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 信息極簡
一
年關剛過,周末的北京就和年前一樣擁堵了,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繁漪不停地催促約車的司機快一點,因為今天是母親大人特意為她安排的“相親”,所以她一點也不敢掉以輕心。母親是個強勢的女人,從小到大,繁漪都是唯命是從,這次也不例外。
但是時間這個東西非常奇怪,你越是著急,它好像就過得越慢,像個頑皮的孩子。
好不容易趕到了世貿天階,繁漪先是去洗手間整理了一下妝容。雖然很討厭相親,但還是會不自覺地打扮一番,也許這就是禮貌吧?我也說不清。她自言自語。
哎,還不如不打扮了,眼前的這個仁兄真不是自己喜歡的類型,眉毛胡子一把抓,很頹廢。
我還是喜歡干凈清爽的男孩子。她心中想。
“你要吃什么?”對方問。
“隨便,都行。”繁漪一邊看手機,一邊漫不經心地回答。她心里想,我得找個借口趕緊走。
翻看朋友圈的時候,看到閨蜜一一轉發了一篇文章:“極簡,是最高級的生活。”里面說,極簡的關鍵在于選擇,選擇什么、丟棄什么,其實是一種智慧。
是啊,我干嗎選擇和一個沒感覺的人相親啊,真傻!可是馬上走又覺得尷尬,所謂硬著頭皮大概就是這種感覺吧。
文章翻看到最后,有一個公益講座的鏈接,看看地址就在附近的公寓,繁漪好像抓住了救命稻草,趕緊報名。不一會兒,確認電話就打過來了。
“你有事嗎?”這個相親大哥問。
“嗯,一會兒有點事情。”也許對方也不愿意和我繼續聊下去吧,繁漪感覺。
果然,對方順坡下驢,說:“要不咱們下次再聊。”
禮貌性地留下微信,分開。
繁漪好像逃離了監獄一樣,其實她哪里知道,她逃離的不僅是一次相親,更是一次媽媽的控制。
公寓坐落在世貿天階旁邊,安靜整潔,和一步之遙的世茂好像兩個世界。
繁漪輕輕地按了門鈴,好像怕驚醒了什么人一樣。她從小就這樣,生怕打攪了別人。
開門的是個小姑娘,一身白衣,氣質沉靜得很。
房間里空空如也,每個人都席地而坐,聽一個中年男子在講話。
繁漪趕緊坐了下來,環顧四周,心想這是一個工作室吧,這么空落落的。
男子向她點頭示意,繼續說道:
“睡前刷手機是一個普遍的習慣,因為只有這個時候,時間好像才是自己的,可以自己自由支配了,不像坐車或者上班,隨時可能被打斷。這個時候沒人打擾你,除非你自己放下手機,否則可以刷到很晚。
“對此,我建議大家把手機放在客廳里,不帶進臥室。剛開始有些不適應的時候,看看書就好了。因為手機信息提供的是一個又一個新鮮的刺激源,很容易讓人興奮,而書籍呢,大部分是就一個問題不停地探討,這種重復性,就像咣當咣當的火車聲音,容易讓人入睡。”
這個觀點倒是很新鮮,繁漪開始有了興趣。
“另外一個就是微信群的干擾,營養匱乏的食物我們不愛吃,同樣,營養匱乏的微信群也完全可以退出。大家都會加入很多免費的微信群,因為免費,所以加了也無所謂。但是因為80%的人都是喜歡免費的,抱著這種心態的人,他還想從你這里獲得點好處呢,你就別想占便宜了,包括所謂的人脈群等,都是如此。大家都在群里做夢,夢想能有貴人相助,只可惜貴人不在群里,在群之外。如果我們想改變自己的生活,無論更好還是更糟,唯一的方法是跳出目前的圈子。”
男子繼續說道。
哎呀,那今天也是免費參加講座啊,繁漪不禁羞紅了臉。
“當然并不是免費的就一定不要,而是說不要沉浸在免費的幻覺當中,就像去商場購物,只要贈品,不買自己真正需要的,不是很有趣嗎?”
