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學搬宿舍也是一項艱巨的工程,不過,在宿舍整改之后,我們從原來的七樓搬到四樓,相比之下,還是輕松了不少的。到學校的第一天,學校還不能入住,大家只好找旅館歇腳,阿秋預定了房間,瑩瑩、我、陶陶一起,我和瑩瑩在去旅館之前先看了新宿舍,由于很久沒有打掃的緣故,實在是灰塵堆積如山,考慮到明天就要完成搬宿舍的大業,我們倆商量著先對宿舍進行一次清掃。
簡單清掃完成后,吃過飯,去旅館歇息。
阿秋和陶陶一趟車,到的時候已經時間偏晚,我們洗完了澡,由瑩瑩在房間開門,我到門前幫她們提行李。在我們宿舍,除了阿秋、艷子后來買了一個和我差不多尺寸的小行李箱之外,其余人的行李箱都是較大的,陶陶那天自然是已經為她的行李箱筋疲力盡,可是我上前幫忙的時候,卻也感覺吃力。
阿秋看出來,豪邁的將她的行李箱推給我,說道:“來,你幫我拿這個,我拿小陶子的。”
我們把行李箱拿到房間,陶陶點完了外賣,大家有一句沒一句的說著話,很快就睡了。我不是一個認床的人,但是一向比較喜歡側臥的睡姿,可是那天的睡覺的排列順序,我被夾在陶陶和瑩瑩之間。晚間,按照平時習慣的睡姿翻身時,不免要和她們其中的一個兩面相對,造成一個在我看來有些“曖昧”的姿勢,于是乎,一整個晚上,我都在“糾正”自己平躺,一夜也就那樣過去了。
正值九月,花城的天氣還是有些燥熱,夜晚下了雨,早起的時候感覺到空氣中透著的濕熱。一大早,瑩瑩去往另一個宿舍區拿自己的東西,上個學期末,她入選了一個兼職,回家比較晚。
艷子是一大早的車到達學校的,可是沒有新宿舍的鑰匙,只好在門前等著;阿昶來得更晚一些。
早上的時光我們用于宿舍清理,等到差不多完成以后,就開始準備去搬行李。下半年,我們有一個重要的考試,陶陶在吃飯的時候發現還沒有繳費,于是急忙去查看日期;瑩瑩則顯得比較淡定,細細想來,大學生涯中,她一直是一個淡定而且有些云淡風輕之意的女孩子,慌張在她臉上和身上從來沒有過多表現,刻苦與努力倒是常態。
阿秋請了自己的另一個同學來幫忙,與其說是同學,不如說是老鄉,她叫暉暉。她們經常一起出門,一起回家,感情很是要好。大家在大汗淋漓中互幫互助搬完了行李,阿秋最先收拾完畢,走到外陽臺,四樓的視野比起七樓的視野有很大不同,大家一面收拾,輔導員還在空閑時候來到宿舍慰問。
可是到晚間,班委通知,熱水器還沒有建設完畢,因此,晚上不會供應熱水!
