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東光

無名氏

【原文】

東光[1]乎,蒼梧何不乎[2]

蒼梧多腐粟[3],無益諸軍糧。

諸軍游蕩子[4],早行多悲傷。

【注釋】

[1]東光:東方發亮,即天明。

[2]不:同“否”。蒼梧地多潮濕,多霧氣,所以天遲遲不亮。

[3]腐粟:陳年積貯已經敗壞的五谷糧食。

[4]游蕩子:離鄉遠行的人。

【作者介紹】

此詩作者不詳。

【賞析】

東光,《相和歌辭》之一。漢武帝時期,今廣東一帶的南越國相作亂,殺害國王和太后及漢朝使者。漢武帝元鼎五年(112年),朝廷不顧臣民反對,發動了征討南越的戰爭。漢武帝派人從今湖南等地出兵討伐,進攻蒼梧,即今廣西梧州。梧州地方潮濕,多瘴氣,出征士兵多有不滿。又因為戰爭的性質是侵略戰爭,所以盡管朝廷以重賞高爵鼓勵人們從軍,仍然激不起人民參戰的熱情,這樣,朝廷只好征集了大量罪犯充當士兵。《東光》這首詩,就是以這次戰爭為背景,通過描寫出征軍人路途的悲怨哀苦,反映了人民的厭戰情緒。

“東光”意思就是東方光明。“東光乎?蒼梧何不乎?”開頭兩句說,東方亮了嗎?蒼梧為什么還不亮呢?蒼梧又稱梧州,即今廣西蒼梧縣,是去南越必經之地,那里早晨瘴霧濃重,不見太陽,這對北方人來說是很不習慣的。“何不乎”三字中包含著行伍軍士的疑慮和不滿。“蒼梧多腐粟,無益諸軍糧。”中間兩句,進一步抒寫軍士的怨憤情緒。蒼梧一帶雨水多,空氣潮濕,倉庫中的存糧又多,糧食很容易腐爛,用這樣的糧食供應“諸軍”,也就是“各路軍隊”,大家當然十分厭惡,所以說“無益”。“諸軍游蕩子,早行多悲傷。”結尾二句反映出清晨行軍時軍人們的心情,用“悲傷”二字點明題旨,表達人們的厭戰情緒。“游蕩子”這里指離家在四方游蕩的人,無貶義。

這首詩主題鮮明,感情色彩濃郁,語言平易,造句質樸凝練,頗有韻味,感染力極強。

主站蜘蛛池模板: 黄山市| 镇雄县| 子洲县| 哈密市| 东台市| 濉溪县| 婺源县| 凤凰县| 安岳县| 新兴县| 成都市| 铜梁县| 姚安县| 尼玛县| 苍溪县| 沅陵县| 胶南市| 漳平市| 宁德市| 林周县| 博客| 虞城县| 高碑店市| 新宾| 九龙县| 定远县| 哈密市| 太仆寺旗| 水城县| 休宁县| 盐边县| 东乌| 沛县| 龙泉市| 榕江县| 苍溪县| 镇雄县| 沁源县| 滕州市| 宝兴县| 达日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