還好,演講的老師為她解了圍。
不知不覺中,時間過去了2小時。
真奇怪,剛才堵車那半小時覺得像半個世紀,現在這2小時卻覺得像十幾分鐘一樣快。
“好,現在是自由提問時間。”剛才開門的小姑娘上臺了。
大家七嘴八舌,各種問題一擁而上,老師卻總能舉重若輕,一一化解。
繁漪羨慕不已,自己就是害怕和陌生人說話,更別說成為一個聚會的主角了。
“這位同學,你有什么問題嗎?”白衣小姑娘看著繁漪。
“我,我,我想問刷手機是一種什么心理啊?”繁漪吞吞吐吐,好不容易問了一個問題,馬上又后悔了。這是極簡生活的講座,問這個是不是過分了,老師萬一回答不上來,多尷尬。
“嗯,這是個特別好的問題。”老師意味深長地說,也放慢了語速。“我們所有的上癮行為,都可以理解為兩種原因。第一種是逃避。比如網癮、煙癮、酒癮,大部分時候是因為生活壓力過大,在這種上癮的習慣里,能夠短暫地脫離原來的生活空間,獲得一種假性的輕松感。第二種,就是空虛,因為人一天就是24小時,除了吃飯、睡覺等,剩下的時間,按毛主席的話說,不被我們占領,就被敵人占領。如果你的時間不能被自己熱愛的事情所占領,那么能去干嗎呢?刷刷手機打發打發時間是不錯的選擇,可是同學們,時間是禁不起打發的啊!”
沒想到自己第一次提問,就被老師表揚了。繁漪有些得意。
“現在我們來布置一下作業,大家回去以后看看自己有多少手機App,以及你為什么安裝它,哪些是可以卸載的。”
繁漪有些依依不舍地離開了這個公寓,好像還有很多話要說,心中莫名地覺得,極簡一定是個美好的生活。對!極簡,是最高級的生活。我要回去好好看看這篇文章了。
街道已是華燈初上,還是這個地方,還是這些人,但好像一切都美麗了許多。
二
回到家,照例沖了個澡,簡單麻利。雖然很多書上都說要愛惜自己,睡前可以泡澡,撒上玫瑰花什么的,但是自己哪兒有這個條件呢?租住在一個四十來平方米的小公寓里,浴缸都沒有。繁漪不禁苦笑了一下。
打開臺燈,躺在床上,房間里沐浴著溫和的光,一天里仿佛只有這個時間是自己的,是最舒服的,沒有人打擾,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繁漪拿起手機準備看一下《歡樂頌》。
突然她打了個激靈,下午不是剛參加過講座嗎?講的就是和信息斷舍離的內容,自己還得到了表揚,老師也布置了作業,怎么一回家就全忘了呢?這也許就是自己經常參加一些講座,卻總是沒有進步的原因吧,因為回到家就把老師教的東西全都忘了。
今天不能這樣了,先來完成作業吧,看看自己的手機里到底有多少App。想到這里,繁漪竟然有些期待。微信、微博、知乎、美團、百度地圖、餓了么、Keep、58同城、Kindle電子書、每日瑜伽、喜馬拉雅、支付寶、看電影、陌陌、探探等,仔細數下來,竟然有60多個。
怎么會有這么多App在我的手機里呢?繁漪不禁驚呼,這大概就像其他東西一樣吧,隨著使用手機的時間越來越長,很多App也一點點累積起來了。人要吃飯,也會排泄廢物,手機卻沒有這個自動功能,只吃不排出,大概會非常難過吧。那今天就幫手機排排毒,做個按摩放松一下。
想到這里,繁漪拿起紙和筆,開始統計。這是她的優勢,她來自山東一個縣級市,學習成績非常好,做這個工作簡直是小菜一碟。她打開喜馬拉雅,搜索“極簡斷舍離”,一邊聽老師的音頻教學,一邊開始工作。
“第一步是都晾曬出來,就像我們的財物情況一樣,知道有幾張卡,每張卡有多少錢,有多少負債,才能談到下一步的理財。”
繁漪笑了一下,自己的理財倒是簡單,因為月光,無財可理。
“把所有的都拿出來,無論是發霉了,還是不用了,都拿到陽光下,曝光一下,清楚自己的家底,這是基礎,重中之重。”
嗯,我的是60多個App,繁漪在紙上寫了出來。
“第二步呢?分類。”
沒等老師說完,繁漪就開始發揮自己學霸的優勢進行了統計:
基本不用的12個,比如那些為了拿個小優惠下載的App,事后忘記了,這就直接卸載。
經常使用但是可以互相替代的20個,這個居然這么多!像高德地圖里面內嵌了摩拜單車,所以摩拜單車就可以卸載了;像微信錢包內嵌了酒店和電影票演出等,這些藝龍啊什么的都可以卸載了。
這個大概就像我的工作吧,繁漪自言自語。她是做人力資源的,如果這些App是公司里的人,那么根本不用的人肯定不會招聘進來,已經進來的也要解聘。崗位可以互相替代的,保留一個就行了啊,這是多么簡單的道理,可是放到App里自己就忘記了。自己真傻真笨呢!
