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色彩搭配設計師培訓教程3級(第2版)
- 北京西蔓色彩文化發展有限公司 西蔓色研中心
- 1553字
- 2020-07-31 20:47:06
3.視覺構成——眼睛與色
眼球的名稱與作用
角膜 眼睛前部的透明部分,它和晶狀體一起對光形成折射作用,將光傳達到眼睛的視網膜上。
房水 位于角膜和晶狀體之間的透明液體,具有營養角膜、維持眼壓的作用。
虹膜 位于晶狀體前,用于調節進入眼內的光的亮度。通常東方人的虹膜為褐色,西方人的虹膜為藍綠色。眼睛的顏色由虹膜色素的多少來決定。
瞳孔 位于虹膜中心的圓形開口部分,通過虹膜的擴張與收縮,可以改變瞳孔的大小,控制射入眼睛光線量的多少。
晶狀體 根據毛樣體的運動改變晶狀體的厚度,通過對晶狀體厚度的細微調整,達到改變射入光折射率的目的,使焦點正好落在中心窩上,清晰地反映物像。
玻璃體 充滿晶狀體和視網膜之間的透明膠質體,具有屈光和固定視網膜的作用。
視網膜 有接受和反射光的作用,就像照相機的膠卷,視網膜上有視細胞存在。
中心窩 視網膜中央的凹下部分,是感覺色彩的視錐體細胞密集的地方。
視細胞 視網膜中含有錐體和桿體兩種視細胞。它們在感受光的刺激后,將光信號轉變為電信號,通過神經系統傳至大腦,在大腦中形成光的顏色等概念。
視神經乳頭 是視神經最密集處,因為沒有視錐體和視桿體細胞,沒有感光能力,也稱為盲點。
■眼睛的結構
看近處物體時晶狀體的調節狀態
看遠處物體時晶狀體的調節狀態
照相機的工作原理
視細胞
■視網膜橫截面
視錐體細胞的特征
呈圓錐狀
每人約有600萬個
在明亮的地方活動
能識別色彩和形狀
能感覺各種有彩色
集中在視網膜的中心凹,其他部分很少
視桿體細胞的特征
呈棒狀
每人約有12000萬個
在暗處活動
僅能識別明暗
只能感覺不同程度的灰
分布在中心窩以外的視網膜區域
■不同視細胞的感度特征
視細胞光的感度根據波長的不同而不同。
S錐狀體(藍):短波長感度高
M錐狀體(綠):中波長感度高
L錐狀體(紅):長波長感度高
視覺適應
明適應 在黑暗的房間里,電燈驟開的瞬間,眼前白花花的,什么也看不清,稍過片刻,便色形皆明。從暗到明的這個視覺調整過程稱為明適應或明順應。明適應需要1~5分鐘的時間。
暗適應 夜晚,從燈明的室內走到室外,剎那間會什么也看不見,而過一會兒,慢慢會辨別出道路。從明到暗的調整過程稱為暗適應或暗順應。暗適應需要10~30分鐘的時間。
色適應 在晚霞中觀看景物時,即使周圍全被染上紅色,也會看到許多其他的顏色。例如,被晚霞染紅的高樓,眼睛充分適應后,看起來還是原來的灰色而不是紅色。我們把這種眼睛對顏色的調整狀態稱為色適應。
■色適應說明
視細胞的功能
視細胞感覺到的明暗用不同的波長表示稱為分光視感效率。
明視 在明亮的地方,視細胞中只有視錐細胞起作用。用這種狀態看物體時稱明視。在視感度曲線中,視錐細胞對位于中波長范圍的黃綠色敏感度最高。因此,這個波長的色彩感覺最明亮。將視錐細胞的敏感度按波長來劃分的曲線,稱為明視感度曲線。
暗視 在黑暗的地方,視細胞中只有視桿細胞起作用。用這種狀態看物體時稱暗視。在視感度曲線中,視桿細胞對藍綠色敏感度最高。將視桿細胞的敏感度按波長來劃分的曲線,稱為暗視感度曲線。
■分光視感效率
薄明視 處于明視和暗視之間的臨界狀態時,視錐細胞和視桿細胞會同時呈現不活躍狀態,對明暗與色彩的感應程度同時減弱,這種狀態稱為薄明視。
普爾金耶現象 淡光視應是從明視變化到暗視狀態時產生的現象。與在明亮處看到的狀態相比,在微暗處看到的短波長的藍色比較明亮,長波長的紅色比較暗淡。1825年,生物學家普爾金耶發現:到傍晚時,裝飾在房間里的畫,其紅色的部分看起來發暗,藍色的部分卻看起來明亮,由此稱“普爾金耶現象”。在明亮的時候,視錐細胞的視感度曲線的最高值是555nm,曲線全體靠近長波長;在黑暗的時候,視桿細胞的視感度曲線的最高值是510nm,曲線全體靠近短波長。由此可以說明,在黑暗的地方,長波長范圍的紅色和橙色的敏感度變低;相反,短波長范圍的紫色和藍色的敏感度變高。例如,路標就是參考這種現象來選擇顏色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