路才能生存,后退則意味著滅亡。頂著槍林彈雨,他的主力在傍晚時分進至佐洛切夫東北,先頭支隊更是沖到了佩爾捷夫河。第二天(7月17日)早上,德軍的反擊變得越來越兇猛,但還是無法阻止不顧一切向前沖殺的雷巴爾科。日終,第3近衛坦克集團軍主力也推進到佩爾捷夫河。但他們的后方交通線卻在德軍攻擊下岌岌可危。為了幫助雷巴爾科,科涅夫不僅要求第60集團軍加緊進攻以擴大突破口,還決定把坦克第4集團軍也投入走廊(由雷巴爾科左翼地帶進入,目標是利沃夫以西的戈羅多克)。這樣,走廊內的兵力就將增加到5個軍,總計800多輛坦克自行火炮。德軍反擊部隊沒有那么大的胃口來吞吃這么龐大的坦克集團。

同一個7月17日晨,在俄羅斯拉瓦方向,繼巴拉諾夫集群后,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346輛坦克和自行火炮)也在原德軍縱深20公里處進入戰場。為了掩護該集團軍,蘇聯空軍出動了582架次的強擊機、42架次轟炸機、770架次的戰斗機。嚴密的空中保護下,德國空軍找不到太多空子可鉆。地面的德第46裝甲軍也拿不出后備力量來阻止新銳蘇軍。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乘勢向西發展,沖在前面的第44近衛坦克旅當天就渡過了西布格河(多布羅欽地區),進入波蘭領土(按照蘇聯主張的疆域)。巴拉諾夫集群的行動也開始積極起來,壓迫著第20裝甲步兵師戰斗群向南退卻。但在該戰斗群異乎尋常的頑強抵抗下,巴拉諾夫的進展不算太順利。

戰斗中的ISU-152自行火炮

現在,哈佩面臨的形勢已危如累卵。在德第13軍兩側,兩個蘇軍快速集團正在迅速靠攏,而哈佩的戰術預備隊此前幾乎全部投入戰斗,剩下的寥寥無幾。在北側,蘇第1近衛坦克集團軍威脅著的西布格河戰線,只有第509重坦克營完好無損;在第3近衛坦克集團軍威脅的利沃夫方向,哈佩幾乎一無所有,只好從南部戰區抽調出第101殲擊師,并把第20裝甲步兵師剩下的兵力也調往北部。所謂屋漏偏逢連夜雨。正好在7月18日,哈佩的北翼集團(11個師和180輛戰車)又在科韋利以西遭到白俄羅斯第1方面軍南翼集團的兇猛打擊(參閱上卷),哈佩可機動調用的兵力就更有限了。

為了哪怕稍微延緩一下蘇軍的前進速度,哈佩只能把僅有的預備兵力也投入戰斗。7月18日晨,在索卡利以南的布格河沿線,第509重坦克營發起攻擊;隨后,第17裝甲師和第291步兵師也參加了戰斗。盡管德軍的反抗極為堅決,近衛坦克第1集團軍主力當天還是在多布羅欽開始強渡西布格河。巴拉諾夫集群也擊退第20裝甲步兵師,奪取了杰列夫利亞內,一舉切斷了德第13軍向西撤退的道路。

同一天,德第101殲擊師經過遠程行軍,終于到達利沃夫以東。但他們只能暫時保住一小塊臨時陣地,根本無法阻止當面的2個坦克集團軍為所欲為。在其南側,新銳的坦克第4集團軍拖著長達55~60公里的隊形進入戰場,留下第6近衛機械化軍應付德第3裝甲軍在佐洛切夫以南的攻擊,而以第10近衛坦克軍協同第60集團軍占領了奧利沙尼察,直逼利沃夫。在其北翼,近衛坦克第3集團軍強渡了佩爾捷夫河,同時兵分兩路,一路進至澤濟盧夫、克拉斯諾耶地域;另一路沖到杰列夫利亞內,與巴拉諾夫集群會合。就在這一刻,科涅夫的鐵夾子合攏了,德第13軍為主的6個師陷入包圍(蘇聯記載為8個師,顯然把“師群”也算進去了)。包括《勞斯回憶錄》中的第13軍主官名單;1944年7月18日24時態勢地圖。

庇佑特爾少將的第340步兵師(原屬第42軍);豪費步兵上將的第13軍:內特維希少將的第454警衛師;林德曼少將的第361步兵師;朗格中將的C軍級集群(第183、217、339師群);弗賴塔格旅隊長(相當于少將)的第14黨衛軍志愿步兵師;拉施中將的第349步兵師。

在利沃夫地區作戰,一隊蘇聯中型坦克從森林中沖出

主站蜘蛛池模板: 平舆县| 四平市| 红桥区| 郎溪县| 渭南市| 象山县| 得荣县| 酒泉市| 潼关县| 札达县| 吴旗县| 泊头市| 开远市| 新营市| 宝山区| 昌乐县| 广南县| 都匀市| 浠水县| 乐业县| 尼勒克县| 尚志市| 潍坊市| 晋城| 宁陵县| 裕民县| 旬邑县| 平远县| 阳泉市| 博罗县| 吉安县| 法库县| 财经| 大悟县| 全椒县| 徐汇区| 益阳市| 新竹县| 利津县| 南投县| 田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