下面怎么辦呢?剩下的好像都是用得上的,有的還很重要,知乎可以讓自己學到新知識,Keep可以讓自己鍛煉身體,好像不能再精簡了,可是老師就十來個App,自己怎么那么多,想到這里,繁漪有些煩惱。
嗯,明天問問老師吧!
時鐘指到了23點,北京的夜晚依舊喧鬧,仿佛它從來都不知道休息。但今天繁漪沒有再熬夜,卸載了一半左右的App,好像也給自己的頭腦洗了個澡,異常輕松舒服,不一會兒,就沉沉睡去。
三
單位的工作,數年如一日,一成不變,繁漪早已習慣,也駕輕就熟。
沒有什么不好,也沒有什么期待,一份糊口的工作而已,她也是一個職場老人了。
可是今天仿佛有些不一樣,她內心期待趕緊解決昨晚的疑惑,這個App到底做到怎樣精簡才好啊,據說有個微信群,我要進去看看。
她加了客服的微信,要求進群,客服回復說微信群是收費的。
什么?微信群還收費!沒天理了,繁漪有點生氣。
過了幾分鐘,客服發來一段話:“如果你不需要某個東西,免費也不要拿,如果你需要,付費是常理,為自己需要的東西付費,不是很正常嗎?想一想,自己是否真的需要,別因為免費就購買一堆垃圾,也別因為收費就遠離自己的真實需求。”
繁漪愣了一下,以前從沒有人這樣告訴她,大家都是免費的一哄而上,收費的就算了,再去尋找下一個免費的目標。難道這也錯了嗎?這就是正常人的思維啊。
“如果你想變得不一樣,就從做不一樣的事情開始。”客服又發來一段話。
這個客服倒像一個老師呢,繁漪笑了一下。
“好,我付費!”這是繁漪生平第一次加入一個付費的微信群,她也不知道為什么就被說服了,好像內心里有一種改變的渴望,又仿佛真的有一個新的自己在遠方等待。
“我已經卸載了很多App,可是還有很多,該怎么辦呢?”繁漪一進群,就開始問,自己可是要把這進群的費用賺回來。
“你有多少,我以前也很多啊!”
“沒用的全卸載!”
“我都不怎么看手機!”
群友七嘴八舌,繁漪覺得真有趣,原來這么多人和自己一樣啊,而且還那么熱心。
“給自己的App做做分類,看每一類有多少個,比如閱讀類、運動類、美食類等。”昨天的老師也發言了,他的聲音非常特別,繁漪一下子就認出來了。
分類?這個昨天倒是沒想過,但是有什么用嗎?
老師仿佛隔著屏幕看穿了繁漪的心思,繼續說道:“我們嘗試一個新事物的時候,最好的態度是不信不疑,去證明。因為只有身體力行,你才知道這個道理是不是適合你,別人說的,只是別人的人生體驗。所以去試試看吧!”
又是一個新理論,自己以前要么相信,亦步亦趨,對人崇拜得不得了;要么懷疑,覺得對方一無是處。去證明,好像就是人生的路要自己走,自己走出的路自己才明白。
繁漪拿出一張紙,一邊想一邊統計。
分類好了,也沒什么啊,這些都是我必需的,卸載哪個,保留哪個呢?繁漪又迷糊了,正想再問,人力總監突然說讓她出個報告。繁漪不情愿地打開電腦,內心里卻期待早點下班。
離下班還有20分鐘,很多同事開始關電腦、閑聊天,無非是去哪兒吃飯、和男朋友約會、逛街這些事情。繁漪的內心今天卻有些不同,她決定下班先不回家,就在單位繼續把這個App的事情搞清楚。
繁漪把自己的統計結果拍了張照片,發到群里問:“到底要精簡到多少才可以啊?”
