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裝設計基礎
- 陳海霞
- 1278字
- 2020-07-24 18:34:55
主題三 服裝設計師
服裝從遠古時代發展到今天,不再僅僅是生活中的遮羞、保暖的物品,它甚至成為藝術品,其審美功能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隨著人們對審美的要求越來越高,這就需要通過設計師的不斷創新設計去滿足市場的需求。
服裝設計師不是工廠的制板師、工藝師,他(她)要經過一系列有關服裝從設計到產品甚至到市場銷售的培訓,也就是說設計師必須具備繪畫能力、審美能力、創造能力及感悟能力,除此之外還要具備專業技能和專業知識。
一、服裝立體造型的能力
服裝造型是由平面的布料通過剪裁、工藝等手段變成立體成衣的過程和結果。它具有長度、寬度、厚度三要素,形成三維空間,相比具有長度、寬度的二維空間款式,造型從外觀效果上看,更加具有立體的強烈視覺沖擊力,是具有空間的實物。
設計師要用三維立體的眼光去觀察各種事物,在生活中體會、感悟立體造型的存在,再運用到服裝中去。這種能力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平時不斷地積累素材,從而達到靈活運用的目的。
二、色彩和面料的使用能力
服裝設計師每個季度都會出去收集流行訊息,如款式、色彩、面料、人們的消費水平及喜好,為新的設計儲存資源帶來靈感。其中,面料、色彩在其中占有極為重要的地位,很多的設計靈感就來源于某一剎那對色彩的感悟或者某一面料的質感和圖案帶來的靈感源泉(圖1-12)。

圖1-12 色彩和面料的切入點
三、設計圖稿的表達能力
有了靈感,基本就有了設計的切入點,此時就需要設計師進行款式的構思,構思的過程就是把有關設計主題的一切資源進行整合、提煉、表現。這個階段表現出來的手稿可能比較雜亂,是零碎的、瞬間的想法,然后將這些手稿進行選擇、補充、完善,形成完整的一套服裝款式。設計圖稿的表達可以有多種形式,一般是手繪款式圖、時裝畫、數碼設計圖,這些形式的表現都需要設計師有一定的繪畫功底,以及對服裝人體結構的掌握,對造型輪廓的描繪,對色彩、面料的表現,等等。
四、系列設計的能力
現在市場上的服裝產品不再是單品的呈現,服裝都以系列的形式展示給消費者,設計師在進行設計的過程中要考慮一系列的服裝款式,這就涉及系列服裝的特性。首先,設計師要確定系列設計的主題,根據主題構思風格、情調;其次,根據主題及與主題相對應的情調設計出第一款服裝,即基型。
基型的確定非常關鍵,它要集中表現主題的含義,有突出的款式特征切合主題,還要緊跟當今的流行趨勢。最后,在基型的基礎上衍生出其他各套服裝。系列服裝的生成需要三個要素,即數量、共性和個性,這三要素也是系列時裝的特性。數量是指服裝的套數必須有三套或者三套以上,否則不成系列;共性是指系列服裝之間有共同的主題、共同的造型、共同的款式特征、共同的面料、色彩等;個性是指系列服裝中各套服裝都有其自己的款式特點,不能千篇一律(圖1-13)。

圖1-13 服裝系列設計
五、制板、樣衣制作的能力
服裝設計完畢就進入制板、樣衣試制的階段,樣衣的試制是用來檢驗設計作品的結構合理性和工藝可行性,此階段設計師同樣要跟進,以便發現問題及時修正,有的設計師會親自制板和制作,這樣能夠更快捷、更合理地解決問題。設計師只有具備了制板、制作的能力,才能設計出符合人體結構、運動特征的服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