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險這樣賣就成交:讓客戶必買保險的168個理由(第2版)
- 陳亦純
- 685字
- 2020-07-31 17:03:55
010 我是虔誠的教徒,不需要保險
每當有人對我說,他是虔誠的教徒,上帝或佛祖會庇佑他,不需要保險時,我會用驚訝的語氣告訴他:“你有沒有搞錯,現在不但信徒用保險做供養,宗教團體也為神職人員買保險,甚至很多經濟良好的神職人員自己都買了很多的保險呢!”
“信神拜佛求平安,但若要個人或家庭生意順遂、人員平安,則要加上保險才心安,神佛給生命奮斗的力量。但因為業力和因果,很多事情是上天無法改變的。”
很多信徒將所買的保險受益人填給所屬的宗教,在歸天之日,留下遺愛,不留遺憾。
開明的宗教領導人,知道四兩撥千斤之道理,也知道凡夫俗子終有離去之一天,為免神職人員因病痛難以處理,用醫療險加以照顧,再用壽險把生命的價值以保險金做保證。
許多善男信女,他們可以為裝飾廟宇佛寺一擲千金,對教育或社會建設卻吝于捐輸;或為了迎神祭典,花費終年辛勤工作所得而不覺心疼。如果宗教領導人能用現代化的保險金捐贈,則信徒欣然投保,同樣的錢,卻增加了十倍以上的價值,完全可以一部分供家用,一部分給宗教。
宗教使人們的心靈有所寄托,讓精神為之寧靜,對未來充滿喜悅信心,處事謙和慈祥。若想常保無憂無慮,除靠修持之外,保險是解決煩惱的妙法。
不要太依賴上天,若是每個人都依賴上天,上天勢必分身乏術。人人常自我期許回饋社會,社會自然更加和諧,而保險就是最快的回饋方法。
保險是人間大愛。不買保險就是沒有盡心盡力,沒有盡到最后一點努力。保險是夫妻老年相互扶持的拐杖;是子女獻給父母永恒的孝心;是父母為子女點燃的永不熄滅的蠟燭;是小我成為民族的發光發熱體的渠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