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情商談話的藝術
- 李杰
- 1641字
- 2020-07-17 13:56:52
文質彬彬,然后君子
中國歷來是禮儀之邦,關于“禮”,從古至今的無數大家賦予了它許多種含義。《釋名》中曰:“禮,體也,言得事之體也。”這句話的意思是,禮,就是說話、做事的規范。時代在變,關于禮的要求和范圍也不斷在改變;而一直沒有改變的,是禮儀所表達出的內涵。在每一個時代,禮儀,都是一個人內在修養的體現;禮貌,都是社會對于高素質人群的基本要求。
小鑫大學畢業后,通過層層競爭,最終進入了夢寐以求的大企業。然而,入職還沒幾個月,她就把部門的同事得罪得差不多了。她對此雖然十分苦惱,但也并不認為問題出在自己身上:“我性格就是這樣大大咧咧的,這叫不拘小節懂嗎?都像我們部門那些人那么愛計較,那些魏晉名士在出名前就被殺光了吧!”
然而,她的部門同事們卻如是說:
“我一個保潔員,從來也不指望人家對我多重視,可是那小鑫算個什么人?咱們公司是大企業,進來的都是高素質。經理整天對我笑呵呵的,從不擺架子,一口一個‘大姐’。那小鑫倒是好,不知道我名字,可以直接叫我保潔員,成天沖我‘喂’‘喂’‘喂’地叫什么事?我就比她低一等了?”
“這個小鑫勢力得有多大,得罪了人從來不道歉,自個兒還在那兒大笑,后臺真那么硬嗎?前幾天,滿滿一杯咖啡潑了我一身,新買的真絲襯衫就這么毀了,她不僅一聲‘對不起’都沒說,連抽點旁邊桌上的紙巾給我擦擦都不知道,笑著就走了。這人什么素質啊!”
“部門幾年沒進新人了,也不知道現在的大學生是不是都像小鑫那樣連基本的禮貌都不懂。自己缺東西,從別人那兒拿的時候從來不說一聲,當著主人的面連個招呼都不打。那回最過分,自己缺文件夾,不知道去領,直接從我桌上拿了一個去,還把我的文件取了出來隨意攤在桌上。我從經理辦公室出來的時候,文件已經飛了滿辦公室。明知道開著窗戶,她好歹找個東西壓一下。”
“這個孩子,我是不太愿意跟她交流。每次一交流,不超過兩分鐘,她準開始搔首撓耳,不是東張西望,就是低著頭抖腿,她不愿意跟我說話可以直接提出來,沒有必要這么應付我。她早點提出來,我們早點結束這場談話,對她對我都是解脫。”
禮貌,是一個人優良素養的體現,也是和諧社會關系的重要紐帶。它說小不小,說大不大,看似簡單,實則影響著一個人的人際交往,影響著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的社會文明。它看似宏偉,實則存在于每個人身邊的諸多小事中,它可以是一句“謝謝”,一聲“對不起”,也可以是一次微笑,一個點頭。禮貌,是塑造個人形象的美容師,更是構建人際關系的基石。
在與人交流時,應該注意哪些方面,才能做到有禮有節,表現出自己的涵養呢?
1.“禮”多人不怪
人際交往中,交往雙方的溝通,大部分靠語言來實現,因此,禮貌用語就成為每個彬彬有禮的人必不可少的“武器”。對于“謝謝”“請”“您”“不客氣”等禮貌用語,我們不僅要學會在陌生人面前說,更要學會在親人、朋友、同事、愛人面前使用。禮貌用語讓你的話語更加動聽,更加宜人。而無論多么親近的人,雙方之間的關系也需要以“尊重”為前提來維護。一個禮貌用語,不僅表現了你的涵養,也體現出你對他人的尊重。
2.學會道歉也很重要
毫不夸張地說,道歉是人們在社會生活中必須掌握的技能,它關乎到你的人脈,更關乎到你的人生。及時道歉、敢于道歉、善于道歉,不僅體現著你的風度與修為,也讓犯錯的人更容易獲得他人的諒解與支持。
3.你的態度決定對方的感受
無論禮貌用語或道歉措辭如何華麗,最能影響對方感受的,是說話時的態度。面無表情地說上一萬句“謝謝”,其效果不如一次真誠的點頭致意。在與人交流時,應以誠懇的態度、溫婉的語氣、真摯的表情為依托,而不是只有空泛蒼白的語言。
4.肢體語言透露你的內心
在前文中,我們已經簡單介紹了肢體語言在人際溝通中的重要作用,相信大家已經有所體會。一個讓人感覺彬彬有禮的人,他的一言一行、一舉一動也必然是有禮有節、落落大方的。與人交談時,我們應注意把握好自己的肢體語言。頻繁的小動作不僅會破壞你的整體美感,更會讓對方覺得你不夠尊重他。而一個習慣性的動作如果讓對方覺得你言不由衷,更有可能讓雙方的關系降到冰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