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家用紡織品圖案設計與應用(第2版)
- 張建輝 王福文
- 1145字
- 2020-07-17 10:27:38
第1版前言
家用紡織品圖案設計作為一種極具創造性的實用工藝美術活動,歷經千百年,從最原始的縫、染到初級的繢、印、繡、編、織,進而又發展成為由現代技術、現代工藝、現代風格、現代理念支撐的,更符合人們欣賞習慣的,高品位、全方位的整體家居設計。家用紡織品圖案這個獨立的藝術設計門類,在人們的生活中產生了不可忽視的影響,也更凸顯出家紡圖案設計藝術所承載的分量。
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生產紡織品的國家之一,因此,中國紡織品圖案的歷史也極為悠久,中國紡織品圖案在幾千年的歷史進程中,在不同的時代背景下形成了諸多各具時代特色和藝術風格的作品。同時在與世界各國的交流活動中,大量吸收世界民族的優秀文化,不斷創新、改革和發展,形成了獨特的民族風格與體系,更對世界紡織品圖案的進步與發展產生了不可磨滅的影響。
家紡圖案藝術設計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滲入到人類活動的各個層面,以她特有的藝術魅力影響著人們,影響著世界。家紡圖案設計所呈現的綜合性、復雜性、多樣性更進一步融匯進各個領域。現時代的人們更注重家用紡織品圖案設計實用價值與審美價值的完美結合,更加追求科學與美學、技術與藝術的高度統一。各種紡織新材料的出現,人們審美意識的日益提高,人類對生活質量、生活環境更高的追求,促使家用紡織品向著更高檔化、系列化、多元化和個性化發展,也對家紡圖案設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針對我國家紡業的迅速發展和家用紡織品內外貿易對圖案設計更新的急切需求,以及高職高專裝飾藝術設計門類中家用紡織品圖案設計教材的不足,我們編寫了《家用紡織品圖案設計與應用》這本教材。本教材力圖通過專業基礎知識的教學,結合傳統紡織藝術、現代家紡藝術與現代染、織、繡技術,采用理論結合實踐、以多媒體和實驗室教學相輔助的教學方法,對學生進行智能開發和實踐訓練;同時在教學中始終貫穿“應用”這一主線,以“夠用”為原則,將手工紙樣設計與計算機輔助設計有機結合,設計理論與企業生產實踐緊密結合,鍛煉學生動手能力,為培養實用型人才打好基礎。
本教材共分十三章,每章均配有相對應的多媒體課件。教材的作者中既有資深高級家紡設計師,也有家紡業的國家級專家。第一章~第七章為理論教學,第八章~第十三章為實踐教學。前言及第一章、第三章第一節、第四章、第八章由王福文編寫,第二章由徐茲程、張建輝編寫,第三章第二節、第三節,第五章、第六章由張建輝編寫,第七章由徐茲程編寫,第九章、第十二章由牟云生編寫,第十章由張建輝、徐遠芳編寫,第十一章由牟云生、張建輝編寫,第十二章由王禾編寫。
本教材的編寫參閱了有關文獻和網站,得到浙江紡織服裝職業技術學院、山東絲綢紡織職業學院、山東科技職業學院的關心與支持,并得到中國紡織出版社的鼎力相助,在此一并致謝。對于本教材的不足之處,懇請讀者給予指正。
編者
2007年10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