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地下河 (庚寅,金克木)(下)
書名: 觀心殿作者名: 風(fēng)山姜米糖本章字?jǐn)?shù): 3682字更新時間: 2020-07-22 00:12:00
夏觀頤此時因為有些害怕,他改成了和谷辰澤并排跟著姜景士走,河灘邊都是碎裂的鵝卵石,一深一淺經(jīng)常會絆到,谷辰澤見他有些失魂落魄,便伸出手挽著他的胳膊。
沒想到往上游走,水流聲不及剛才強烈,洞卻似乎越走越窄小。爾后,姜景士的火把照亮了前方的河灘邊,居然照到了樹一樣的植物,而且看著隱約形成了一個小樹林的樣子。
他們拿著火把小心地穿過樹林,細細觀看,這些樹上居然還稀稀落落地長著紅色的果實,像路邊野樹上的李子一般大小。只是在火光之下,那紅色的果實顏色鮮艷,周圍好似泛出一絲紅暈,夏觀頤亦是不敢多看。
穿過這片樹林,眾人就感覺溶洞的頂部越來越矮,若要再循著水往前行走,就幾乎要跪下才能爬入了,那水流亦從剛才的湍急的河流變成了安靜流淌的緩流,雖然在黑暗的山洞中依然看不清楚那水有多寬。
“先往回走吧。”姜景士見前方之路不好走,暫時也沒有一定要去走的必要,便讓眾人回頭。眾人便又循著岸邊往回走,此時,姜景士盡量向?qū)Π斗较蚺e起火把,想看看對面的情況。
就在他們再次轉(zhuǎn)回那片長著紅果子的樹林的時候,姜景士忽然停下腳步,道:“對岸是什么?”
眾人忙都舉起火把努力照去,卻是黑蒙蒙一片看不太清楚。姜景士便小心地淌入水中,一直走到那水沒過了腰部,他找到了一塊扎在水中的巖石靠著,防止自己被水沖走,然后再舉起火把向?qū)Π墩杖ァ?
這下,在場的人都看清楚了,對岸那處的石頭中間,有一個黑洞洞的通道口。似乎有一人多高,呈拱形,很明顯也是人為打造的。爾后,姜景士又快步淌了回來。此時他把火把放低,在河灘上照著似乎在找尋什么。
“你們看。”他又向眾人招招手,用手指著地下一處道:“這個地方。”
夏觀頤蹲下來看,只見那處鵝卵石中間插著個木樁子的殘骸,大概到人膝蓋那么高。他用手撥了撥旁邊的亂石,發(fā)現(xiàn)這個木樁插入地里很深,而且上面似乎還有繩索纏繞的痕跡。
“這里也有一個。”姜景士又往前走了幾步,指了指地面,眾人跑過去,發(fā)先地上的確還有一個木樁,卻比剛才那個短很多,姜景士道:“這個地方,原來應(yīng)該是有一坐木橋的。”
夏觀頤又觀察了一下木樁,小聲道:“你們沒覺得……兩個木樁不太一樣嗎……”
姜景士看了他一眼,點頭道:“長的那個切口齊整,有斜度,是刀砍斷的,短的那個,表面呈崩裂炸開的樣子,是自然折斷的。”
“所以……”夏觀頤道:“這橋,是被什么人砍掉了……”
陳同林亦是默默點頭,但是他卻道:“所以現(xiàn)在,我們要想個什么法子渡過此河呢?”
