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哪有走不通的路,只有想不通的人
- 楊景云
- 1191字
- 2020-07-17 13:47:10
前言
有智者言:成功說到底是看你如何想、如何來設計人生道路,也就是說是一個做人的思路問題。一個養成思考習慣的人,往往不會因循守舊,不會迷信經驗,不會盲從別人。他們遇到問題時,不會隨波逐流、得過且過,而是多問一些“是什么”“為什么”“怎么樣”,在探究和思考中尋求新的思路。我們可以這樣說,任何一個有意義的構想和計劃都需要思維護航,思想的深度決定你所能達到的高度。
在一些頂級的行業峰會上,我們時常看到各路大咖的身影,阿里巴巴馬云、騰訊馬化騰、快手宿華、美團王慧文、小米雷軍,我們熟知這些名字,不僅僅是因為他們處于自己領域的制高點,更因為他們的企業與我們的生活息息相關,他們的成功,就是你和我,我們這些普通用戶撐起來的。這些大咖顯性的標簽,是高學歷高水準,他們隱性的共同點,是他們的思辨精神。成就強者的因素有很多,學歷、背景、資金、技術、性格、口才、機遇等,但在眾多成功因素中起決定性作用的是思路,也就是說你的思考方式是怎樣的,你的思維能力如何。
當他們的業績擺在世人面前時,你會恍然大悟:哦,事業可以是這么做,錢是可以這么賺的。但是作為開拓者,他們當年面對的是一片有無限可能卻看不清前路的荒原,只有思維引路,才能把那些星星點點的火花聚集起來,然后落地成為其事業的基礎。
小米的創始人雷軍說過:“創業要大成,一定要找到能讓豬飛上天的臺風口。勤奮、努力加堅持等,這些只是成功的必要條件,最關鍵的是在對的時候做對的事情。”看大勢,找落點,從無到有開創事業,每一步都離不開思維的力量。
任何一種事業的發展過程,并非永遠的順境,這時候思維的轉折要從開拓性變為適應性,因為你面臨的有發展的問題,還有自我調節的問題。歸根結底一句話,就是遇事能不能想通的問題。
思想通,則前路通。我們做事情需要恒心和毅力,但其中有一個常常被忽略的重點,是正確的方法比執著的態度更重要。我們應該調整思維,盡可能用簡便的方式達成目標。
個人的才能除了取決于知識、技能外,往往還有賴于他的邏輯思維和非邏輯思維能力。實際上,在人們處理問題的過程中,思維能力的重要性絕不亞于知識和記憶力!唯有那些眼光敏銳、思維活躍、具有獨立性和創新精神的人,才有可能獲得真正的成功。
開拓思路,還可以幫助我們解決人生中所遭遇的瓶頸問題。我們常常會說“這個人做事積極有開拓性”“這個人太悲觀太畏縮”,內心夠不夠強大,歸根結底還是對于自己的掌控力有沒有自信的問題。如果一個人有思考的好習慣,可以防止被習慣和教條禁錮思維,那么就可以在順境中多多思考,保持清醒的頭腦穩步前進;在逆境中多多探索,在不斷嘗試中找到正確的道路。對于一切生活和事業上的難題胸有成竹,內心自然是強大的。
本書深入分析前人的成功經驗和我們最容易遭遇的現實問題,以清晰縝密的邏輯,簡潔明快的語言,帶你進入“思考制勝”的世界。思維的力量,可以幫助我們穿越一切波折考驗,點亮一切灰暗時光。
編者著
2019年5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