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服裝材料學(第5版)
- 朱松文
- 1358字
- 2020-07-31 15:58:15
前言
隨著我國服裝專業的成立和發展,1987年紡織部教育司委托“服裝高等教育專業委員會”組織一批在教學一線的教師,通過集體討論,分工編寫了第一批服裝專業用統編教材,《服裝材料學》即是其中的一本。當時參加編寫《服裝材料學》第一版的有:西北紡織學院朱松文、北京服裝學院呂逸華、中國紡織大學王傳銘和陳全倫、浙江絲綢工學院張懷珠、大連輕工業學院耿正玲、天津紡織工學院徐東,參加工作的還有西北紡織學院的劉靜偉、范福軍,全書由朱松文統稿、王傳銘審稿。
隨著服裝工業高新技術的應用,新標準的推廣,以及服裝教育的深入,為適應新的需求,我們在《服裝材料學》(第1版)的基礎上進行了修訂,并增加了由朱松文編寫的服裝材料新發展,介紹了近年來出現的各種功能材料,并于1998年出版了《服裝材料學》第2版。
由于服裝工業及市場的發展,以及幾年來的教學實踐,我們在《服裝材料學》第2版的基礎上,對該書的內容和結構作了修改,將原來圍繞“紡織品”談服裝材料改為圍繞“服裝”談服裝材料,使之針對性更強,同時注重了市場與消費者的需求,增加了近年國際流行新材料新內容,以及思考題,對原書部分內容作了刪除和修改,增加了插圖使之圖文并茂。于2001年出版了《服裝材料學》第3版,參加本書編寫修訂工作的有朱松文、呂逸華、王傳銘、茹愛琳、徐東、徐軍、劉靜偉。全書由朱松文擔任統稿、主審。
《服裝材料學》自20世紀90年代初問世以來,對培養服裝專業高級人才起到了積極的作用,受到了廣大師生及社會讀者的好評,也獲得了多次獎勵,1997年被新聞出版署信息中心、中國服裝研究設計中心、北京服裝協會、北京服裝資料館組成的組委會評為第二屆全國服裝書刊展評會最佳書刊獎,2004年《服裝材料學》(第3版)及配套的實驗教材獲得中國紡織工業協會頒發的科學技術進步三等獎,2006年《服裝材料學》(第3版)被中國紡織工業協會評為“十五”部委級優秀教材。
2009年,為適應科學技術新發展,及服裝教育改革的逐步深入,在《服裝材料學》(第3版)的基礎之上,再次對本教材進行了結構的調整,以及對不適應服裝教學的內容進行刪減,并增加了近年來新型的服裝材料,以及相應的國家標準,形成了《服裝材料學》(第4版)。參加本版修訂編寫的有朱松文、劉靜偉和蔣曉文。由朱松文、劉靜偉主編。參與本書工作的還有王慶晉、王莉、魏峰、武婧、王麗梅。
2010年承蒙大家的厚愛,《服裝材料學》列為省部級教材,我們又經過兩年的探索與實踐,努力將最新成果與大家分享。本次修訂在進一步增強服裝標準應用的基礎之上,對服裝材料在服裝文化表達方面的方式方法進行了探索,并增加了服裝材料市場的信息。由此,本書基本形成了服裝材料從認知到應用的教學模式。參加本書編寫的有朱松文、劉靜偉(緒論、第一章、第四章、第五章、第十一章)、蔣曉文(第二章)、鄧詠梅(第三章)、厲謙(第四章、第七章、第十章)、薜媛(第六章)、肖紅(第八章)、袁燕(第九章)。由朱松文、劉靜偉統稿。參與本書工作的還有:常平平(全書標準的核對)、方芳(第八章圖片及其他部分圖片)、童佳雯(第十一章部分工作)。
《服裝材料學》從誕生至今已近20年,它在不斷地改進中成長,并受到了廣大讀者的支持和歡迎,深表感謝。教材中的不足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編著者
2013年12月
教學內容及課時安排


注 各院校可根據自身的教學特點和教學計劃對課程時數進行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