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前言

目前,服裝設計高等教育朝著多樣化的方向發展,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服裝設計人才培養的定位,培養目標定位的差異也在一定程度上決定不同層次與類型的服裝院校在其專業設置和教學定位的不同。藝術類高校根據服裝產業的發展狀態、人才需求情況,其服裝設計專業的人才培養模式定位于以培養應用型人才為主,加強學生實踐能力培養,對服飾行業的工作流程有一定的認知,具有較強的將所學知識、所掌握技能通過產品化來體現的能力,成為適應社會的高素質應用型專門人才。

基于這樣的人才培養模式,針對服裝設計類藝術專業學生,本書以第八代的日本新文化式服裝原型為基礎進行服裝結構設計原理剖析,并結合時尚創意板型設計,為服裝設計類學生進行創作提供大量的參考案例。

原型法一直作為一種簡單、實用的服裝結構設計方法,在服裝界得到廣泛的應用和推廣。由于地域相鄰,人種體型相同、文化相近等諸多原因,日本文化式服裝原型在我國得到廣泛的運用。最近,日本文化服裝學院推出的新文化式服裝原型即第八代文化式服裝原型與目前國內正在使用的第七代文化式服裝原型相比有顯著的變化。第七代文化式服裝原型較寬松,而第八代文化式服裝原型則較合體,準確地再現人體曲線,造型自然完美。雖然第八代文化式服裝原型制圖趨向繁復,但非常方便于女裝結構設計的豐富變化。因此,本書主要基于第八代的文化式服裝原型進行女裝的結構設計和應用的分析。

本書系統、全面地剖析服裝結構的內涵,由淺入深,注重實踐,清晰易懂。教師在教學的安排上,可以從系統的講解到演示,引導學生由模仿到創造,重點強化培養學生的結構創新能力。現代的服裝設計是由款式設計、結構設計、工藝設計三個部分組成,社會要求服裝設計師必須懂得板型設計,而板型設計師必須熟知服裝的工藝設計,因此,不論學科的需要還是市場的需求,開設服裝結構設計及應用的課程是服裝設計教學中必不可少的一個環節。該課程的教學可以采用循序漸進的教學方式,教學初期以示范教學為主,可根據市場的要求進行規范而嚴謹的實用裝的結構設計,讓學生熟練掌握服裝結構設計嚴謹規范的過程,教學中后期主要是讓學生發揮自己的主動性和創造性,從審視自己的服裝效果圖,到分解和細化服裝的結構,嘗試原創服裝的結構設計和板型設計,探尋服裝的可實施性,從而培養學生具有從款式造型到結構、板型設計的能力。

在該教材的編寫過程中,編者吸收了國內外結構設計的研究成果,結合自己的研究,盡量以深入淺出的方式展現給讀者。在本書的寫作中,主編主持制定全書的大綱,并統改全部稿件。主編:尹紅;副主編:金枝、陳紅珊、張植屹。寫作的具體分工為:第一章:張植屹、尹紅;第二章:尹紅;第三章:金枝;第四章:陳紅珊、尹紅。感謝廣西藝術學院張天陽、敬靜、上官麗婉、陳琪、劉文慧、譚欣、覃童丹、甘子旋等同學的描圖工作,感謝廣西科技大學藝術學院金枝老師不厭其煩的修改!

由于編寫時間倉促,書中尚有不盡如人意之處,期待著專家和讀者對本書提出寶貴的意見。

編者

2014年12月

主站蜘蛛池模板: 洮南市| 忻城县| 雅江县| 格尔木市| 荣昌县| 德令哈市| 和田市| 林甸县| 渑池县| 上思县| 浠水县| 泰安市| 甘德县| 鹿邑县| 镶黄旗| 凤山市| 平舆县| 永靖县| 胶州市| 赤水市| 洞头县| 新宁县| 嘉义县| 天等县| 庄浪县| 昌图县| 当涂县| 西平县| 平乐县| 尤溪县| 新绛县| 达州市| 舟山市| 甘南县| 双流县| 洛川县| 陆丰市| 广宗县| 永定县| 大厂| 保定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