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三節 天然纖維

在毛紡工業中常用的天然纖維可分為動物纖維和植物纖維兩種。

動物纖維按其產生的部位,分為動物皮膚所生長的毛纖維(如羊毛、駱駝絨和兔毛等)和動物體內特種腺體的分泌物(如桑蠶絲、柞蠶絲和蜘蛛絲等)兩種。動物纖維中,羊毛是紡織工業的重要原料,它有許多優良的特性,如彈性好、吸濕性好、保暖性好、不易沾污、光澤柔和等。精紡毛織物除應用羊毛外,麻、絲也在精紡毛織物中使用。近年來,真絲切斷和羊毛混紡,大大提高了毛織物的手感滑糯程度和光澤。山羊絨的利用也在逐年增加,有時還將羊毛進行變性處理,制成仿羊絨的效果。

一、羊毛纖維

羊毛纖維是紡織生產的主要生產原料,澳大利亞、新西蘭、俄羅斯、中國、阿根廷等是世界上幾個大的產毛國。其中澳大利亞的美利奴羊毛品質最好,我國主要從澳大利亞進口羊毛,國產羊毛主要在新疆和青海生產。紡織用毛纖維最主要是綿羊毛,通常稱作羊毛,或稱毛纖維,或簡稱毛。

(一)羊毛纖維的結構

羊毛纖維大分子由許多種α-氨基酸用肽鍵聯結構成的多縮氨酸鏈(蛋白質)為主鏈,氨基酸有25種,特別是胱氨酸的存在使相鄰大分子產生交聯。羊毛纖維大分子間,依靠分子引力、鹽式鍵、二硫鍵和氫鍵等相結合,呈較穩定的空間螺旋形狀。其橫截面為圓形或橢圓形,由外向內分為鱗片層、皮質層和髓質層。縱向形態呈鱗片覆蓋的圓柱體,天然卷曲,如圖1-1所示。羊毛纖維的斷面結構如圖1-2所示。


圖1-1 羊毛縱向形態和橫斷面


圖1-2 羊毛的斷面結構

1.鱗片層(表皮層)

鱗片層包覆在纖維外部,由片狀角朊細胞組成,薄而透明,是表面細胞經過變形后失去細胞組織(原生質),而形成角狀薄片,也叫保護層。根據鱗片在毛干外覆蓋形狀可分為環狀覆蓋、瓦狀覆蓋、龜裂狀覆蓋。

2.皮質層

皮質層位于鱗片層的里面,是羊毛的主體部分,正偏皮質細胞呈現雙側結構分布,使毛纖維產生卷曲。皮質層是決定羊毛物理化學性質的基本物質,主要決定羊毛的強度、彈性、伸長、吸濕等性質。

3.髓質層

髓質層位于毛干中心,不透明,由結構松散和充滿空氣的角蛋白細胞組成。髓質層含量的多少,因毛型不同而不同,細羊毛無髓質層,粗毛中含髓質層,含髓質層多的羊毛強度、彈性、伸長等性能下降,脆而易斷,不易染色,紡紗價值低。

(二)羊毛的性能

1.細度

毛纖維截面近似圓形或橢圓形,一般用直徑大小表示其粗細。細度是決定羊毛品質最重要的一個指標。

羊毛的細度差異很大,最細的細絨毛直徑只有7μm,最粗的剛毛直徑可達240μm。就是同一根羊毛纖維的全部長度上細度也不一樣,直徑差異可達5~6μm。羊毛細度是羊毛的主要物理性質,羊毛粗細的表示方式有很多,如平均直徑(μm)、線密度Tt(tex)、公制支數(Nm)和品質支數。

最常用的指標是平均直徑(μm)和品質支數。品質支數是國際范圍內應用較廣泛的衡量羊毛粗細程度的指標,其含義是一磅精梳毛能紡成560碼(約512m)長度的毛紗數。羊毛越細,品質支數越高。羊毛的平均直徑(μm)和品質支數的關系見表1-5。

