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紡織品染整技術290問
- 黃光
- 1241字
- 2020-07-17 10:14:20
84.配色的基本方法有哪幾種?
答:配色的方法很多,配色時首先要了解染料的拼色原理,要了解染料的顏色特征,根據所需要加工的顏色確定染料配方。
(1)顏色的基本組合:在染色應用中,人們習慣把紅、黃、藍三色稱為三原色,即基本色。實際上品紅、黃、青三種色光的染料是代表色的三原色,其他所有的顏色都可以用此紅、黃、藍三色以不同的比例混合拼成等量的三原色相混合可以得到黑色。原色與原色相混合可以得到二次色。兩個二次色混合或者以任何一種原色和黑色拼合所得的顏色稱為三次色。
主要的二次色和三次色可以用下式表示:
三原色(基本色):紅 黃 藍 紅 黃
二次色: 橙 綠 紫 橙
三次色: 黃灰 藍灰 紅灰
由于染料的力份大小和色的混合關系比較復雜,現有染料反射出的光譜帶相當寬(即染料的飽和度低)。用這種純度不高的三原色染料進行拼色時,會大大削減它們的混合范圍。
拼色過程中,會遇到一些本身的色相是屬于三次色,且色光較難掌握的情況,這種情況最好是立足三原色拼色,或者用一種原色加一種二次色(或三次色)的染料,一般不允許全部用三次色的染料來拼色。
(2)拼色染料的染色性能應相近:染料性能包括配伍性(親和力、上染速率等),上染溫度,勻染性,染色牢度等。各種染料中的三原色往往是經過篩選應用性能優良且應用性能一致的染料,所以拼色應優先考慮選用。
(3)拼色染料數量不宜過多:拼色染料一般不要超過三種,以便于色光調整及控制。尤其是鮮艷度要求較高的顏色,拼色數量太多,會影響顏色的鮮艷度,同時還要了解各拼色染料的組分,盡量選用原組分中的染料來補充或調整色光,以減少拼用染料的數量。
(4)色光調整只能作微調:色光調整是以余色作為理論依據的。紅與綠互為余色,即可以用綠色來消減紅色。但消減的最終結果是黑色,因此,這種調整只能是微量的,如果調整幅度太大,顏色會變暗影響鮮艷度。
淺色和鮮艷的顏色不要用余色生產,余色一般會影響顏色的明度和飽和度。深色和較暗的顏色要用余色生產,余色可以增加顏色的深度。
(5)不要用拼混染料作為色光調節染料:拼色染料其本身穩定性較差,只能主料使用,拼混的目的是解決染料色系中所缺乏的顏色,在使用過程中對工藝的依賴性較高,在顏色的穩定性方面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做主料使用時效果比較好。
活性染料中,如灰色、棕色、綠色等;還原染料中,如GG棕、GGS棕、藍VB等。這些染料只有在配方中用量達到60%以上時,其顏色的穩定性才能有所保證。
(6)染料的選擇與色光控制技巧:
①選用相近顏色的染料拼色時,染料用量的波動對拼色色光的改變比較緩慢。
②選用相間顏色的染料拼色時,染料用量的波動對拼色色光的改變比較迅速。
③彩色與中性色(黑、白、灰)或其少量的補色拼色時,只改變其明度和飽和度,而不改變其色相;而實際生產中因中性染料往往也帶有一定的彩度,因此,其對拼色色相會有一定的影響,使用時要注意染料的顏色特征。
④拼色的方法:最好選用色光對稱型(相近的色相拼或相間的色相拼)、主色型(相近色與中性色或補色相拼)及對稱型與主色型相結合(兩相近色與中性色或補色拼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