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紡織傳感網技術》是江南大學紡織服裝學院多年來對紡織智能檢測技術、紡織專用裝備與專件開發、新型紡紗理論及工藝不斷進行研究的成果,也是為適應“工程教育論證”要求,對紡織工程專業的培養模式和教學方法進行改革的成果。該書注重理論聯系實際,突出解決復雜工種問題能力的訓練。其主要特點如下:
首先結合實際工程應用,選擇了條形碼、RFID、溫濕度系統、數據傳輸系統四個傳感網的基本問題,強調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分析方法的掌握。并對應這四個問題,從紡織工程的實際應用中提煉出紡織品編碼技術、細紗管錠對位系統、車間溫濕度管理、單錠檢測與管理系統四個可操作性強的項目實例,將知識點融入實例中,便于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力求理論和實踐相結合,同時著重培養學生解決工程實際問題和綜合應用的能力。最后以當今最流行、應用最普遍的機型為核心,緊密結合實際工程應用,采用最合適的VB或C語言編寫相關軟件,并提供相應的設計過程、源代碼及調試過程和調試結果,增強了實用性、操作性和可讀性。全書結構清晰、內容新穎、文字簡練。
為了便于教學與自學,全書融合上述知識后分為五章,從第二章開始每章按照統一格式分三節介紹,分別介紹基礎知識、應用系統的架構、系統開發過程中的硬件與軟件設計的重點難點解析,從而有利于培養讀者掌握基礎知識、掌握在工程實踐中的應用與制作能力。為了配合教學,在內容的編排上力求從知識點開始,完成工程實踐后,再循序漸進、由淺入深、重點突出,使教材具有理論性、實踐性、工程應用性和先進性。通過典型項目分析,使學生容易抓住知識點和重點內容,掌握基本原理和分析方法,達到舉一反三的目的。教學過程中可采用教、學、做相結合的教學模式,既能使學生掌握好基礎,又能啟發學生思考,培養動手能力。
本書編寫過程中得到潘如如、劉建立、周建、彭立等多位老師的大力協助與支持,在此表示感謝。
本書不僅可作為高校紡織工程專業的教材,也可以作為物聯網、計算機及相關專業的教材,或作為畢業設計參考教材,同時對工程技術人員也具有參考價值。
作者在編寫過程中參考了書后所列的文獻資料,在此謹向其作者表示感謝。由于作者水平有限,書中難免有不妥之處,懇請讀者批評指正。
劉基宏
2017年2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