表1-5 羊毛平均直徑和品質支數對照表

羊毛越細,羊毛粗細越均勻、強度越高、卷曲越多、光澤越柔和;羊毛細,可紡紗線也細,有利于成紗強力和條干均勻;羊毛細,織物柔軟、風格好。

2.長度

羊毛的長度在工藝上的意義僅次于細度。它不僅影響毛紡織物的品質,而且是選擇紡紗系統和工藝參數的依據。

羊毛纖維由于天然卷曲的存在,其長度可分為自然長度和伸直長度。纖維束在自然卷曲下,兩端間的直線距離稱為自然長度,一般用來表示毛叢長度。羊毛纖維除去卷曲、伸直后的長度稱為伸直長度。在毛紡生產中,都采用伸直長度來評價羊毛的品質。

羊毛纖維的長度隨羊的品種、年齡、性別、毛的生長部位、飼養條件、剪毛次數和季節等不同差異很大。最短可在40mm以下,最長可在300mm以上。一般國產細羊毛為55~140mm,半細毛為90~270mm,粗羊毛為50~130mm。

衡量羊毛長度的指標有纖維加權平均長度、主體長度、品質長度、跨距長度、手扯長度和交叉長度。其中品質長度是用來確定紡紗工藝參數的指標,又稱右半部平均長度或上半部平均長度。

在其他條件相同的情況下,羊毛長度越長,且長度整齊度越好,則可紡性越高,細紗條干較均勻,則成紗強力越高;成紗表面光潔,毛羽較少。

3.天然卷曲

羊毛纖維沿長度方向有自然的周期性的卷曲。由于偏皮質細胞由水濕到干縮中收縮率顯著大于正皮質細胞,雙側分布收縮率不平衡,使毛纖維產生卷曲。

卷曲的形狀和多少隨綿羊品種或纖維類型而不同。常見的卷曲形狀可分為三類,如圖1-3所示。常表示羊毛纖維卷曲多少的指標是卷曲數,一般細羊毛的卷曲數為6~9個/cm。


圖1-3 羊毛纖維的卷曲形狀

羊毛卷曲度和形狀對羊毛制品的縮絨性有密切的關系,一般卷曲越密,伸長率越大,縮絨性越好。卷曲較多的纖維,纖維之間的抱合力大,有利于纖維的紡紗工藝與成品質量。

粗紡毛織物要求表面絨毛豐滿、手感好、強度高,因此要求粗紡毛紗松軟、強度大,所以最好在原料中選擇強卷曲的纖維。精紡毛織物要求紋路清晰、光澤柔和、形狀規則,因此需要毛紗具有光滑、均勻、緊密的特點,所以最好選用正常卷曲且卷曲度密的毛纖維。由于弱卷曲的纖維較粗,一般不做精紡。

4.摩擦特性

羊毛表面的鱗片根部附著于毛干,尖端伸出毛干表面而指向毛尖。羊毛沿長度方向的摩擦,因為滑動方向不同,則摩擦系數不同。滑動方向從毛尖到毛根,為逆鱗片摩擦;滑動方向從毛根到毛尖,為順鱗片摩擦;順鱗片摩擦系數小于逆鱗片摩擦系數,這種現象稱為定向摩擦效應。這一差異是毛纖維縮絨的基礎。

由于羊毛的定向摩擦效應和高度回復彈性,羊毛集合體在濕熱和化學試劑作用下,經機械外力反復擠壓,該集合體中的纖維相互穿插糾纏,集合體慢慢收縮緊密,并交編氈化,這一現象叫縮絨性。比如羊毛制品在洗滌時,尺寸的收縮和變形,就是由于羊毛的定向摩擦效應。防縮處理的方法有氧化法、蛋白酶處理法(減量法)和樹脂法(增量法)等。

5.強伸性能

纖維的拉伸性能包括強力和伸長兩方面,主要是指纖維的斷裂強力、相對強度、斷裂伸長率及纖維的拉伸初始模量。羊毛纖維的拉伸強度是常用天然纖維中最低的,其斷裂長度只有9~18km。

