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I設(shè)計基礎(chǔ)培訓教程(全彩版)
- 任媛媛
- 3479字
- 2020-07-08 16:45:58
1.2 UI在Photoshop中的常用工具
雖然Photoshop的工具有很多,但用在UI設(shè)計中的只有一小部分,如“移動工具”“矩形工具”和“鋼筆工具”等。
1.2.1 課堂案例:用常用工具制作界面
素材位置 素材文件>CH01>01.psd
實例位置 實例文件>CH01>課堂案例:用常用工具制作界面.psd
視頻名稱 課堂案例:用常用工具制作界面.mp4
學習目標 掌握UI設(shè)計的常用工具
本案例是在Photoshop中用UI設(shè)計的常用工具制作一個簡單的路由器界面,效果如圖1-6所示。讀者可以通過這個案例,簡單了解UI設(shè)計的過程。

圖1-6
01 啟動Photoshop CC 2017,執(zhí)行“文件>新建”菜單命令,在彈出的“新建文檔”對話框中選擇“移動設(shè)備”選項卡,然后選擇iPhone 6預(yù)設(shè)并單擊“創(chuàng)建”按鈕,如圖1-7所示。生成的界面顯示為“畫板1”,如圖1-8所示。

圖1-7

圖1-8
02 繪制背景。設(shè)置“前景色”為深藍色(R:26,G:27,B:42),然后按Alt+Delete組合鍵將背景進行填充,如圖1-9所示。

圖1-9
03 繪制發(fā)光圓環(huán)。單擊“創(chuàng)建新圖層”按鈕,在背景圖層上創(chuàng)建一個新圖層,選中“橢圓工具”
并按住Shift鍵繪制一個520像素×520像素的圓形,然后關(guān)閉“填充”,設(shè)置“描邊”顏色為白色,“描邊寬度”為50像素,如圖1-10所示。

圖1-10
04 單擊“創(chuàng)建新的填充或調(diào)整圖層”按鈕,在彈出的菜單中選擇“漸變填充”選項,然后設(shè)置“漸變”為紫藍漸變,“角度”為-35度,如圖1-11所示。


圖1-11
提示
圓形路徑需要與背景居中對齊。切換到“移動工具”后,單擊“選項”欄中的“水平居中對齊”按鈕
,圓環(huán)和背景就可以居中對齊。
05 選中“漸變填充”圖層并按住Alt鍵,將光標放置于“漸變填充”圖層和“橢圓1”圖層之間,此時光標會變成向下彎折的箭頭,單擊鼠標后“漸變填充”圖層會成為“橢圓1”圖層的剪貼蒙版,如圖1-12所示。


圖1-12
提示
按Ctrl+Alt+G組合鍵也可實現(xiàn)剪貼蒙版的操作。
06 選中“漸變填充”圖層和“橢圓1”圖層,按Ctrl+E組合鍵將二者合并為一個圖層,如圖1-13所示。

圖1-13
07 雙擊“漸變填充1”圖層打開“圖層樣式”對話框,勾選“外發(fā)光”選項,設(shè)置“混合模式”為“柔光”,“顏色”為藍色(R:94,G:147,B:255),“不透明度”為51%,“擴展”為17%,“大小”為65像素,如圖1-14所示。單擊“確定”按鈕后生成的效果如圖1-15所示。

圖1-14

圖1-15
08 繪制底部色塊。使用“矩形工具”在底部繪制一個高為150像素的白色矩形,如圖1-16所示。

圖1-16
09 輸入文字。使用“橫排文字工具”在圓環(huán)內(nèi)輸入“網(wǎng)絡(luò)正常”,然后設(shè)置“字體”為“方正蘭亭黑”,“字體大小”為55點,“顏色”為白色,如圖1-17所示。

圖1-17
10 繼續(xù)在圓環(huán)內(nèi)輸入“當前3臺設(shè)備連接”,設(shè)置“字體大小”為30點,“顏色”為灰色(R:182,G:182,B:182),如圖1-18所示。


圖1-18

11 繪制三角形圖標。使用“多邊形工具”在畫板上繪制一個倒三角形,設(shè)置“寬度”和“高度”都為30像素,“邊數(shù)”為3,“填充”為淺藍色(R:53,G:249,B:255),如圖1-19所示。


圖1-19
12 將上一步創(chuàng)建的倒三角形圖標復制一份旋轉(zhuǎn)180°,然后設(shè)置“顏色”為紫色(R:108,G:97,B:255),如圖1-20所示。

圖1-20
13 輸入流量文字。使用“橫排文字工具”在左側(cè)的三角形旁邊輸入“當前下載速度”,設(shè)置“字體大小”為24點,“顏色”為灰色(R:182,G:182,B:182),如圖1-21所示。


