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霸業(yè)的開始

和州太小了。

朱元璋迫切地感受到了這一點,在這個小縣城不可能有大的發(fā)展,他的眼睛轉向了集慶(南京)。

迷信是封建時代人們的通病,要想占有天下,必須要占據(jù)王氣之地。南京就是這么一個地方,紫金山縱橫南北,恰似巨龍潛伏,而石頭山則臨江陡峭,如虎盤踞,這就是南京龍蟠虎踞的來歷。此外,在南京的前方還有一條長江,皇帝和我們一樣,買房子前都要看風水,南京背山面水,實在風水好得爆棚。在明之前,已經有六朝定都于此。到了元朝,這個地方叫集慶路,不但地勢險要,而且很富。

附近不但是重要的糧食產區(qū),還兼著商業(yè)中心的作用,最重要的是,這里有運河之利,在那個從北京走到南京要幾個月的年代,水路實在是太重要了。

馮國勝(馮勝)不但作戰(zhàn)勇敢,而且極有遠見,他向朱元璋建議,應立即渡過長江,占領集慶。

這個建議深深打動了朱元璋,他決心發(fā)動攻擊。

可是船呢?朱元璋的這班人馬不是騎兵就是步兵,唯獨少了水軍,他正急得不行,一個人的到來帶給了他解決的方法。

此人名叫俞通海,《明史》上說他是水軍頭目,其實這人就是沿江打劫的強盜,經常干的就是類似《水滸傳》里“到得江心,且問你要吃板刀面還是吃餛飩”的那路勾當。

但是到朱元璋那里,他就是個重要的人物,殺點人、搶點錢沒關系,有用就行。

于是他召集了上千條戰(zhàn)船先攻采石,再破太平,終于到達了最后的目的地——集慶。

這所謂的上千條戰(zhàn)船其實只是些小漁船,朱元璋的這一重大軍事缺陷——水軍,也成為制約他后來軍事作戰(zhàn)方法的主要因素。

集慶就在眼前!

此時的朱元璋是義軍的左副元帥,而郭天敘是都元帥,郭子興的妻弟張?zhí)斓v是右副元帥,這個職位是劉福通封的。朱元璋的地位最低,但是顯而易見,這兩個人根本沒有與朱元璋抗衡的本錢,軍隊的實際統(tǒng)帥是朱元璋。此時元朝的統(tǒng)治者們已經十分頭疼,到處都是起義軍,沒有工夫去理會小小的朱元璋,朱元璋正是抓住這個機會,向集慶發(fā)動了總攻。

由于船只太差,而且過于小看集慶的城防,朱元璋于至正十五年(1355)八月和九月連續(xù)兩次攻擊集慶,都被元軍擊敗。然而失敗對朱元璋來說并不一定是壞事,因為在這兩次戰(zhàn)斗中,郭天敘和張?zhí)斓v都戰(zhàn)死了,朱元璋順理成章地成為了都元帥。

第二年(1356),朱元璋親自帶兵分三路進攻集慶,用了十天時間攻破了集慶,并改集慶為應天。

窮人朱元璋終于擺脫了鳳陽,擺脫了濠州,擺脫了滁州,來到了富裕的南京,但真正的事業(yè)才剛開始,繼續(xù)努力!

不好惹的鄰居

朱元璋占據(jù)了應天,對他來說是件好事。但從歷史大勢上看,他的形勢并不樂觀,自古占據(jù)北方即有天時地利,中國地勢由北向南傾斜,由南方起兵進攻北方而最后獲得勝利,少有先例。

可是朱元璋此時占據(jù)應天,卻是占了個大便宜。

我們介紹一下朱元璋的鄰居們。住在他東邊鎮(zhèn)江的是元朝軍隊,而住東南方平江(今江蘇蘇州)的是張士誠,東北面的是張明鑒的起義軍,南面是元將八思爾不花(名字很有特點),西面是徐壽輝。

表面上看,朱元璋的鄰居們個個都比他強,家大業(yè)大,朱元璋被他們圍在中間,就好像是到外地打工的民工,寄人籬下,而這些鄰居雖然并不喜歡朱元璋,但也正是因為他過于弱小,誰也沒把他看在眼里,他們打來打去,沒空搭理他。

更關鍵的是,朱元璋北面的鄰居是劉福通,這個是兄弟單位的部隊,幫助朱元璋擋住了元朝軍隊的進攻。元朝的統(tǒng)治者倒是很重視朱元璋,可是打不著。于是就出現(xiàn)了這樣的情形,能打的不想打,想打的不能打。

朱元璋充分利用了這一特點,對他而言,元朝雖然是他苦大仇深的報復對象,但還不到時候,他先要料理他的兩個鄰居。對他而言,這兩個鄰居才是真正可怕的對手。

下面我們要介紹他的兩個鄰居,他們的名字分別是張士誠和陳友諒。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察雅县| 松江区| 伊通| 溧水县| 三台县| 彩票| 铜鼓县| 博乐市| 庐江县| 陕西省| 广宗县| 长兴县| 亚东县| 黄骅市| 太原市| 鄂托克前旗| 屏南县| 湖州市| 宝清县| 蛟河市| 文登市| 秭归县| 泰州市| 英超| 遂川县| 五台县| 和龙市| 北票市| 岐山县| 鸡西市| 雅江县| 商丘市| 将乐县| 延边| 海南省| 杭锦后旗| 合阳县| 章丘市| 新竹县| 娱乐| 肇庆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