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章 熾熱的雪夜

案情:凍死

鏡中的雪越發耀眼,活像燃燒的火焰。

——川端康成

一具女尸出現在寒冬臘月的清晨,臉上帶著詭異的笑容。

天氣越來越冷了,北方都飄起了雪花。

夏曉曦最近升職了,成了公司秘書部副總監。因此,她的活動還真是有點多。除了參加各種婚禮等活動,還要接受同事、朋友、親戚們的祝賀,各種喝酒,各種嬉鬧。

今天,她的閨密又召集了一幫好朋友,共同來祝賀夏曉曦的升職。席間,杯來盞去,不知不覺,夏曉曦已經雙眼蒙眬。

不知道什么時候,酒席結束了,夏曉曦隱約記得有朋友想送她回家,被她拒絕了。

“我可是秘書部的副總監!我怎么會喝多?我絕對不會喝多。”夏曉曦依稀記得自己是這樣說的。

可是她心里知道,她這是打腫臉充胖子,她似乎已經分辨不清方向,也似乎已經邁不動自己的雙腿了。

她內心告訴自己:我的家離這里很近的,很近很近的,只要再堅持一會兒就可以走到。堅持住,很快就到家了。

可是……為什么走了這么久還沒到家?為什么周圍的樹木和樓房看起來這么陌生?為什么人流、車流越來越稀少?哎呀,真的是走不動路了,這里有片草地,在這里歇一會兒再走吧,歇一會兒就能走動了,就能到家了……

天氣好像越來越熱了,不對啊,現在都已經入冬了,今天還下雪了,難道這里有空調嗎?太熱了,太熱了,不行了,我得脫衣服,我得脫……

第二天清晨,環衛工人報案,綠化帶里居然躺著一具幾乎全身赤裸的女尸!

死者的衣服凌亂地散落在尸體周圍,尸體上只穿有文胸和內褲。

一則“公司總監裸死綠化帶”的新聞很快沸沸揚揚地傳到了城市的各個角落。

聶之軒在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出勘這一起被初步定性為“強奸殺人”的案件。經過現場勘查,尸體周圍并沒有其他人的足跡或其他痕跡。

“這種案件,很容易引起炒作。”聶之軒對小白說,“所以說,咱們對原始現場的固定工作必須做得非常細致。”

“可是,尸體周圍什么痕跡也沒有啊。”小白說,“難道兇手是飛過來作案又飛走的嗎?”

現場檢驗完尸體,聶之軒和小白又去解剖室里對尸體進行了全面、細致的解剖。死者臉上帶著一種極其詭異的笑容,皮膚上遍布雞皮疙瘩,被解剖的胃里有很多條紅色的出血帶。

最關鍵的是,經過尸體解剖檢驗,排除了死者被性侵的可能性,同時也排除了死者系機械性損傷、機械性窒息和中毒死亡的可能性。

“這不是一起命案。”雖然家屬強烈反對,但聶之軒還是直接而果斷地告知了結論,“這是一起意外事件,死者的死因是凍死。”

案情×剖析

凍死

前幾天,有個朋友在問我關于凍死的法醫學鑒定問題,這確實是一個不太多見,又容易引發爭議的死因。雖然我在冬天騎車,常常會有一種差點被凍死的感覺,但即便是在三九嚴冬這樣天氣極度寒冷的日子,也不至于那么輕易地被凍死。

那么,凍死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

很多同學難以想象凍死會在什么環境、什么情況下發生。其實,從法醫的角度看,凍死,并不像大家想象的那么少見。尤其是在我國北方地區,更為常見。在中部地區的冬天,也時有發生。老秦曾經在實習的時候,跟著《尸語者》里提到的“飆哥”跑過幾個典型的凍死現場,在這里就結合書上的理論來侃一侃。

首先,判定為凍死是要有條件的。即便具備個別凍死的征象,在不具備條件的現場,也是不能診斷為凍死的。老秦曾經看過一個法醫的報告,說是在氣溫7℃的室內,穿著棉毛衫褲、皮夾克的人,被診斷為凍死。這讓我說什么好呢?

眾所周知,凍死是在氣溫寒冷的條件下才會發生。室外常見,御寒衣物不足時常見,水中常見。水的導熱速度大約比空氣快25倍,正常人浸在0℃的冰水里,半個小時就可以被凍死。所以大家這下知道為什么在回腸蕩氣的愛情電影《泰坦尼克號》里,“螺絲”沒死,“街客”卻死了吧?[1]

另外,除去環境條件,凍死的個體差異非常大。比如老年人、患有糖尿病或營養不良的人更容易被凍死,瘦子比胖子更容易被凍死,饑餓、疲勞者更容易被凍死。(寫到這里,胖秦叔叔忍不住偷偷一笑)

值得一提的是,在凍死案件中,酒精是一個影響比較大的因素,老秦出勘的幾個現場,都是喝了酒的人被凍死的。這究竟又是什么原因呢?

飲酒過量,血流增加,會讓人產生溫暖感,并在主觀上減少衣著,導致熱量更易散發。深度醉酒者,體溫調節中樞被酒精麻痹,同樣易被凍死。尤其是很多喝了酒的人,不知不覺就在路邊睡著了,遇上冬天,就更容易被凍死。最后一點,才是重點。

那么,凍死都有什么特征性或非特征性變化呢?法醫又該如何判斷死者是不是被凍死的呢?

