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自百萬年前的史前飾品開始,人類對首飾的關注就融入了人類的集體潛意識之中,并流傳至今。
首飾作為直接裝飾人體的物品,始終伴隨著人類審美意識的產生與發展,而首飾真正擺脫財富的象征,成為一種獨特的藝術品,卻是從20世紀60年代才開始的。現代手工藝運動與后現代藝術思潮作為當代首飾發展的推動力,直接導致了當代首飾在傳統首飾上的反思與反叛。當代首飾設計師以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向大眾展示著自己豐富的想象力、創造性、思想性。
當代社會文化的多元化,造就了當代首飾的多元化。對“首飾”概念本身的思考為各種不同風格、形式的首飾藝術提供創作的理論根基。傳統的“首飾”概念,已經不能準確地使普通大眾充分理解在當代藝術首飾領域所發生的一切。當首飾不再僅僅作為一種依附于“人體”的裝飾品,而成為身體與物體關聯性研究的媒介。當代藝術首飾作為創作者和佩戴者思想的載體,它不可避免地與美術或其他藝術實踐形式在思想或語言上存在重疊,這種重疊深化了首飾的思想性與藝術性。當代首飾擺脫了傳統首飾概念中財富、特權等寓意,使得首飾藝術家得以專注于對材料、形式、價值、人與物關系的探尋,這也極大地促進了當代首飾藝術的多元化的形成。作為一個相對獨立的藝術門類,首飾藝術不從屬于其他藝術形式,其獨特的藝術語言和魅力成為這一獨特藝術形式存在的不可替代的理由。正是因為人類對于美和自我的關注,才使得首飾這一門佩戴的藝術歷經千年而魅力永存。
編著者
2017年1月
教學內容及課時安排

基礎理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