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昆曲藝術視覺元素梳理

昆曲藝術視覺元素,即與昆劇表演相關的所有可視元素,包括妝面(如吊眼、凈丑花臉等)、服飾(蠎、帔、靠、褶、衣、頭飾、冠帽、鞋靴等)、砌末(寫意江南的道具與布景擺設,如扇子、茶盤、窗格、一桌二椅等)、樂器(曲笛、笙、琵琶以及工尺譜等),人物動態形象(唱、念、做、打的生、旦、凈、丑的手姿、眼姿、身段等),經典曲目情節的視覺呈現(如《牡丹亭》《長生殿》《琵琶記》等)。對于昆曲藝術視覺符號的研究,主要是挖掘以上元素中能夠對昆曲藝術有著符號性指代作用的部分。圖2-1對昆曲藝術視覺元素進行了圖表式梳理,形成更為系統的分析框架,一是為下一步更加直觀地將這些元素、符號應用于家紡設計做鋪墊,二是為后續相關研究提供有價值的資料。

圖2-1中呈現了昆曲藝術視覺元素的組成,對于上述元素,本書按照如下的研究脈絡展開。

1.妝面視覺元素昆曲的妝面依角色家門而大有不同,這部分研究是從生、旦、凈、丑的角色家門來展開研究。


圖2-1 昆曲藝術視覺元素梳理

2.服飾視覺元素這部分內容包括昆曲戲衣、頭飾、冠帽、鞋靴等。昆曲的服飾美不僅體現在流光溢彩的外形上,而且體現在深厚的文化內涵上,尤其是色彩、圖案、布局等元素的深厚意蘊,更加折射出中國傳統文化的博大精深。當然,這些元素屬于昆曲,也是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精華。昆曲服飾視覺元素從藝術設計的角度,依造型、色彩、圖案、工藝、裝飾來展開研究。

3.砌末視覺元素砌末即昆曲演出時的道具與布景,使用秉承寫意手法,以虛當實,在意蘊上與昆曲的雅韻風骨相一致。昆曲表演分文場戲與武場戲,這部分內容依文場使用、武場使用的順序展開研究。

4.樂器視覺元素昆曲樂器不同于其他的戲曲樂器,表演時,曲笛為主伴奏樂器,簫管、弦索、板鼓三類樂器融合演奏,形成管弦相協的音色特征,成就了昆劇聲腔獨特的清麗婉轉格調。不僅如此,昆曲的記譜法采用中國傳統的特有記譜法——工尺譜,是中國最古老的記譜法之一,具有典型的昆曲藝術的指代性。因此,這部分內容依樂器品類和工尺譜的順序來展開研究。

5.人物動態形象元素昆曲是邊唱邊舞的藝術,唱得越激烈,舞得越生動。昆曲表演過程中呈現出非常豐富的人物動態,這些動態有局部的手姿、眼姿、步姿等,也有人物整體動態形象,將這些元素用于現代設計,既能切合現代審美的動感要求,又能夠清晰地展現昆曲的藝術特點。不同人物形象具有各自不同的動態,這部分內容依做功姿態、打工姿態、手姿、眼姿、步姿、身姿、整體姿態的順序來展開研究。

6.經典曲目情節的視覺元素昆曲的經典曲目保留至今的并不多,但是傳承下來的都是歷經千錘百煉的精品,它們不僅為受眾呈現出感官享受的視聽盛宴,也通過劇目的故事情節展現出更深層次的思想意義,如《牡丹亭》中杜麗娘為愛而死、為愛而生的至死不渝,《桃花扇》中李香君的大愛至誠,《雙下山》中小和尚、小尼姑對宗教禁錮人性的反叛,這些故事情節能夠帶動受眾的情感,產生共鳴。尤其是其中所呈現的文學品位極高的念白和唱詞,更是讓人久久不能忘懷。如果將這些元素轉化成設計符號,則會為設計作品附加更多的文化內涵,很可能撥動受眾內心深處的情感之弦。因此,表現經典曲目的故事情節、念白、唱詞等視覺元素,為現代藝術設計提供了豐富的、提升內涵的設計素材,是昆曲藝術具有永恒魅力的精華,在過去、現在乃至未來都具有深刻的文化意義。這部分內容依經典曲目的順序來展開研究。

主站蜘蛛池模板: 大邑县| 文安县| 盈江县| 武山县| 达孜县| 广州市| 陕西省| 永城市| 宜城市| 巫山县| 柳州市| 库车县| 兖州市| 广饶县| 新安县| 博客| 长春市| 武安市| 东平县| 三穗县| 特克斯县| 旬阳县| 南充市| 九龙坡区| 海丰县| 理塘县| 阜阳市| 民县| 沂水县| 嵩明县| 瑞安市| 安达市| 监利县| 合山市| 福建省| 逊克县| 那曲县| 桐城市| 襄汾县| 东城区| 嵊州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