一般羊毛較細,髓質層越少,其強度越高。羊毛纖維拉伸后的伸長能力卻是常用天然纖維中最大的,斷裂伸長率干態可達25%~35%,濕態可達25%~50%。去除外力后,羊毛伸長彈性的回復能力是常用天然纖維中最好的,所以用羊毛織成的織物不易產生皺紋,具有良好的服用性能。

6.羊毛的吸濕性

羊毛的吸濕性是常見纖維中最強的。一般大氣條件下,羊毛的回潮率為15%~17%,這就使羊毛織物具有很好的穿著舒適性。

7.熱性能

羊毛的耐熱性較差。加工和使用中要求干熱不超過70℃,當溫度超過100℃時,纖維很快失水、干燥而變得脆弱,強力降低、泛黃。

8.化學特性

羊毛纖維不溶于水,在水中膨化,高溫時纖維遭破壞;羊毛纖維耐酸不耐堿,洗滌時要注意洗滌劑的選擇。氧化劑對羊毛的作用劇烈,尤其是強氧化劑在高溫時。羊毛在漂白時不能使用次氯酸鈉,它們與羊毛易生成黃色氯氨類化合物。過氧化氫對羊毛作用較小,常用3%的稀溶液進行漂白。

二、蠶絲纖維

蠶絲纖維是蠶吐絲而得到的天然蛋白質纖維,是世界上最細、最柔軟的天然纖維,它的細胞結構最接近人體肌膚,所以其親膚性能是所有纖維中最好的,被譽為“纖維皇后”。

(一)蠶絲纖維的種類

蠶絲纖維分為家蠶絲與野蠶絲兩大類。

1.家蠶絲

家蠶絲即桑蠶所產之絲。家蠶絲是在我國最早利用的天然纖維,被織成綾羅綢緞等織物,久負盛名,是高級紡織原料。纖維細柔平滑,富有彈性,光澤、吸濕好。

2.野蠶絲

野蠶絲種類很多,常見有柞蠶絲、蓖麻蠶絲、天蠶絲、樟蠶絲、柳蠶絲等。其中柞蠶絲為主,也是最早在中國利用的蠶絲。它的強伸度比桑蠶絲好,耐腐蝕性、耐光性、吸濕性等方面也比桑蠶絲好,但它的粗細程度差異大,長度短,絲上常有天然淡黃色,繅絲比較難,雜質多,適合作中厚絲織物。

(二)蠶絲纖維的組成與形態特征

1.蠶絲的組成

蠶絲主要由絲素和絲膠組成,總含量占70%~90%,另外含有少量的色素、油脂、蠟質、糖類和無機物等。

2.形態特征

蠶絲纖維由兩條平行的單絲組成,主體是絲素,絲素外面被絲膠包圍。蠶絲纖維截面呈三角形,三邊相差不大,角略圓鈍;縱向表面光滑,粗細均勻,少數地方有粗細變化,光澤強而不刺眼(珠光)。

(三)蠶絲纖維的性能

1.吸濕性能

蠶絲纖維的吸、放濕的性能強。蠶絲纖維的標準回潮率大約為10%。

2.溶脹性能

絲素吸收水分發生溶脹,溶脹表現出各向異性,如在18℃水中,絲素直徑可增加16%~18%,而長度僅增加1.2%。鹽類對蠶絲纖維的膨化能力和溶解能力差異很大。在氯化鈉和硝酸鈉的稀溶液中,絲素只發生有限溶脹,而在它們的濃溶液中,絲素就會發生無限溶脹而溶解。氯化鋅、硝酸鎂以及鍶、鋇、鋰的氯化物、溴化物、碘化物、硝酸鹽、硫氰酸鹽等濃溶液均可進入絲素的結晶區,從而導致無限溶脹而發生溶解。鐵、鋁、鈣、鉻等金屬鹽可作為絲的增重整理劑。

