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碧玉谷(己未,土合)(上)
- 觀心殿
- 風(fēng)山姜米糖
- 3073字
- 2020-09-18 00:04:00
姜宇嵐剛剛浸了水,精神稍微有點恍惚,但是聽夏觀頤這么一說,立即也回過神來,問道:“西王母?你是說那道家拝謁的西王母嗎?”
夏觀頤回頭看著他,道:“非也。我說的是《山海經(jīng)》里面的西王母。”
姜宇嵐瞇著眼睛,拼命回憶自己讀過的書中的內(nèi)容,面色漸漸變得陰沉了下來。夏觀頤見他如此,想他也是大致知道了“西王母”一詞兇險,覺得暫時還是不要把他爺爺年輕之時的經(jīng)歷告訴他為好,也只是徒增他的恐懼罷了。
可是到達了這個地方,夏觀頤心里也有數(shù)了。
在這彰德城下面,應(yīng)該藏有三個獨立的“世界”。正與自己在彰德府的池塘下面的地宮里看到的三個青銅浮雕一樣,祝融、西王母,另一個應(yīng)該是女媧。而他們正中間那個機關(guān)會是什么?他此時猜測,恐怕正是他太爺爺要找的東西吧。也許當年顓頊要盜走這個東西,正是因為它能支撐他在彰德府的地下建立“獨立小世界”的吧。
不過這里就有個問題了。如果顓頊是盜走了這個原本運轉(zhuǎn)整個現(xiàn)世的“算世奇寶”去運轉(zhuǎn)他這個彰德城地下的獨立小世界,那這個現(xiàn)世之后的萬物運轉(zhuǎn)又是什么東西控制的呢?夏觀頤此時還想不通,只得先打住不想罷了。
他又四處看了看,稍微走遠了一些,大致感覺這像是一個很長的縱向山谷,兩邊看不到頭,頂上很高處有一條長裂隙透下光線。
山谷之間所有的可見之處皆是這種碧綠透明的“玉”,層層疊疊,險峭嶙峋。而且,這地面之上似乎還“長出”了許多棱柱狀的尖利碧玉,看著也怪瘆人的。
這些窄小細長的“玉枝”和層疊的如同屏障或是巨石一般的“玉面”交錯,到處皆是玉鏡中反射出的光怪陸離、破碎虛幻的影像,讓他們身處之地也是詭譎萬分。
夏觀頤還想再觀察,此時,后方傳來了姜宇嵐的驚叫之聲,:“沒……沒有了!”
夏觀頤忙回頭,才發(fā)現(xiàn)此地的視野極其不好,走幾步路就會被玉璧隔擋,繞得看不見原來的地方,他忙快走了幾步,繞了兩下,才又回到了剛剛他們爬上來的地方。
姜宇嵐的目光依然沒有挪開,還是看著地面。
可是此時,地上已不見那個他們剛剛爬上來的圓形洞穴了。
夏觀頤瞬間就明白了,這是“通道”又關(guān)閉了的緣故吧。
姜宇嵐抬起頭看著夏觀頤,問道:“……這是你弄的嗎?”
夏觀頤搖了搖頭,爾后忽然想到了什么,便道:“這……恐怕是因為剛才這個通道對接的那個祝融城……徹底消失的緣故吧。”
姜宇嵐聽他這么一說,也是恍然大悟。他在原地稍微整理了一下身上的包袱,又把衣服上的水擰干了一些,爾后開始認真地四下觀察所處之地。
不一會兒,他忽然指了一邊,道:“我們先往這個方向走走看吧?!?
夏觀頤看他這么一指,又是很篤定,不禁伸著頭往他指的方向看了看,卻根本也看不出與背面的那個方向有什么區(qū)別來,便問道:“為何?。俊?
“你看這個地勢。”姜宇嵐轉(zhuǎn)過來指著身后的方向,道:“有沒有發(fā)現(xiàn)微微往上傾斜?這兩邊碧玉我們可以理解為峽谷壁,如果你光看地面看不出來,可以看這兩邊與地面的接縫處,是不是感覺在往上走?”
夏觀頤循著他的指示,看了半天,好像看出來有些斜度,卻也不確定。
“雖然我不大了解這個世界是什么規(guī)則吧……但是如果我們現(xiàn)世的地貌特征是通用的,那么我們所處的這個地方,就相當于一個由中心往外發(fā)散的地面裂開的大裂口吧。從頂部也可以微微看出來,往我指的方向中,光線更強一些,說明上面豁口更大?!?
夏觀頤認真地又看了看,實在是看不出來。
“我猜測這個地方的結(jié)構(gòu)是一個中心發(fā)散的裂口,我指的方向是往裂口的中心區(qū)域走,應(yīng)該更深,但會越走越寬敞,如果有人跡,他們也會趨向于在那邊聚集?!?