“啊啊啊,晚上怎么洗澡呢?”艷子表現出奔潰之態。
“急啥,樓底下不是還有熱水機嗎?去那兒接唄。”阿秋比較淡定,可是艷子依舊沒有安心下來:“看來晚上要排長隊了。”的確,晚上宿舍樓下僅有的四臺熱水機旁邊人山人海,艷子本來是和我一起下樓來接熱水的,可是一看到這樣的架勢,就立馬放棄了打熱水的想法,回去洗了冷水澡。
我自己排了很久,終于打上來一壺熱水,解決了洗漱問題。
第二天就是新學期的開始,課程安排緊湊,本學期的考試對于我們來說都是極為重要的,因此大家都非常認真的在準備著。幾個月以來,除了教室,大概走過最多的地方就是圖書館外面的小徑。學校的圖書館環境優美、景色宜人,重要的是空調十分充足,夏天一點也感受不到熱。在以前,我對于學校的圖書館記憶簡單,出入最多的還是借書,除此之外,很少會帶上書本自習,對于學習,更多的是在宿舍完成的。
但是在大三這年,圖書館的幽靜讓我意識到這是一處風水寶地,利用起來自己會得到更大的收獲。阿昶、陶陶、瑩瑩顯然也是這樣想的,大家常常在午睡、晚飯后心照不宣的結伴同行,然后一起又踏著這燈光回到宿舍。
阿秋在圖書館找到了自己的風水寶地,也時常去,但是并不與我們同一個書庫;艷子相對于圖書館則更是喜歡在宿舍,很多時候她都拉上床簾,在自己的小天地度過一段安靜的時光。
不知不覺,屬于夏日的國慶又到了。圖書館閉館,大家便自己打發時間,有時候在宿舍,有時候在食堂。食堂雖是餐飲之地,但是對于我們來說,也承載過很多學習時光,只是每次回來不免要沾上它獨特的氣味。
國慶第一天早上照例是升旗,可是由于去的很早,于是大家在結束之后就忙著回來解決早餐問題,那時候很多人已經拖著行李箱離開校園,食堂也變得清凈。陶陶和瑩瑩買完之后就先回宿舍,我則想著可以在此待上一會兒,旁邊已經有高年級的學姐在復習考研,我想了想,拿出書,看了一會兒。沒多久,陶陶發信息問我怎么還不回去,我才想起自己已經逗留很久。
踏入宿舍,艷子又在床上躺下,沒了聲響;阿秋不知去了何處;瑩瑩也在床上,一時不知她在做什么;陶陶在煲電話粥,本學期她已經成功脫單;阿昶在一旁靜靜地看書。等到陶陶煲完電話粥,阿昶投來頗為羨慕的眼光,陶陶鼓勵她要多和男朋友交流,可是阿昶回應說男朋友今天在忙。
時間到國慶第四天,阿秋和我說一起出去爬山,正是當年她們一同前去的地方,我轉念想了想,那地方自己沒有去過,趁著假期出去走走也是好的,于是就答應了。本來是全宿舍一起出游,但是阿昶和艷子覺得已經去過就不再去了,于是就只有我們四人一起同行。
那天的陽光炙熱,阿秋突發奇想要走小路,于是就帶領我們一起前往。說來慚愧,我對于小路是極為沒有經驗的,一路上走得很慢而且笨笨拙拙,想來如果現在陶陶、瑩瑩、阿秋回想起這件事,依舊會忍不住嘴角上揚吧?
那時候,阿秋在一旁帶著我,陶陶和瑩瑩走的很輕松,如果她們走得快了,還會在前面等我們。
阿秋對我有些哭笑不得:“哎,你咋這樣呢?早知道就不走這條路了,不過你要相信,經過今天,你的攀登能力會提升一大截。”說完還給我打了打氣。
于是我們在半山腰不到的地方歇了歇腳,拍了照片,可是照片拍的不甚滿意,當然,因為是我拍的。這也是陶陶、阿秋至今都在吐槽的事件之一,每張照片上多少存在一個不可“將就”的點,因此在那次晚上整理照片時,陶陶還“心塞”了好半天。
后來登頂時,正好是陽光最烈的時候,陶陶帶著我們找到一塊兒大石頭坐下來吃東西、休息,我坐在一旁,看著照片發笑,陶陶丟了白眼給我,阿秋則連連嘆息,瑩瑩一向不發表意見。
片刻,陶陶興致上頭,對著漫山遍野的樹木開始放放歌,最后還模仿當年印象深刻的電視劇場景----許愿,那模樣,十分有趣。
眾人都笑了。
下山的時候依舊和上山的時候一樣困難,自然,說的是我。最后回去的時候大家都有些累的不想說話,徑直打包了當時比較好吃的揚州炒飯回宿舍。一天,也就這樣結束了。
這是我們最后一個一起出游的國慶節,那時的記憶中盡是堅毅,因為在做一件對自己來說十分突破的事,可是那些自己覺得很難的事,現在回過頭來想想,卻又不足為奇,難關一關一關過,時間一點一點走,我們終究變得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