夏觀頤伸頭看了看那水流,道:“要不我們往上游走一點,那里水流不急,我們應(yīng)該可以趟過去的吧……”
姜景士道:“不可大意,如果那么容易能淌過去,前人為什么要在此修橋呢?水火無情,你不了解的水系也千萬不要輕易下去!”夏觀頤也只得聽從。
之后,眾人又順著水流往下游走,越往下游,感覺溶洞越寬敞,而水流之聲也因為山洞的回響變得非常之大,眾人不得不稍微偏離一點岸邊,防止翻滾的水花撲在身上。
忽然到達一處斷崖,此時山洞中的落水之聲已經(jīng)是震耳欲聾,眾人站在斷口,拿火把向下照,只能看到白色翻滾的水流,飛流直下,已經(jīng)形成了一個洞內(nèi)的瀑布。那火把根本照不清下面的情況,只有不斷騰起的水霧和無盡的黑暗而已。
“看來……唯一的路……就是要過此河到達對岸那處通道了。”陳同林沉吟道。
姜景士又四周看了看,暫時也看不出什么其他端倪,便道:“如此,我們便先回去吧。做好準(zhǔn)備,帶好工具和材料,想辦法搭一個簡易的浮橋。”
陳同林亦點頭表示同意。
“此河灘位置也是不錯,可讓上面守著的人躲到洞穴里面來,再把洞口偽裝一下,這樣也不怕遇到韃靼人了。”姜景士道。
眾人便順著原通道返回,一路無事,很順利地就又回到了洞口。
那玄天派的道士們自然圍上來問里面的情況,聽得里面只是有條地下河流,并未遇到什么危險之物,都松了口氣。于是眾人商議先回千戶所,第二日帶好裝備、材料、干糧再來此處深入一探不提。
夏觀頤一整個下午都在幫眾人整理東西,渾身酸痛,晚上吃過飯便早早睡去。當(dāng)他半夜一覺醒來之時,忽然發(fā)現(xiàn)屋內(nèi)燈燭未滅,姜景士就坐在他的床邊,背對著他,盯著自己的羅盤似乎在發(fā)愣,過了很久后,他在簡陋的桌上輕輕磨了一會兒墨,提筆寫著什么東西。夏觀頤并未出聲,只看了他一會兒困意便又再次襲來,他很快又睡了過去。
第二日,眾人早早便吃飽喝足,帶足了各種裝備行李,由兩個馬車?yán)謿⒌介L城之下。此次玄天派不但賀渡塵來了,還跟來了八個身強力壯的道士,一行人遠看真可以用浩浩蕩蕩來形容。翻過長城,那馬車便不可行,只得由人力少量多次搬運,但因那地方距離不遠,多人搬運倒也利索,還不到日高眾人便都把裝備堆在了昆侖丘之上。
進入昨天那洞穴通道,亦是無事,只是通道窄仄,有些長木不便搬運而已。由此,包括夏觀頤三人、玄天派兩位宮主加上八個道士,全部到達了昨天那河灘邊上,一切皆順不提。
姜景士建議還在原來有橋的地方搭建浮橋,想那現(xiàn)人選擇那個地方必然是有原因。眾人亦是點頭同意,便稍微往上游走了一點。來到了那片樹林子之下,燭火中眾人看到那樹上的果子鮮紅欲滴,嘖嘖驚奇。卻都不敢碰半分。
很快,眾人便在樹林子旁邊升起了一堆篝火,那光亮比昨天要大了很多,幾乎照亮了整個洞穴。此處的洞穴頂端不高,只有一點點鐘乳石,整體很平整光滑,瑩瑩地反射著河流的波紋,還甚是好看。
夏觀頤此時才看清那河流的全貌,寬大概是有兩三丈,河流中立出不少巖石,水流拍打著,濺起白色的水花。如此看來,此處水流依然是很湍急的,夏觀頤心想辛虧昨天自己想要淌河時被姜景士制止了,要不這水下暗流涌動,一個沒站穩(wěn)滑到了,恐怕會直接被沖到昨天的瀑布處直接落下,那便是十死無生了。
那道士還在水中看見了躍出水面的魚兒,不知是什么魚,只看著肥碩,魚鱗閃著銀光,在水中穿梭,跳躍。幾個道士高興得手舞足蹈,想是到了邊塞一切苦寒,很久沒有見到魚了,竟摘了背上的寶劍要去刺魚烤來吃,那賀渡塵自然也在其中。
姜景士冷冷地看著他們,對陳同林道:“素聞你們玄天派不食鳥魚牛狗四種肉,看來也不是這樣。”