“行吧,就聽你的,往這個方向吧!”夏觀頤點頭道。
兩位少年便小心地繞過各種尖利的碧玉,向著一個方向走去。他們一開始走路的腳步還很輕慢,很注意身邊的動靜,可是走了一段時間之后,沒有任何事情發(fā)生,周圍安靜得可怕,一點風(fēng)吹草動都沒有,只剩下二人趕路的腳步聲與輕微的喘息之聲。
于是他們倆都不約而同地加快的了腳步。
果然如這姜宇嵐所說,這谷底似乎是越走越寬敞了,那地上冒出的尖刺狀的玉也少了很多,基本后面就是比較完整的如同山石一般的玉面了,再也不需要躲避繞行,但是由于玉石不再破碎,夏觀頤就發(fā)現(xiàn)走著走著自己就會被忽然冒出來的人影嚇一大跳。
因為玉石的鏡面不再破碎,而是變得齊整寬大了,這樣行走在這裂縫之中就好比是走在了堆放了各種方向的鏡子的路上。時不時自己的身影就會折射在鏡子里面。
由于這些山石斷面并不規(guī)則,所以出現(xiàn)人影的地方就會更加突然,有時候出現(xiàn)的影像不是單純的折射,而是自己在身后的斷面上映出的背影,又映在了自己面前的某塊玉鏡之中,反射了好幾次,所以會讓人感覺很怪異。不過好在一路上也只是被嚇到,并未出現(xiàn)什么其他的情況。
夏觀頤是知道這個玉恐怕還有其他古怪的,以往他有好幾次在這玉里看到其他影像的經(jīng)歷,所以他邊走邊在想,如果自己這個時候往這玉里面去看,會不會看到不同的東西呢?但是他想歸想,并未去看,還是決定跟著這姜宇嵐先走一段看看,最好一切平靜與自己的父親匯合,再想脫出之法吧。
此時,姜宇嵐忽然問道:“玉這個東西,在五行里是什么啊?戊還是己?”
夏觀頤一愣,道:“為什么這樣問?!?
“也沒什么……自從知道你們夏家可以用這五行之法‘冥想’之后,我就挺好奇的。”姜宇嵐邊走邊道:“我想,這世間萬物都是有這天干地支的五行精準組合規(guī)則的,這些是構(gòu)成這個世界里面物質(zhì)的基本元素,你們夏家可能就是掌握了一些精準規(guī)則吧。”
夏觀頤點點頭,道:“你說的差不多,要說玉的話,一般現(xiàn)在行里算命的會認為是‘美石’,就是說,也是一種石頭吧,所以是戊……”
“這么認為就肯定是不對的,我聽說玉這個東西,屬陰,但那戊似乎是陽氣甚旺……”姜宇嵐道:“不過陰陽五行我也只是學(xué)了皮毛……可能說的也不對吧?!?
夏觀頤道:“我們夏家之術(shù)中,認為玉是‘戊土’與‘癸水’,且‘癸’更多一些。”
“哦?這倒是個很有新意的看法。”姜宇嵐饒有興趣:“若‘癸水’多,確實是應(yīng)了陰這個屬性。這樣說來,‘戊’是形,而那‘癸’卻是內(nèi)質(zhì)?”
“嗯……”夏觀頤皺了皺眉,道:“你這理解有點偏差,這世間萬物形態(tài)多變,比如水結(jié)了冰,形如山石,卻也還是水,單純的‘壬水’,沒有什么五行單純是體現(xiàn)在‘形’上……我說玉是戊與癸,那便內(nèi)質(zhì)就是戊與癸?!?
“聽你這么一說,好像是明白了,不過細想,我什么也沒懂?!苯顛拐f到此處,抬頭望四周望了望,道:“這里的玉石可真是太壯觀了?!?
“西王母之地,盛產(chǎn)此種玉石,其實在《山海經(jīng)》上記載,西王母所居住之地,并非是昆侖山,而是‘玉山’,不過,我也沒有想到此地的玉石會如此純凈……我以往去過的昆侖山……”夏觀頤還沒說完,就被姜宇嵐打斷了。
“你去過昆侖山?是在西域的那個高山嗎?”姜宇嵐問道。
夏觀頤此時才想起,自己是在某種“回轉(zhuǎn)”的力量下去的昆侖山,應(yīng)該是回穿到了姜景士年輕的時候。他不確定這樣描述姜宇嵐能不能懂,而且此時,他本不想多說。
“是我爺爺年輕的時候去的那個地方嗎?”姜宇嵐追問道。
“……是的。”夏觀頤只沉默了一下,就決定告訴姜宇嵐,便道:“而且我是回到了你爺爺去的那個時點……做了一些事情……”
姜宇嵐猛地停下了腳步,瞪大了眼睛看著夏觀頤,一副不可思議的表情。
夏觀頤早知道他會有這種反應(yīng),不過因為姜宇嵐也算是跟著自己穿過了“冥思”的河流了,應(yīng)該能有些接收能力了。他便示意姜宇嵐繼續(xù)往前走,自己則把之前與姜景士的事情挑重點,慢慢地邊走邊說給了姜宇嵐聽。
本來,夏觀頤還會覺得這些事情說起來頗為麻煩,可是他與姜宇嵐在這玉石之中趕路也著實無聊得緊,姜宇嵐還是夠聰明的,不需要夏觀頤多解釋就能大致知曉他說的狀況,而且聽的多問的少,一直讓夏觀頤很順暢地描述。
他們就這樣又走了一小段,邊走邊說,夏觀頤忽然問道:“天……是不是有點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