3.力學性能

蠶絲的拉伸性能在天然纖維中比較優良,一般干斷裂強度為2.6~3.5cN/dtex、斷裂伸長率為15%~25%。

4.蠶絲的化學性能

蠶絲對酸穩定性較強。有機酸對絲纖維的作用較弱,一般不會使絲素發生脆損和溶解。蠶絲在濃無機酸、室溫條件下短時間(如1~2min)處理后立即水洗除酸,其長度將發生明顯收縮,稱為蠶絲的酸縮。利用酸縮原理可制作縐紋絲織品。

蠶絲對堿的抵抗力很差,因為堿可以催化肽鍵水解。強堿對蠶絲的作用很強烈,弱堿(如氨水、碳酸鈉、碳酸鉀、磷酸鈉等)對蠶絲的作用較為緩和。蠶絲對氧化劑比較敏感,還原劑對蠶絲的作用很弱,損傷不明顯。

5.耐光性

蠶絲對光的作用很敏感,是紡織纖維中耐光性最差的一種纖維。這是因為絲素分子中會有芳香結構的氨基酸,日光照射后極易被氧化,造成強度降低。蠶絲纖維受光照還會泛黃。

6.蠶絲的染色性能

蠶絲的染色性能較好,可用酸性染料、中性染料、活性染料染色。

三、麻纖維

麻纖維是從各種麻類植物上獲取的纖維的統稱。麻纖維種類很多,有苧麻、亞麻、羅布麻、黃麻、洋麻、大麻、劍麻等。苧麻纖維品質優良、單纖維長,是麻纖維中品質最好的原料之一,宜作夏季面料和西裝面料。亞麻分纖維用、油用和油纖兼用三種,前者通稱亞麻,后兩者一般稱為胡麻,宜織制各種服裝面料和裝飾織物。羅布麻不僅具有優良的服用性能,而且還具有良好的醫療保健功能,特別適于制作夏天的服裝。

(一)麻纖維的組成和形態結構

1.麻纖維的組成

纖維素是麻纖維的主要化學成分(占60%~80%),另外還有半纖維素、果膠物質、木質素、脂肪、蠟質和灰分等。

2.麻纖維的形態結構

不同種類的麻纖維,其截面不盡相同。苧麻纖維的截面大都呈腰圓形,內有中腔,胞壁有裂紋;縱向大都較平直,有橫節、豎紋。亞麻纖維的截面呈不規則的多角形,中間有空腔,纖維縱向表面有條紋,且在某些部位有橫節。羅布麻單纖維兩端封閉,中間有胞腔,中部粗而兩端細,縱向無扭轉,表面有許多豎紋并有橫節存在,截面呈明顯不規則的腰子形,中腔較小。

(二)麻纖維的主要性能

(1)麻纖維與棉纖維一樣,屬天然纖維素纖維,其光熱作用與化學性質與棉纖維相似。

(2)麻纖維強度高,耐水性好,吸濕、放濕性能好,不易發霉。

(3)苧麻纖維的長度隨品種、生長條件而有很大差異,最長纖維長度可達54mm,短纖維長度不到6mm,長度變異較大。纖維越細,可紡紗線越細,紗線質量越好。優良品種的苧麻纖維平均線密度在0.5tex以下;平均線密度在0.67tex以上時,只能加工低檔產品。苧麻因其纖維素分子排列的定向性高,故其強力高而伸長率小。苧麻單纖維的強力平均為19.6~29.4cN,而伸長率僅為2%~3%。苧麻的濕強比干強高20%~30%,抗扭剛度大。此外,苧麻纖維抗腐蝕能力強,苧麻的不足之處是纖維粗硬,抱合力差,耐磨性差。

