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一節 煤的概述

一、煤的形成

億萬年前,古代植物由于地殼的作用被埋在地下,植物在隔絕空氣的情況下由于細菌的作用發生腐爛分解,其內部組織遭到破壞,一部分物質轉化為氣體溢出,殘余物質開始變成泥炭,泥炭在地下受地層壓力和地溫的影響,慢慢地被壓緊和硬化,繼續排出揮發性氣體和水分,使含碳成分比例不斷增高,最終變為現在開采出來的煤。

二、煤的分類

根據成煤的原始植物及其煤化程度的不同,煤的化學組成與其特性各有差異。

1.按其煤化程度分類

按其煤化程度可分為褐煤、煙煤、無煙煤三大類。

(1)褐煤:多為塊狀,呈黑褐色,光澤暗,質地疏松;含揮發分40%左右,燃點低,容易著火,燃燒時上火快,火焰大,冒黑煙;含碳量與發熱量較低(因產地煤級不同,發熱量差異很大),燃燒時間短,需經常加煤。

(2)煙煤:一般為粒狀、小塊狀,也有粉狀的,多呈黑色而有光澤,質地細致,含揮發分30%以上,燃點不太高,較易點燃;含碳量與發熱量較高,燃燒時上火快,火焰長,有大量黑煙,燃燒時間較長;大多數煙煤有黏性,燃燒時易結渣。

(3)無煙煤:有粉狀和小塊狀兩種,呈黑色有金屬光澤而發亮。雜質少,質地緊密,固定碳含量高,可達80%以上;揮發分含量低,在10%以下,燃點高,不易著火;但發熱量高,剛燃燒時上火慢,火上來后比較大,火力強,火焰短,冒煙少,燃燒時間長,黏結性弱,燃燒時不易結渣。應摻入適量煤土燒用,以減輕火力強度。

2.按成煤原始物質不同分類

按成煤原始物質的不同,可分為腐植煤、腐泥煤、腐植腐泥煤和殘植煤等。

3.按商業習慣分類

商業上,將商品煤分為原煤、篩選煤和洗選煤等。

(1)原煤是從礦井或露天礦采出沒有經過加工的煤。

(2)篩選煤是原煤經過篩選加工分級,去除部分煤矸石,并根據煤的粒徑大小分為大塊煤、中塊煤、小塊煤和粉煤。

(3)洗選煤是原煤經過水洗加工,除去煤中大部分礦物雜質的產品。

4.按洗選后煤中灰分的不同分類

根據洗選后煤中灰分的不同,分為洗精煤、洗中煤、煤泥和尾礦(也稱洗矸)。

(1)洗精煤灰分最低,是質量較好的煤,一般用作煉焦原料。

(2)洗中煤灰分較高,多作為電廠燃料。

(3)煤泥因粒徑很細,含水分和灰分又較高,只能作為民用或一般鍋爐燃料。

(4)尾礦則廢棄不作商品,但有些礦區也作為劣質燃料用。

中國南方還有石煤,它是一種灰分很高的腐泥煤,在燃料缺乏的地區,石煤也可就地當作燃料使用。

三、煤的元素組成及工業分析

1.煤的元素組成

煤是一種混合物,主要由碳、氫、氧、氮、硫五種元素組成,對煤中這五種元素含量的分析稱為煤的元素分析,是煤燃燒性能的一種分析方法。

(1)碳:煤的主要組成元素,其含量在70%以上,決定煤發熱量的高低,碳完全燃燒生成二氧化碳。

(2)氫:煤的重要組成元素,隨煤的碳化程度加深而減少,所以無煙煤中含量最低,煙煤次之,褐煤最高,含量在2%~6%。

(3)氧:在煤中呈化合態存在,含量隨煤化程度的加深而減少,褐煤中有的要高達40%,無煙煤中有的低至1%。

(4)氮:煤燃燒中的無用成分,一般含量為1%。

(5)硫:煤燃燒中的有害物質,對大氣污染嚴重,受環保部門監測,含量1%以下的煤為低硫煤,含量3%以上為高硫煤,含量在1%~3%的為中含硫量煤。

2.煤的工業分析組成

工業分析法將煤的組成區分為有機物和無機物,進一步又可細分為水分、灰分、揮發分和固定碳。

(1)水分:屬于不可燃成分,用符號M表示。

(2)灰分:代表無機礦物質含量,屬于一種不可燃成分,用符號A表示。

(3)揮發分:代表易揮發的有機物含量,主要是碳氫化合物等,屬于可燃成分,用符號V表示。

(4)固定碳:代表不揮發的有機物含量,屬于可燃成分,用符號FC表示。

對煤中水分、灰分、揮發分含量的分析,稱之為煤的工業分析。工業分析是對煤質分析的一種最常規的、最重要的分析方法。

主站蜘蛛池模板: 眉山市| 伊宁县| 黑山县| 旬阳县| 赣州市| 东乌珠穆沁旗| 阳东县| 石家庄市| 南康市| 江达县| 甘谷县| 垣曲县| 永善县| 周宁县| 宜丰县| 札达县| 稷山县| 浦江县| 龙口市| 双柏县| 新源县| 元江| 军事| 正镶白旗| 安乡县| 钦州市| 五家渠市| 九龙城区| 唐海县| 石林| 兴仁县| 安徽省| 禹城市| 赞皇县| 博罗县| 定陶县| 长兴县| 甘孜| 昌图县| 菏泽市| 高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