“沒有一定的標準,每個人根據自己的情況來定,就像冬天穿衣服一樣,有的人穿得少也不覺得冷,有的人就要多穿一點,所以看個人的情況。但是根據你的這個統計結果看,你的愛好太多了,除了正常的上班8小時、睡覺8小時,剩下的時間根本不夠用。這么多愛好,不如精簡一下,從一個愛好開始學習、學好。”一個群友回復了繁漪。
說得真對,繁漪暗想,自己的愛好實在是多,這么多年,不知道參加了多少學習班,朋友同學還都羨慕自己生活得精彩有趣、熱愛生活,誰知道哪個也沒學好沒學精,每一樣都知道一點,但是都拿不出手,還不如不學。但自己就是控制不住,沒想到整理App還有這個意外驚喜。
“不管是App、房間還是衣柜,這背后都是我們這個人,人是什么樣子、什么思想,你的外顯行為就是什么樣子。你可能興趣廣泛,但是無法精深,缺乏堅持而喜歡新鮮,就難以做出成績。”另外一個群友的回復也蹦了出來。
幸虧是隔著屏幕,不然自己羞紅著臉不知道有多尷尬。繁漪有點小生氣,干嗎說得那么直接呢,一邊又有點小慶幸,這些平時沒有人會對自己講,對自己還真是有幫助。
保留哪個興趣愛好呢?繁漪繼續問。
“哪個都行,本質上都是一樣的,這些愛好,沒有你特別喜歡的,如果有,其他的愛好就不可能存在了,也沒有你特別不喜歡的,如果有,你早就卸載了,所以沒有十分的,也沒有零分的,大部分都是五到七分的。”過了好長一段時間,這個回復才過來,對方應該也在思考吧。
繁漪恍然大悟,突然有了個調皮的想法,把每個愛好都寫在一個小紙團上,抓鬮試試看。
“攀巖!”居然抓到了這個,這也太爺們兒了吧,自己不過是參加過一次體驗課,談不上喜歡不喜歡,反正是很累,怎么會是這個呢?她剛想換一個,突然又想,換一個又如何呢?既然抓到這個,就是緣分,不如試試看吧。
經過再一次的精簡,繁漪的App只有不足20個了,想一想真是可怕,一下子精簡掉了2/3,真不知道自己以前是怎么生活的。可是剩下的呢?還有可以精簡的嗎?
“工具類的App,無所謂多少,用得到就下載,長期不用就卸載,這個對大家來說難度不大,比如導航軟件,到了目的地就關了,很方便,也不浪費時間。最浪費時間的是社交類App,比如微博、微信,但是因為工作或者其他的原因,又無法徹底卸載,那怎么辦呢?就是限制它的使用時間,不讓自己沉溺在里面,不讓時間碎片化。我自己做過一個試驗,在7天里,每天只看手機1小時。公眾號里有這篇文章,你可以翻來看看。”老師回復之后就下線了,繁漪知道了大家稱呼他為簡叔。
晚一點下班,好處就是地鐵里的人會少一些,不然的話,以繁漪這么嬌小的身材,根本擠不上去。不過每次也都能順利上車,因為后面有人擠著,不想上也得上。有人說地鐵像罐頭,在繁漪看來,連罐頭都不如,罐頭最起碼還有點水分,地鐵呢,高峰期的時候人和人之間根本沒有任何空隙,除了人還是人。
繁漪一手抓著地鐵上的手環,一手翻開手機,打開微信公眾號,找到《每天只看手機一小時》這篇文章。
第1天
第2天
第3天
第4天
第5天
第6天
第7天
坐了那么多年的地鐵,今天好像第一次沒有盼著早點到站,繁漪完全投入地看了這篇文章。她覺得寫得太對了,自己不就是那只習得性無助的小狗嗎?想一想剛來北京的時候,那么有熱情、有干勁兒,別人小小的認可就會讓自己歡呼雀躍,業余時間也簡單得很,就是和同事一切去唱最便宜的量販KTV,依然樂不可支。住著最便宜的合租房,也沒覺得艱苦,好像一只小鳥兒,終于飛向了天空,盡情地遨游。
今天呢,顯然生活是好得很多很多了,可以吃任何想吃的,住的也不差,工資翻了好幾番,物質生活越來越好,但年輕時的激情沒了,原來的小伙伴也都慢慢疏遠了。是自己變了嗎?繁漪有點憂傷。
這是刷手機的結果嗎?生活那么枯燥,一成不變,手機里卻有另外一個五彩斑斕的世界,世界局勢、娛樂八卦、財經觀察、美食美酒等等。嗯,大概是這個原因,手機里這個虛擬世界實在太精彩了,怪不得大家都喜歡刷手機呢。
但是一件事如果過度了,就成了癮。所謂過猶不及,過喜傷腎,過悲傷肝。控制在一個度,就是所謂的“中”,智能手機顯然也是如此,在帶給我們一定程度的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了更多的浪費和無趣。
繁漪越來越喜歡這樣探索,原來刷手機這件看起來那么平常的事情,里面隱藏著這么多人生的哲理。她迅速加了老師的微信,打出了第一個問題:
“微信溝通更方便了,微博獲取信息更容易了,知乎了解行業知識更便捷了,但是工作效率好像沒有提高,專業技能也沒有因此而改善。為什么呢?”