(4)亞麻單纖維物理力學性能與苧麻纖維基本相同。可紡制線密度較小的紗線,直接生產機織裝飾用布。

(5)黃麻、洋麻纖維長度都較短,都是依靠殘膠使其粘連成束纖維進行紡紗,多用于紡制線密度較高的紗線。

四、棉纖維

(一)棉纖維的組成和形態結構

棉纖維的主要組成物質是纖維素,占94%左右,此外還有糖分、蠟質、蛋白質、脂肪、水溶性物質、灰分等物質。

棉纖維具有天然轉曲,它的縱面呈不規則的而且沿纖維長度不斷改變轉向的螺旋形扭曲。成熟正常的棉纖維轉曲最多;未成熟棉纖維呈薄壁管狀物,轉曲少;過成熟棉纖維呈棒狀,轉曲也少;一般長絨棉的轉曲數多于細絨棉,細絨棉的轉曲數為39~65個/cm。天然轉曲使棉纖維具有一定的抱合力,有利于紡紗工藝過程的正常進行和成紗質量的提高,但轉曲反向次數多的棉纖維強度較低。棉纖維截面為橢圓或腰圓形,中間有中腔,成熟纖維中腔小,未成熟纖維中腔大,品質較差。

(二)棉纖維的主要性能

(1)棉纖維吸濕性能好。棉纖維拉伸強力一般為3.4~5.9cN,其強力隨纖維吸濕率的增加而增加,吸濕后,棉纖維彈性模量減小,伸長率增加。

(2)棉纖維染色性能好,但染色牢度稍差,日曬、皂洗等均易褪色。棉纖維在超過100℃長時間烘烤后,纖維素的化學結構受到破壞,強力急劇下降,最終發生炭化。但棉為無熔點纖維,其制品耐瞬時高溫性能較好。

(3)棉纖維耐堿不耐酸。在常溫下具有一定的耐堿性,但在高溫有空氣存在時,纖維素苷鍵對較稀的堿液也很敏感,以至聚合度下降。棉纖維遇酸后,由于酸對纖維素大分子中苷鍵的水解起了催化作用,使大分子的聚合度降低,纖維受到損傷,造成手感變硬,強度降低。

(4)棉纖維不易蟲蛀,但在潮濕的環境中易被微生物侵蝕而霉爛。

(5)棉織物手感柔軟,但形態穩定性差,容易折皺。

五、新型天然纖維

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天然纖維通過改良改性等方法也擁有了許多新型天然纖維。

(一)天然彩棉

普通的棉織品需經過化學漂染工藝才變得五顏六色,而用天然彩棉制成的紡織品,不用化學染整工藝就可以擁有繽紛的色彩,可謂是真正意義上的綠色環保產品。天然彩棉是采用現代生物工程技術培育出來的一種在棉花吐絮時纖維就具有天然色彩的新型紡織原料。以其“綠色、生態、環保”的鮮明特性在眾多綠色紡織品中獨樹一幟。目前天然彩棉主要有棕色、綠色和褐色三大系列彩棉。

1.天然彩棉的性能

我國天然彩棉的物理指標見表1-6。

表1-6 天然彩棉的物理指標

2.天然彩棉的特點

(1)彩色棉的色彩是百分之百純天然的,用天然彩色棉織成的紡織品,經長期洗滌,風吹日曬不會變色。而且在水洗以后,彩棉織物的天然色彩會更加亮麗和鮮艷。因此,彩棉織物以其獨特的自然美,符合人們追求回歸自然的消費需求。

(2)用天然彩色棉加工成的紡織品無需漂白、印染等傳統工藝處理,不產生化學污染,衣物中不含有害成分,實現了從種植到成品過程的“零污染”,是典型的環保健康產品。

(3)由于未經化學品處理,在手感、彈性、柔軟性、耐穿性等方面具有明顯的優點,用它制成的產品舒適、自然,是高科技的“綠色”產物。正因如此,1998年世界產棉國第二次國際棉花研究會上,再次將彩色棉研究生產列為綠色環保項目。

(4)彩色棉“綠色”生產是在有機化生產環境下進行的,即不施用農藥、化肥、除草劑等化學物質。加之采用生物工程技術在彩色棉品種中植入抗病蟲害基因,既可避免環境污染、降低成本,又能保證產量。