圖1-21
提示
由于“當前下載速度”圖層與“當前3臺設(shè)備連接”圖層中文字的字體和顏色相同,讀者也可以將“當前3臺設(shè)備連接”圖層復制一層,然后修改文字內(nèi)容和字體大小。
14 將上一步輸入的文字復制一份,修改為“當前上傳速度”后放置在右側(cè)三角形旁邊,如圖1-22所示。在放置文字時,需要適當調(diào)整三角形和文字的位置。

圖1-22
15 在“當前下載速度”下方輸入文字000.1,設(shè)置“字體”為Arial,“字體大小”為70點,并設(shè)置不同的顏色,如圖1-23所示。


圖1-23
16 按照同樣的方法在“當前上傳速度”下方輸入000.2,如圖1-24所示。

圖1-24
17 在數(shù)值的下方輸入KB/s,具體參數(shù)如圖1-25所示。


圖1-25
18 調(diào)整版面。此時觀察頁面,所有元素整體偏下。將圓環(huán)和文字內(nèi)容的圖層全部選中,然后向上移動一段距離調(diào)整細節(jié),如圖1-26所示。

圖1-26
19 繪制分割線。使用“鋼筆工具”在圓環(huán)下方畫一條直線,設(shè)置“描邊”顏色為灰色(R:182,G:182,B:182),寬度為3像素,并設(shè)置該圖層的“不透明度”為30%,如圖1-27所示。


圖1-27
20 添加圖標。打開“素材文件>CH01>01.psd”文件,將其中的圖標都放置在界面上,案例最終效果如圖1-28所示。

圖1-28
1.2.2 移動工具
“移動工具”(快捷鍵為V)是常用的工具之一,無論是移動圖層、元素,還是移動其他文檔到當前文檔,都需要使用該工具。圖1-29所示是“移動工具”
的選項欄。

圖1-29

圖1-30
“移動工具”除了可以移動圖層外,還可以將圖層進行對齊。當同時選中兩個或兩個以上的圖層時,單擊圖1-30所示的相應(yīng)按鈕可以實現(xiàn)圖層對齊。對齊方式包括“頂對齊”“垂直居中對齊”“底對齊”“左對齊”“水平居中對齊”和“右對齊”,如圖1-31所示。

頂對齊

垂直居中對齊

底對齊

左對齊

水平居中對齊

右對齊
圖1-31
1.2.3 自由變換工具
“自由變換”工具(快捷鍵為Ctrl+T)可以將場景中的對象放大、縮小或旋轉(zhuǎn)。
選中需要調(diào)整的對象,執(zhí)行“編輯>自由變換”菜單命令,對象的周圍會出現(xiàn)一個調(diào)整框,如圖1-32所示。

圖1-32
按住Shift鍵并使用鼠標移動4個角點,可以均勻放大或縮小選中的對象,如圖1-33所示。


圖1-33
按住Shift鍵和Alt鍵并使用鼠標移動4個角點,可以沿中心點等比例放大或縮小選中的對象,如圖1-34所示。


圖1-34
將鼠標放在4個角點外,可以觀察到光標變成圓弧形箭頭,這時拖曳鼠標就可以旋轉(zhuǎn)對象,如圖1-35所示。若按住Shift鍵則以15°為一個單位精確旋轉(zhuǎn)對象,如圖1-36所示。

圖1-35

圖1-36
1.2.4 矩形工具
“矩形工具”(快捷鍵為Shift+U)可以創(chuàng)建矩形的路徑或填充區(qū)域,其選項欄如圖1-37所示。

圖1-37
填充:設(shè)置矩形的填充顏色,形成一個實心的矩形,如圖1-38所示。

圖1-38
描邊:設(shè)置矩形描邊的顏色,形成一個空心的矩形,如圖1-39所示。

圖1-39
描邊寬度:設(shè)置描邊的線框?qū)挾龋瑔挝粸橄袼兀鐖D1-40所示。

圖1-40
描邊選項:設(shè)置描邊線框的類型、對齊方式、角點類型和端點類型,如圖1-41所示。

圖1-41
1.2.5 圓角矩形工具
“圓角矩形工具”(快捷鍵為Shift+U)與“矩形工具”
類似,只是增加了圓角的“半徑”選項,如圖1-42所示。

圖1-42
“半徑”數(shù)值越大,矩形的圓角越圓滑,如圖1-43所示。


圖1-43
提示
對于已經(jīng)創(chuàng)建完成的圓角矩形,如果需要修改其參數(shù),可以在“屬性”面板中進行修改,如圖1-44所示。

圖1-44
1.2.6 橢圓工具
“橢圓工具”(快捷鍵為Shift+U)可以繪制橢圓形或圓形,其選項欄與“矩形工具”
基本相同,如圖1-45所示。

圖1-45
按住Shift鍵,然后使用“橢圓工具”繪制時,會繪制一個圓形,如圖1-46所示。

圖1-46
提示
若將橢圓形的長和寬數(shù)值設(shè)置的相同,也同樣是繪制圓形。
1.2.7 鋼筆工具
“鋼筆工具”(快捷鍵為Shift+P)可以繪制任意形狀的路徑,其選項欄如圖1-47所示。