等了一會兒,老師并沒有回復,繁漪也到站了。訂了外賣,這樣可以節約一些時間,自己走回家的時間,快遞可以配送,到家就能早點吃上晚飯。
晚上9點鐘時,手機提示音突然響了。哇,老師回復了:
“很抱歉,我每天只看手機1小時左右,所以未能及時回復。你所問的問題,原因是我們獲取的是碎片化的信息,把一天24小時分解成1440分鐘,每分鐘接受可能不止一條信息,試想,這樣的走馬觀花、草草瀏覽,肯定沒有什么效果。你距離上一次深度做一件事情有多久了呢?所謂深度,就是持續2小時以上只做一件事情。”
只有1小時?怪不得沒及時回復呢,自己可是秒回小能手,還被大家夸贊效率高,不知道老師這樣生活,還有沒有朋友?繁漪暗笑了一下。但是不能浪費時間,抓住這1小時,趕緊追問:
“持續2小時以上?好像就只有睡覺了吧。哦,不對,今天研究和手機信息斷舍離也持續了2小時以上。”
老師:每天對著手機,你的感覺怎么樣?
繁漪:稀里糊涂吧,一天好像也看了很多東西,但什么也沒記住,頭昏腦漲地就下班了,每天都這樣,習慣了。
老師:想改變嗎?
繁漪:當然想,請指教。
老師:
1.吃飯不玩手機
否則不僅忽視了飯菜的味道,也怠慢了身邊的朋友。我們其實沒有那么忙碌和重要,不如放下手機,和對面的朋友一起聊聊天,感受真實的溫暖。不要去做點贊之交,什么是點贊之交?倆人一起吃飯,一個人發了一條朋友圈,另外一個人默默地點了個贊。
2.手機不進臥室
輻射這個東西先不說,沒有科學定論,但是躺在床上,看看這個看看那個,一小時就這樣默默地流失了,最重要的是影響睡眠,腦子里充滿各種信息雜音而難以入睡。試試把手機放在客廳,不帶到臥室去。實在睡不著,可以讀書。
3.上廁所不帶手機
蹲坑時間過長,容易誘發各種疾病,嚴重的可以導致死亡,你懂的。
4.每天固定時間看手機
在某一個空閑的時間,抽出1小時看一看有沒有什么信息需要處理,1小時足夠了。工具類,安裝藝龍等。
這就是我所說的“三不一看”,跟自己約法三章,試試看。
相信我,優秀的人都在現實生活里做事,而不在網絡上刷手機。
繁漪:優秀的人都在現實生活里做事,而不在網絡上刷手機,說得太好了。還有其他要注意的嗎?
老師:我寫過一篇文章,我鏈接發給你,看完就休息吧。晚安!
繁漪有些措手不及,還真是1小時就結束了啊,真是個奇怪的人,不過還是禮貌性地說了晚安。她順手點開了鏈接。
自己的App已經足夠少了,明天起試試老師說的“三不一看”吧。哦,對了,手機不帶進臥室。繁漪放下手機,調成靜音,去洗漱了。這是她第一次和手機分開睡覺,不知不覺,手機已經成了自己最親近的“人”了。
四
早晨6點,繁漪就醒了,而且絲毫沒有疲乏的感覺。
繁漪以前怎么也要晚上12點才能入睡,昨晚大概10點就進入了夢鄉。看來要想醒得早,必須睡得早。要想睡得早,真是要遠離手機這個小寶寶啊。
地鐵也沒有那么多人,這個城市仿佛一下子安靜了許多,不到7點,繁漪就到單位樓下,買了早點帶上去吃。繁漪不喜歡和很多人一起吃飯,太鬧騰了,她喜歡自己打包帶回單位或者家里吃飯。
吃早點的時候,繁漪習慣性地打開手機,忽然想起“三不一看”的條款,于是很不情愿地把手機放下了。不知道沒有手機信息佐餐,這頓飯能不能吃得香呢?