(二)大麻纖維

大麻又叫線麻、云麻、火麻、漢麻等,其生長過程中只需少量的水和肥料,不需用任何農藥,并可自然分解,所以大麻纖維是環保的紡織原料。

1.物理性能

大麻與亞麻、棉纖維強伸性能的比較見表1-7。大麻單纖維是各種麻纖維中較細的一種,與棉纖維相當,纖維頂端呈鈍圓形,沒有苧麻、亞麻般尖銳的頂端,故成品特別柔軟。

表1-7 大麻與亞麻、棉纖維的性能比較

2.吸濕透氣性

大麻纖維中心細長的空腔與纖維表面縱向分布的許多裂紋和小孔洞相連,形成優異的毛細效應,再加上大麻纖維分子中含有大量的親水性基團,故導熱、吸濕、透氣性好。大麻織物與棉織物相比可使人體感覺溫度較環境溫度低5℃左右,即使在氣溫高達38℃及以上的酷暑,也會讓人感覺一絲清涼。

3.耐熱、耐曬和耐腐蝕性能

大麻纖維耐熱性能高,能在370℃不變色;它的耐曬性能良好,在長時間太陽光照射下強度不受損失;它的耐腐蝕性能好,能長時間耐海水腐蝕。

4.消聲、吸波和防紫外線輻射功能

大麻纖維橫截面比苧麻、亞麻、棉、毛都復雜,為不規則三角形、六邊形、扁圓、腰圓等。中腔與外形不一,其分子結構為多棱狀,較松散,有螺旋紋,因此,大麻纖維對聲波、光波有良好的消散作用,無需特別整理就可阻擋強紫外線的輻射,并具有獨特的消聲、吸波功能。

5.防霉、抗菌和保健功能

大麻不用任何化學農藥及殺蟲劑,纖維中含有微量大麻酚物質,這是一種非常有益的殺菌消毒劑。大麻纖維中空,平時含氧氣,使厭氧菌無法生存,對金黃色葡萄球菌、綠膿桿菌、白色球菌、石膏樣毛癬菌、青霉曲霉等有明顯的殺滅作用,是標準綠色產品。

(三)改性羊毛

1.絲光羊毛、防縮羊毛

絲光與防縮羊毛都是通過化學處理將羊毛的鱗片剝除。而絲光羊毛比防縮羊毛剝取的鱗片更多,更徹底。兩種羊毛生產的毛紡產品均能達到防縮、機可洗效果。絲光羊毛的產品光澤更亮麗,有絲般光澤,手感更滑糯,有羊絨感,被譽為仿羊絨的羊毛。

絲光、防縮羊毛的改性方法主要有兩種。

(1)剝鱗片減量法。綿羊細毛(絨)剝鱗片減量法的基本原理是將綿羊細毛(絨)表面鱗片層全部或部分腐蝕去除,以獲得更好的性能和手感。具體方法主要有氯氧化法、高錳酸鉀法及酶處理法。前兩種方法使綿羊細毛(絨)極易受損傷并產生嚴重的環境污染,已逐漸被其他方法所代替。酶處理法有許多優點,如能耗少,效率高,污染少。同時經酶處理后的綿羊細毛(絨)的防氈縮性、柔軟性、吸濕性提高,沒有刺癢感,具有山羊絨的特性。因此,酶處理法是綿羊細毛(絨)仿山羊絨改性的有效方法之一。酶處理綿羊細毛(絨)的技術難度在于對酶性能和處理程序的準確控制。

(2)增置法(樹脂加法處理)。樹脂加法處理是利用樹脂能在纖維表面交聯成膜的功能,使纖維表面覆蓋上一層連續薄膜,掩蓋毛纖維鱗片結構,降低定向摩擦效應,減少纖維的位移或減小纖維間的“制動”能力,從而達到防縮絨、改變纖維表面光澤、增加吸濕性等目的。使綿羊細毛(絨)具有山羊絨的特性,永久性地改善手感。

