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二章 制冷原理與制冷劑

第一節 基本知識

一、基本熱力學參數

1.溫度 溫度是描述制冷系統冷熱狀況的物理量。國際單位制(SI)規定熱力學溫標,符號用T表示,單位代號為K(Kelvin),中文代號為開;攝氏溫標的1℃與熱力學溫標的1K相同。它們之間的換算關系為:

t = T-273.15

2.壓強 壓強1的宏觀定義式為:

式中:F——容器壁受到的力,N;

f——容器壁的總面積,m2

國際單位制規定壓強的單位為帕斯卡(Pa),即1Pa=1N/m2

工程上還曾采用其他壓強單位,如巴(bar)、標準大氣壓(atm)、工程大氣壓(at)、毫米水柱(mmH2O)和毫米汞柱(mmHg)等單位。

(1)相對壓強與絕對壓強。壓強計指示的壓強是氣體的絕對壓強與外界大氣壓強的差值,稱為相對壓強。

圖2-1 各壓強間的關系

由于大氣壓強隨地理位置及氣候條件等因素而變化,因此,絕對壓強相同的工質,在不同的大氣壓強條件下,壓強表指示的相對壓強并不相同。絕對壓強才是狀態參數。

絕對壓強小于外界大氣壓強,相對壓強為負壓,又稱為真空度;絕對壓強大于外界大氣壓強,相對壓強為正壓,又稱為表壓。如果氣體的絕對壓強與大氣壓強相等,相對壓強便為零。

(2)絕對壓強與相對壓強和大氣壓強之間的關系,如圖2-1所示。

當p>;B時:

p=B+pg

當p<;B時:

p=B-H

式中:B——當地大氣壓強,Pa;

pg——高于當地大氣壓強時的相對壓強,又稱為表壓,Pa;

H——低于當地大氣壓強時的相對壓強,又稱為真空度,Pa。

3.比體積和密度 制冷劑所占有的空間稱為制冷劑的容積,單位質量制冷劑所占有的容積稱為制冷劑的比體積,如制冷劑的容積為V,質量為m,那么比體積則為:

式中:v——制冷劑比體積,m3/kg。

單位容積制冷劑所具有的質量,稱為制冷劑的密度。即:

式中:ρ——制冷劑密度,kg/m3

顯然,制冷劑的比體積與密度互為倒數。即:

ρ×v=1

從上式可知,比體積與密度不是兩個獨立的狀態參數,如兩者知其一,則另一個也就確定了。

二、基本概念

1.平衡狀態 系統在不受外界影響的條件下,如果宏觀熱力學性質不隨時間而變化,系統內外同時建立了熱和力的平衡,這時系統的狀態稱為平衡狀態。要使系統達到平衡,系統內部及相聯系的外界參數,如溫度、壓強等都必須相等。

2.飽和狀態、飽和溫度和飽和壓強 制冷劑在封閉容器內的蒸發過程中,隨著蒸發的進行,氣相空間蒸氣分子的濃度不斷增大,返回液體的分子也不斷增多,當汽化分子數和凝結分子數處于動態平衡時,宏觀上蒸發現象將停止。這種汽化和凝結的動態平衡狀況稱為飽和狀態。飽和狀態的壓強稱為飽和壓強,溫度稱為飽和溫度。飽和溫度和飽和壓強之間存在單值的對應關系。

3.濕蒸氣和干飽和蒸氣 某一飽和溫度下的飽和液體繼續加熱,開始沸騰,在定溫下產生蒸氣而形成飽和液體和飽和蒸氣的混合物,該混合物稱為濕蒸氣。將濕蒸氣繼續加熱,直至飽和液體全部變為蒸氣,這時的蒸氣稱為干飽和蒸氣。

4.比潛熱 指1kg飽和液體制冷劑轉變為同溫度的干飽和蒸氣所吸收的汽化熱量,其單位為kJ/kg。

5.過冷液體和過冷度 將某一飽和壓強下的飽和液體繼續冷卻,使其溫度低于該飽和壓強下的飽和溫度,這一現象稱為過冷,此時該液體為過冷液體。其飽和溫度與液體溫度之差稱為過冷度。

6.過熱氣體和過熱度 干飽和蒸氣再繼續加熱時,蒸氣溫度自飽和溫度起繼續升高,比體積增大而壓強不變,這一現象稱為過熱。這時,蒸氣的溫度已經超過相應壓強下的飽和溫度,稱為過熱氣體。其蒸氣溫度與飽和溫度之差稱為過熱度。

三、各種熱物理參數間的單位換算

在描述制冷過程和評價制冷系統性能時,除了使用一些熱物理參數外,還要進行熱物理參數間的簡單計算。但是,國際上使用的熱物理參數單位有國際制單位、英制單位和工程制單位,因此有必要介紹制冷循環過程主要熱物理參數單位間的換算關系(表2-1)。

表2-1 主要熱物理參數單位換算表

主站蜘蛛池模板: 邹平县| 廊坊市| 綦江县| 宝丰县| 长春市| 瓮安县| 治县。| 星子县| 行唐县| 民权县| 海原县| 岳阳县| 重庆市| 郁南县| 鄂尔多斯市| 建阳市| 寿光市| 吉林省| 砚山县| 马龙县| 麻栗坡县| 民丰县| 鹤岗市| 乐业县| 普兰县| 宁夏| 辽宁省| 巴彦淖尔市| 渭南市| 抚顺县| 鸡泽县| 尤溪县| 甘孜县| 平湖市| 泾川县| 叙永县| 西昌市| 万宁市| 黔西县| 乌兰县| 武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