圖1-47
“鋼筆工具”配合一些快捷鍵可以形成不同的操作效果。
鋼筆工具+Shift鍵:當創(chuàng)建新錨點時,系統(tǒng)會以45°或其倍數(shù)生成新的錨點,如圖1-48所示。

圖1-48
鋼筆工具+Alt鍵:當按住Alt鍵時,“鋼筆工具”會暫時切換為“轉(zhuǎn)換點工具”
,這時選中的點會由尖銳的角點會變成帶控制手柄的圓滑角點,如圖1-49所示。

圖1-49
鋼筆工具+Ctrl鍵:當按住Ctrl鍵時,“鋼筆工具”會暫時切換為“直接選擇工具”
,選中的錨點可以移動位置或改變角度,如圖1-50所示。

圖1-50
“鋼筆工具”不僅能繪制直線還能繪制曲線,二者在操作上有些區(qū)別。
繪制直線:選中“鋼筆工具”后在圖像的任意位置單擊一次,創(chuàng)建第1個錨點,然后將鼠標指針移動到圖像的其他位置再次單擊鼠標,創(chuàng)建第2個錨點。與此同時,創(chuàng)建的兩個錨點之間會生成一條直線,如圖1-51所示。

圖1-51
提示
當設(shè)置“描邊”的顏色和寬度后,才能在圖像上看到生成的直線,若設(shè)置的是“填充”的顏色,則可能會生成一個色塊區(qū)域,如圖1-52所示。

圖1-52
繪制曲線:選中“鋼筆工具”在圖像的任意位置按住鼠標不放并拖曳,此時就建立了第1個曲線錨點,然后將鼠標指針移動到圖像的其他位置再次按住鼠標不放并拖曳,形成第2個曲線錨點。與此同時,新建的兩個錨點之間會生成一條曲線,如圖1-53所示。調(diào)整錨點的控制手柄可以調(diào)整曲線彎曲的弧度。

圖1-53
1.2.8 直接選擇工具
“直接選擇工具”可以對“鋼筆工具”
或“矩形工具”
等生成的錨點位置進行選擇、移動和刪除等操作,從而改變路徑的走勢和弧度,如圖1-54所示。


圖1-54
1.2.9 橫排文字工具
“橫排文字工具”(快捷鍵為T)可以輸入橫向排列的文字,其選項欄如圖1-55所示。

圖1-55
切換文本方向:單擊該按鈕后,橫向排列的文字會變成豎向排列。
:設(shè)置輸入文本的字體。該列表中的字體與計算機中安裝的字體一致。
:設(shè)置輸入文字的大小。
:用于消除輸入文字的鋸齒,單擊下拉菜單,有“銳利”“犀利”“渾厚”和“平滑”選項,如圖1-56所示。

圖1-56
:設(shè)置輸入文字的對齊方式。
:設(shè)置輸入文字的顏色。
創(chuàng)建文字變形:單擊該按鈕會彈出“變形文字”對話框,用于設(shè)置文字的變形方式,如圖1-57所示。

圖1-57
切換字符和段落面板:單擊該按鈕會彈出“字符”和“段落”面板,如圖1-58所示。在該面板中可以詳細設(shè)置文字的各項參數(shù)。

圖1-58
- Java 開發(fā)從入門到精通(第2版)
- 區(qū)塊鏈:以太坊DApp開發(fā)實戰(zhàn)
- HTML5+CSS3+JavaScript Web開發(fā)案例教程(在線實訓版)
- Mastering Apache Spark 2.x(Second Edition)
- Python深度學習:基于TensorFlow
- Image Processing with ImageJ
- Django 3.0應(yīng)用開發(fā)詳解
- Machine Learning for OpenCV
- 黑莓(BlackBerry)開發(fā)從入門到精通
- Clojure High Performance Programming(Second Edition)
- Python 3快速入門與實戰(zhàn)
- MATLAB 2020 GUI程序設(shè)計從入門到精通
- Developing Java Applications with Spring and Spring Boot
- C語言程序設(shè)計實驗指導
- Java Script從入門到精通(第5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