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國服裝史(2018版)
- 華梅
- 1939字
- 2020-07-16 15:17:50
第四節 春秋戰國深衣與胡服
春秋戰國時期,中原一帶較發達地區涌現出一批有才之士,在思想、政治、軍事、科學技術和文學上造詣極深。各學派堅持自家理論,競相爭鳴,產生了以孔孟為代表的儒家,以老莊為代表的道家,以墨翟為代表的墨家以及法家、陰陽家、名家、農家、縱橫家、兵家、雜家等諸學派,其論著中有大量篇幅涉及服裝美學思想。儒家提倡“憲章文武”“約之以禮”“文質彬彬”。道家提出“被(披)褐懷玉”“甘其食,美其服”,即以其服為美。墨家提倡“節用”“尚用”,不必過分豪華,“食必常飽,然后求美,衣必常暖,然后求麗,居必常安,然后求樂”。屬于儒家學派,但已兼受道家、法家影響的茍況強調:“冠弁衣裳,黼黻文章,雕琢刻鏤皆有等差。”法家韓非子則在否定天命鬼神的同時,提倡服裝要“崇尚自然,反對修飾”。《淮南子·覽冥訓》載“晚世之時,七國異族,諸侯制法,各殊習俗”,比較客觀地記錄了當時論爭紛紜,各國自治的特殊時期的真實情況。
深衣 這是春秋戰國特別是戰國時期盛行的一種最有代表性的服式。《五經正義》中記:“此深衣衣裳相連,被體深邃?!本唧w形制,其說不一,但可歸納為幾點,如“續衽鉤邊”,不開衩,衣襟加長,使其形成三角繞至背后,以絲帶系扎。上下分裁,然后在腰間縫為一體。上為豎幅,下為斜幅,因而上身合體,下裳寬廣,長至足踝或長曳及地,走起路來卻不覺拘謹。一時男女、文武、貴賤都穿(圖1-18~圖1-22)?!抖Y記·深衣》寫道:“古者深衣蓋有制度,以應規矩,繩權衡。短毋見膚,長毋被土。續衽鉤邊,要縫半下。袼之高下可以運肘,袂之長短反詘之及肘。故可以為文,可以為武,可以擯相,可以治軍旅,完且弗費,善衣之次也?!鄙钜露嘁园咨椴疾贸?,在齋時則用緇色,或有加彩者,在邊緣繡繪。腰束絲帶稱大帶或紳帶,可以插笏板。后受游牧民族影響才以革帶配帶鉤。帶鉤長者盈尺,短者寸許,有石、骨、木、金、玉、銅、鐵等質料,貴者雕鏤鑲嵌花紋。是當時頗具特色的重要工藝品。《史記》載:“滿堂之坐,視鉤各異?!币扬@示出服裝佩飾的普遍性和工藝裝飾的獨具匠心(圖1-23~圖1-26)。

圖1-18 穿曲裾深衣的男子
(湖南長沙子彈庫楚墓出土帛畫局部)

圖1-19 穿寬袖深衣的男子
(河南信陽長臺關一號楚墓出土瑟漆繪殘片)

圖1-20 穿曲裾深衣的女子
(湖南長沙楚墓出土彩繪木俑)

圖1-21 穿曲裾深衣的婦女
(湖南長沙陳家大山楚墓出土帛畫局部)

圖1-22 曲裾深衣示意圖

圖1-23 玉帶鉤
(河北平山中山王墓出土)

圖1-24 包金嵌玉銀帶鉤、嵌玉螭龍紋帶鉤
(河南輝縣出土)

圖1-25 猿形銀帶鉤
(山東省曲阜魯國東周墓出土)