陳同林亦是無奈地笑道:“清規(guī)是要出之于心戒的,否則就會像這樣,出來到了無人管的境地,便什么都不剩了。”
姜景士笑道:“說得好,什么也不剩了。”故意將陳同林的話加重重復(fù)了一下。
本來穿入地下探索,應(yīng)該是極度緊張嚴(yán)肅的氣氛,那幾個道士卻抓魚烤魚不亦樂乎,比這一路上情緒都要高。而姜景士則默默在一邊教夏觀頤與谷辰澤如何將木條捆起來,做成浮橋。這是他以前在徽州山林溪水之地和采竹人學(xué)來的。
這種浮橋是由五六根木條或竹條并排、按照一定斜度綁成,還可以根據(jù)需要再接長繼續(xù)綁,一般一副最多可以長一丈左右,最適合在這種有巖石的湍急河流之中搭建。綁好之后橫著慢慢推入河中,人在岸邊找一處石頭或粗木,站在它的前面,拿著浮橋向著下游的那一端,如此,浮橋另外一端便會隨著水流的沖力劃一個弧度自己變成豎直浮在水中,此時若河中亦有巖石等阻擋物,那浮橋便可穩(wěn)穩(wěn)卡在河岸與河中的阻擋物之前。
此處河流較寬,姜景士看好了一個地方,讓他們綁了兩幅這樣的浮橋,并反復(fù)檢查綁得是否結(jié)實。爾后,他便帶著夏、谷二人將第一個浮橋推入水中,一切按照他的計劃,精準(zhǔn)不差,第一個浮橋很好地卡在了河流中央的巖石之上,那個巖石平整,面積較大,上面勉強可以站下三個人。
他們又扛著第二個浮橋小心地走過第一個浮橋,來到那個巖石之上,再將第二個浮橋推入水中。那浮橋的另一端很快卡在了河對岸的一處巖石之前。
“哎,這老頭還真有辦法。”賀渡塵手里還拿著吃了一半的烤魚,跑到河邊喊道。
在巖石上放好第二個橋之后,夏觀頤想試一試是否結(jié)實,便又小心地走到了第二個橋之上,搖搖晃晃地走到了對岸。
此時,他正對著那個黑洞洞的通道,而在篝火的映襯之下,他也能夠看清楚,這個通道的內(nèi)部亦是由青石砌成,還打磨得很光滑。然后他抬起頭,發(fā)現(xiàn)在那個通道的上方,也刻著三個字。
依然是那個他不應(yīng)該認識的字體,可是此時,他卻無比確定自己認識這三個字。
“歸、虛、門。”
他的心砰砰直跳,忽然又覺得身邊無限的黑暗中仿佛浮出了徹骨的寒氣。
“觀頤!觀頤!”姜景士與谷辰澤都在那巖石上喊他的名字,他這才回過神來。
“先回來!拿好行李裝備再走!”姜景士喊道。
他點點頭,回頭又走上橋去。可是那扭曲的幾個字一直在夏觀頤的腦海中揮之不去,他跟著眾人,胡亂拿了寫東西背在身上,又稀里糊涂地跟著人走上了浮橋。
正當(dāng)他走過第一座橋,踩上第二座橋的時候,他猛然一腳踩空,直接“砰”地一聲踩入了深水之中,他還沒反應(yīng)過來,那水一下子就沒過了他的脖子。
“哎!”他身后的谷辰澤想要抓他一把,誰知亦是腳下一滑,也“噗通”一聲落入了水中。
夏觀頤大驚失色,此時他的腳踩不到水底,正在被水流快速沖離,他拼命伸手想要抓住周身的巖石,可是這時他才發(fā)現(xiàn)那巖石下方長滿了青苔,極其滑膩,抓了好幾次都未能抓住,他的心頓時如懸在冰窖之中一般,四肢在水中亂劃做著徒勞地掙扎。
恍惚中他看見那篝火岸邊亦是亂成一團,只有姜景士一個順著岸邊向著他的方向拼命跑著,可是水流的速度超出了他的想象,他只感覺岸邊的人越來越遠,周圍越來越黑暗,而水流也變得極其湍急,他便如同一片樹葉一樣在水中被拍打翻滾,水不停地灌入他的口鼻,他的意識最終也漸漸模糊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