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又簡單又高效的記憶法
- 趙亮
- 939字
- 2020-07-17 13:55:29
第五節 中文編碼
數字只有0到9十個,兩兩組合也只不過100個,但是對于中文來講,中文的變化量非常大。所以,我們在中文當中姑且不稱之為編碼,除了一些特定的需要編碼之外,大部分詞語我們在記憶的過程中直接生成圖像就可以。
中文的詞語有兩種類型:抽象詞匯和形象詞匯。形象詞也就是名詞,都是我們能想得到畫面和圖像的詞語,比如電腦、大樹、火山、鉛筆、火龍果等,對于形象詞我們不需要方法轉化,因為它們本身就是圖像。我們這里重點講解抽象詞的形象轉化。
抽象詞的形象轉化有六種方法。
諧音法
這是最基本也是使用最多的一種方法,我們使用諧音法轉化的詞語,跟我們需要記的詞語讀音盡量相同,如果讀音相差太遠,對我們回憶時的準確度會有一定的影響,比如“輕松”諧音“青松”“青蔥”。要注意的是,我們在記憶的過程中記憶的是“青松”的圖像,而通過理解我們知道是“輕松”這個詞語。所以有些情況下記憶是記憶,理解是理解,二者在對信息的學習中,既要結合,又要區分。
顛倒法(倒序法)
顧名思義就是將詞語的字倒過來讀,詞語正著讀是抽象的,但倒著讀就有可能成為形象。比如:“馬上”沒有圖像,但是倒過來“上馬”就有圖像了。顛倒法通常會跟諧音法結合來用,比如:“鞏固”顛倒是“固鞏”,再諧音一下“故宮”,就有了具體的圖像。
望文生義
對于信息的理解,望文生義會讓我們犯很大的錯誤,而在記憶里,望文生義是非常好用的一種轉化方法。比如抽象,這個詞語本身就很抽象,抽可以想到抽打,象可以想到大象,兩個字結合起來,我們可以把抽象理解為抽打大象,這樣就有了畫面。
增減字法
很顯然,就是加上一個字或減去一個字(或多個字)。“信用”加上一個字,我們可以想到“信用卡”“信用社”,減去一個字我們可以想到“信”。
指代法
跟數字的指代法一樣,通過關聯能想到圖像即可。比如“經濟”我們可以聯想到“金錢”,“貧窮”我們可以聯想到“乞丐”。
象形法
象形法通常針對單個的漢字,從嬰幼兒認識漢字的開始,象形法就是最好用的一種方法。對于我們成年人學習中遇到的抽象字,比如“其”,我們感覺它長得像個梯子,“乙”形狀很像一條蛇。
六種方法,每一種方法都有它的轉化優勢,學習當中,我們可以靈活使用,有時可能會用到兩種甚至兩種以上方法結合的方式,只要能夠輔助我們的記憶效率,都是有效的結合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