2.拉細羊毛

OPTIM(羊毛拉細)羊毛物理變性技術不同于普通羊毛絲光、柔軟、防縮處理,OPTIM是羊毛拉伸后在受力的狀態下加以定型,羊毛的拉伸定型過程就是舊鏈的拆散和新鏈的建立,達到新的平衡位置,從而達到羊毛的空間構象轉變。羊毛纖維經過拉伸,分子鏈伸直,即它們在新的位置上重新建立分子鏈,并固定下來。

拉細羊毛是一種工藝與技術相結合而產生的新型改性羊毛纖維,它的結構和性能與絲相似,用其開發的高支輕薄產品呢面細膩、光澤好,既可充分展示其羊毛纖維的優良特性,又具有改性后的獨特性能。纖維長度較長,且長度和強力比普通羊毛纖維好,但長度、細度離散系數和均方差較大;纖維卷曲少,且由于鱗片結構發生變化,使其表面更光滑,纖維不是圓形截面。纖維剛性比普通羊毛低,使其纖維顯得更柔軟,特別是在濕態時顯得更明顯;纖維與紗線的拉伸性能比普通羊毛低,染色上染速率比普通羊毛快。

3.彩色羊毛

彩色羊毛源于偶然發現的一只藍色羊,它與白羊一起飼養,后代已明顯變色。不久,又得到了一只彩色蘇塞克斯種的公羊,它面為黑色,身上卻長著藍色的羊毛,經過二十幾年的漫長著意培育和精心篩選,澳大利亞已成功地培育出一批藍色綿羊,從淺藍、天藍到海藍。蘇塞克斯種的彩色綿羊繁殖數代羊毛沒有褪色且毛質優良。科學家分析,這是由羊體內主導基因所決定。這群藍色綿羊的毛質很理想,其市場價值驚人,此外,它還為其他的彩色動物的開發開創了先例,在科研上也很有價值。

美國、俄羅斯、英國、法國、澳大利亞等國近年來都在致力于研究、培養和繁殖有色綿羊品種。目前已初步培育出具有鮮紅色、淺藍色、金黃色、琥珀色、紫黑色、灰色以及雪青色的有色綿羊。

用彩色綿羊制成的毛織品,經風吹、日曬、雨淋和洗滌,其毛色仍然鮮艷如初,毫不褪色。彩色羊毛因不需染色,不含有染料殘留的化學物質,未被腐蝕,因此韌度很強,質地堅固,耐磨、耐穿、不易損壞,使用壽命長。

隨著國際社會對環境問題的日益重視、科學技術的飛速發展以及人們崇尚自然風潮的興起,在國際市場上天然彩色毛織物非常暢銷,價格也不斷上漲,更刺激了各國研究工作的開展。

4.膨化羊毛

羊毛膨化的改性技術起源于新西蘭羊毛研究組織(WRONZ)的研究成果。羊毛條經拉伸、加熱(非永久定型)、松弛后則收縮。膨化羊毛編織成衣在同等規格的情況下可節省羊毛約20%;并提高服裝的保暖性,手感更膨松柔軟,服用舒適。膨化羊毛與常規羊毛混紡可開發膨松或超膨毛紗及其針織品。為毛紡產品輕量化和開發休閑服裝、運動服裝創造條件。我國已有毛紡企業引進該項專利(設備與技術)并已工業化生產。

主站蜘蛛池模板: 岳西县| 滨海县| 胶州市| 罗甸县| 乐亭县| 阿坝县| 汨罗市| 门源| 逊克县| 长垣县| 德化县| 申扎县| 合江县| 抚顺市| 梁河县| 洪泽县| 固镇县| 广州市| 陆丰市| 铅山县| 衡东县| 新沂市| 开阳县| 万州区| 襄城县| 江安县| 大足县| 碌曲县| 吉安市| 建瓯市| 阿勒泰市| 天等县| 盐城市| 青阳县| 连南| 文昌市| 广平县| 桂东县| 青川县| 土默特右旗| 中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