又沒有外人,看一下沒關系吧?
君子慎獨,獨處時才能看出你是不是真的想做這件事情!
我又不是君子,我是女漢紙!
舉頭三尺有神明,有點敬畏心吧!
好了好了,不看還不行嗎?
不足1分鐘的時間,繁漪腦子里的兩個小人就打了好幾個回合。既然不能玩手機,那就安心吃飯吧。
奇怪,這普通的早點好像也和以前味道不一樣了啊,更好吃一點,味道更細膩一點。太有趣了!繁漪迫不及待地想把這個感受分享出去,但是轉念一想,自己每天只能看手機3次,早晨30分鐘,中午30分鐘,晚上30分鐘,不禁又珍惜了起來,還是先省著點用吧。
處理了工作上的一些雜事,繁漪打開電腦,8點半,距離上班還有半小時,正好把早上的份額用完。
“吃飯的時候不開手機,好像飯菜也更香甜了,大家有這種感覺嗎?”繁漪在群里問。
沉寂,大概有10分鐘,突然一大段話冒了出來:
“一開始的時候,我也堅持得不好,腦袋里兩個小人總是打架,一個說不看,一個說要看。其實這是舊的自我和新的自我在打架,腦袋這個陣地,被舊我占領久了,新我要過來,自然要打仗,看誰能打得過誰了。既然我們身體里住著兩個我,它們總打架,那誰會勝利呢?就看你幫助誰了,你幫助誰誰就贏,我當然是幫助新我。另外,吃飯的時候,不被手機的信息分散注意力,把注意力都集中在吃飯上面,當然就吃得香。飯菜沒有變,只是以前我們沒注意它而已,這就是專注的力量。小和尚問禪師,修行之前做什么,禪師說擔水吃飯。小和尚再問,修行之后做什么,禪師說還是擔水吃飯。小和尚說那有什么區別啊?禪師說,修行之前,擔水想著吃飯,吃飯想著擔水,修行之后,吃飯就是吃飯,擔水就是擔水。這就是專注的力量吧!”
“喔,真是老隊員啊,覺悟高。專注?挺有意思的,我試試看。”
半小時很快過去了,繁漪馬上下線,當然也是該上班了。專注什么呢?對了,昨天總監不是布置作一個報告嗎?那我就今天上午專注做這個,看會有什么效果。
投入專注真有意思,時間過得飛快,不知不覺就到了午飯的時間。繁漪有些迫不及待地打開手機,想看看錯過了什么信息。
一條微商推銷,一條測刪除的信息,一條閨蜜約飯。
就這么幾個無關緊要的信息,自己以前抱著手機在干什么呢?原來不看手機,最緊張的不是別人,而是自己。
下班的時候,總監叫住繁漪,說要和她談一談。繁漪有些緊張,莫不是做錯什么事情了?
總監仿佛看穿了繁漪的心思:“別緊張,今天這個報告做得非常好,看得出來你很用心,這才是你的真實水平。以前是不是太忙了?有時候會有錯漏。希望你保持下去,我過幾個月就要辭職,想生寶寶了,你有能力也聰明,我會向公司推薦你來坐我的位置。”
什么?繁漪有點受寵若驚,以前總監總是挑刺,怎么突然一下子一百八十度大轉彎?
“我對事不對人的,以前對你要求多,是因為你做的東西不行,你做得好,自然會表揚,我相信你有這個能力,只是要保持。”
“謝謝總監,謝謝!”繁漪忙不迭地鞠躬點頭,這就是專注的力量嗎?真的這么神奇嗎?看來手機碎片化的不僅是信息,還有自己的職業生涯。
繁漪決定今天走路回家,心情無比愉悅,腳步也輕快很多。空氣里彌漫著一種清新的氣息,對,這就是剛來北京時候的味道,從北京西站一下車,呼吸到的第一口空氣,就是這個味道!
一個月的時間過得很快,繁漪已經能毫不費力地與手機保持一定距離,就像老師說的,她把更多的時間放在自己的興趣愛好上,以及和朋友的親密交往上,也沒有那么多時間看手機,沒有那么多時間宅在家里了。
信息斷舍離告一段落,下一步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