1.衣著。

很多朋友都知道,在凍死者中常常會出現一種叫作“反常脫衣現象”的情況。就是凍死的人多見全身裸露,或將衣服翻起、暴露胸部,或僅穿內衣褲。這個可能是體溫調節中樞被麻痹,出現幻覺熱感所致。出現了幻覺熱感后,當事人會主動把衣服脫掉。有些生活習慣特別好的當事人,還會把衣服疊整齊了放在身邊。

這樣的凍死現場,看上去會非常像強奸、殺人現場。我也見過因為不了解反常脫衣現象,而認為死者是被強奸、殺害,不服凍死結論反復上訪的案例。這也是上面我們說的故事里的癥結所在。

2.體表和皮膚。

當我們感到寒冷了,皮膚上會出現雞皮疙瘩。同理,凍死的人身上也會出現雞皮疙瘩。但是,起雞皮疙瘩不是凍死獨有的特征性改變。很多溺死、猝死、機械性窒息的尸體也會出現;有些人在冬天被掀起衣物進行胸外按壓搶救的時候,因為有瀕死期的反應,所以胸腹部也會出現雞皮疙瘩。另外,因為超生反應[2],甚至很多尸體死后被冷凍時,也會出現雞皮疙瘩(不可思議吧?但這是事實)。我上面說的那個法醫誤診的案件,就是以雞皮疙瘩作為凍死的特征性改變的依據,這是明顯錯誤的。

除此之外,凍死的尸體陰莖、陰囊、乳頭往往也會有縮小的現象,還可能在皮膚上出現凍傷。

3.面容。

凍死的尸體,面部表情似笑非笑,被稱為苦笑面容。老秦看過的幾個凍死現場都是這樣。要問原因,我真不知道。可能是和人體面部的肌肉受冷收縮有關吧。

4.尸體現象。

凍死者的尸斑呈鮮紅色或淡紅色,同樣,這樣的尸斑也不是凍死獨有的特征性改變。此外凍死者的尸僵發生遲,消失慢,強硬。

5.器官改變。

將凍死者的內臟組織取下切片后進行病理學診斷,可能會發現每個臟器都有特異性改變。其中值得一提的是消化道的糜爛,胃黏膜下會出現彌漫性斑點狀出血,沿血管排列,顏色呈暗紅色、紅褐色或深褐色。

以上說的都是一些凍死的特征。但我覺得,法醫在判斷是否是凍死的時候,不僅要觀察以上特征,更應該排除死者系損傷、窒息、中毒死亡等的可能性,防止犯罪分子偽裝凍死的現場和尸體現象。

除此之外,要進行病理診斷,排除死者系疾病導致的猝死也是很重要的。因為很多猝死都是一些潛在性疾病被一些因素誘發急性發作導致的,寒冷也可以作為誘發猝死的因素。

所以老秦主張要在具備凍死條件的環境下,確定死者具備凍死的征象,且不存在潛在性疾病,排除其系損傷、窒息、中毒死亡以后,才能下凍死的結論。

自救×小劇場

小白:“這天兒也太冷了,我手都凍傷了,離凍死也不遠了,這天兒真干不了活了。”

聶之軒:“你這手上不過只有一個凍瘡而已。凍瘡屬于Ⅰ度凍傷,后面還有更嚴重的Ⅱ度、Ⅲ度、Ⅳ度,這離凍死還遠得很呢。”

小白:“師父!你這技術宅也太不會心疼人了!我這凍傷在手上,影響工作呢!”

聶之軒:“局部凍傷都是末梢血液循環障礙而導致的,所以都會發生在手、腳等肢體末端。發生凍傷的原因,有可能是活動較少、鞋襪過緊等因素導致的末梢循環障礙,也有可能是疲勞、虛弱、失血等因素導致的人體的溫度調節能力下降。Ⅲ度、Ⅳ度凍傷會造成組織壞死,危害較大,但是你這個一度凍傷,并不是大事,組織是可以自我修復的。”

小白:“可是我明明凍得心跳都加速了。”

聶之軒:“你心跳快估計是想到了心儀的女孩了吧?凍死者在臨死前是心跳過緩的。而且,在現代小康社會,如果你不是流浪漢,不是居無定所,并沒有那么容易被凍死。在我們法醫學實踐中,現代社會遇見的凍死,多見于三種情況:一是居無定所的人。二是在冬季離家出走或者在山區迷路的人,只要杜絕獨自一人去未知野外,是可以有效防范凍死的。三是喝酒后的人,這也是現代社會最常見的發生凍死的情況。”

小白:“喝酒不是可以取暖的嗎?”

聶之軒:“飲酒加快血液循環,所以會給人暖和的假象。其實飲酒加快了機體的散熱,并不會起到取暖的效果。如果處于寒冷環境中,反而會加快凍死的過程。”

小白:“這么說,防范凍死只有一種最好的辦法了。”

聶之軒:“什么?”

小白:“多吃點兒,加厚我們的脂肪。”

聶之軒:“你又在為吃找借口嗎?”

注釋:

[1] “街客”“螺絲”,對《泰坦尼克號》里男女主角杰克和露絲的諧音昵稱。

[2] 超生反應,指軀體死亡后,構成人體的組織、細胞和某些器官仍可保持一定的生理功能,對刺激能作出一定的反應。比如在斷頭后一分鐘眼球可以運動,在死亡后兩小時,肌肉受到機械刺激還會收縮。

主站蜘蛛池模板: 遵化市| 开鲁县| 迁西县| 南和县| 佳木斯市| 新乡县| 滨海县| 南开区| 平塘县| 嘉定区| 天柱县| 商河县| 平潭县| 白沙| 东平县| 阿克陶县| 汕头市| 喀什市| 苏尼特左旗| 莎车县| 黑山县| 青川县| 松桃| 米泉市| 小金县| 枣庄市| 伊吾县| 金秀| 涟水县| 绩溪县| 涡阳县| 吉安市| 漯河市| 巩留县| 边坝县| 屯昌县| 信丰县| 隆尧县| 柏乡县| 张家港市| 昆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