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地開花的知識焦慮癥
前段時間,我在北京見了一個很久沒見過面的大學同學,畢業后他進了國企,落戶北京。我一直認為他的小日子應該過得不錯,安穩而從容。但在我們見面的時候,他表達出另外一種焦慮——“知識焦慮”。他說,前段時間他參加了一次高中同學會,發現以往和自己站在同一起跑線的老同學,現在不僅個個都比他收入高、事業發展得更好,就連生活習慣、處事態度、身材管理都比他做得好。他為此深受刺激,回來之后立志要提高和改變自己,于是開始上網查找適合自己的知識付費課程。按理說,想學習是件好事,但是在看完幾個主流的知識付費平臺之后,他卻更加焦慮了,因為這些平臺上的付費課程實在是太多了,有講認知升級、科學通識的,還有講理財投資、自我管理、兩性關系的,甚至連怎么跑步、怎么休息都有人講……面對海量的選擇,他一下子亂了陣腳,看起來每個課程都值得學,但是自己每天忙完工作后,除了要應付家務和陪伴孩子,只有那么一兩個小時的空余時間,他實在不知道應該從哪里開始,于是干脆把感興趣的課程都購買了一份。但一段時間后他發現,這些課程和他以往買的書一樣都被束之高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