圖1-26 青玉璜紋飾
(河南光山縣寶相寺春秋早期墓出土)
胡服 這是與中原人寬衣大帶相異的北方少數民族服裝。胡人,是中原人對西北少數民族的貶稱,但在講史時,必須尊重歷史。所謂胡服,一說為原內地勞動人民的服裝,也是可信的。這種配套服裝的主要特征是短衣、長褲、革靴或裹腿,衣袖偏窄,便于活動(圖1-27~圖1-30)。趙國第六個國君趙武靈王是一個軍事家,同時又是一個社會改革家。他看到趙國軍隊的武器雖然比胡人優良,但大多數是步兵與兵車混合編制的隊伍,加以官兵都是身穿長袍,甲靠笨重,結扎煩瑣,動輒即是幾萬、幾十萬甚至上百萬,而靈活迅速的騎兵卻很少,于是想穿胡服,學騎射。《史記·趙世家》記,趙武靈王與大臣商議:“今吾將胡服騎射以教百姓,而世必議寡人,奈何?”肥義曰:“王既定負遺俗之慮,殆無顧天下之議矣?!壁w武靈王遂下令:“世有順我者,胡服之功未可知也,雖驅世以笑我,胡地中山吾必有之。”后仍有反對者,王斥之:“先王不同俗,何古之法?帝王不相襲,何禮之循?”于是堅持“法度制令各順其宜,衣服器械各便其用”。果然,趙國很快強大起來。隨之,胡服的款式及穿著方式對漢族兵服產生了巨大的影響。成都出土的采桑宴樂水陸攻戰紋壺上,即以簡約的形式,勾畫出中原武士短衣緊褲披掛利落的具體形象。從軍服影響到民服,這種服裝成為戰國時期的典型服式(圖1-31)。

圖1-27 穿胡服的男子
(山西侯馬市東周墓出土陶范局部)

圖1-28 窄袖矩領胡服示意圖

圖1-29 穿胡服的女子
(河南洛陽金村戰國墓出土銅俑)

圖1-30 窄袖短袍加束革帶的胡服示意圖

圖1-31 穿短袍的武士
(四川成都出土鑲嵌、宴樂水陸功戰紋銅壺紋飾局部)
從《詩經·鄭風·出其東門》中看女子服裝,當是五顏六色,因此才使“縞衣綦巾”者顯得格外樸潔端莊。這種淡綠巾或絳紅巾等與白色衣裳相配,其審美形象或許有如清水芙蓉。另如《詩經·鄭風·野有死麕》中“無感我帨兮”,說明扎戴佩巾在女子中也十分普遍,無論戴在頭上還是系在腰間(圖1-32~圖1-36)。

圖1-32 掛佩飾的女子
(河南信陽長臺關一號楚墓出土漆繪木俑)

圖1-33 穿襦裙的女子
(河北平山三汲出土中山國玉人)

圖1-34 窄袖襦、方格長裙示意圖

圖1-35 曲裾服、長裙示意圖

圖1-36 穿曲裾服、長裙的女子
(四川成都出土鑲嵌采桑宴樂水陸功戰紋銅壺紋飾局部)
- 許小明《新編日語教程4(第三版)》學習指南【課文重點+詞匯剖析+語法精解+拓展知識+全文翻譯】
- 丁言仁《英語語言學綱要》筆記和課后習題詳解
- 2020年河北省選聘大學生村官考試《申論》考點精講及典型題(含歷年真題)詳解
- 客戶關系管理
- 大數據財務分析實務
- 黑龍江大學俄語學院《俄語6》學習指南【詞匯短語+課文精解+全文翻譯+練習答案】
- 孫笑俠《法理學導論》筆記和課后習題(含考研真題)詳解
- 現代會計學教程
- 薛華成《管理信息系統》(第6版)筆記和課后習題(含典型題)詳解
- 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外國語學院242俄語(二外)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軍事理論教程
- 四川師范大學外國語學院358俄語翻譯基礎[專業碩士]歷年考研真題及詳解
- 成本會計
- 中國政法大學國際法學院814國際法學歷年考研真題視頻講解【12小時高清視頻】
- Java程序設計基礎教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