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87章 村里徐老四的姑爺

村里徐老四,大家都叫他小艷。給他起個女人的名字。他本名徐春艷,他是村里徐粉匠的四兒子。

徐老四與他媳婦劉香都是村里最能干的年輕一代人了。徐老四家里每年以種大蔥為主,還種了大田地的玉米和黃豆,春秋不忙的時候,兩口子都出外找零活干,老四在水泥廠找活干,他媳婦小香就在村里給農戶打零工,這樣,自己家里的地不耽誤,還能掙到現錢,夠生活費用了。

早些年,生產隊時,種的土豆都不好銷售,隊長就請了徐粉匠來做漏粉條的生意,徐粉匠帶著兒子女兒從綏化遷落到了我們浩良河村。

我們小時候都愛去漏粉條的小廠房里,看見那長長的土豆粉,可喜人了。隊里有粉房那些年,村里人吃粉條可方便了,有時到了冬天,家里還能分到粉條呢,那些年,我們吃粉條那真是過癮呢。

好景不長啊,后來,生產隊解體了,粉房也分家了。以前村里做粉條的時候,鎮上的居民和外地的人都來村里買粉條,都說我們村里漏的粉條好吃。那時賣的粉條也便宜。

可后來,村里不漏粉了,我們再想吃粉條,都得去集市上買了,也有路過村子里的車叫賣粉條的。可有時候都是假粉條,一點都不純,買了那些假粉條在鍋里是不抗燉的,下鍋里就爛了,碎了。村里有不少人家都上過當,都留戀自己村里那粉房漏出來的粉條呢,那真是好吃啊。

徐老四兩口子是個地地道道的莊稼人,他們家里從綏化買來的大蔥籽在我們村的土地上實驗一年后,那是真是豐收啊,大蔥好的一根有七八兩重,快有一米高了,秋天起大蔥時,一捆一捆的送到集市上賣,換回來一疊一疊的錢,那是最讓人感覺到幸福快樂的。

從那年后,我們村里種菜的戶,每年都會學著種大蔥了。栽大蔥雖然很費工夫,可管理好了,趕上秋天賣個好價錢,那真是掙錢的了。

徐老四家里只有一個女兒,徐曉紅,她是九零后的生人,屬羊的,獨生女,小紅念初中的時候就自己處了個對象,離我們村不遠的一隊劉寶瑞的兒子,劉志強,也是一個獨生子,九零后生人,劉志強的父母也是老實巴交的老農,家里有點稻田地,老兩口勤勞勤儉的養活這個孩子。

說起劉志強,這孩子也是九零后生人,他可懂事了,他吸收了父母待人處事的優點,在班里上學,總是班里的守繼律的好學生,平時不善說話,為人樂善好施。是很懂禮節的好孩子。

村里有很多像他這樣的獨生子女,可他們每天都是管家長要錢,又懶又不愛干活。

而劉志強與小紅好上了。后來他又念了伊春技校。學習了電器悍,他的手藝學得很精。各種電器悍壓護悍他都會。

小紅與他很般配的,個頭都不太高,長相都很普通,可兩個孩子心眼都很靈,志強為人實在,用心好學。

徐老四兩口子都同意女兒的選擇,他們兩家人意見相同,他們兩個人結婚很早,開始時小紅與婆婆住在一起,后來,志強掙錢買了大樓,都搬到樓里住了。

劉志強和小紅都是有上進心,吃辛苦的人,這對年輕人,才三十歲,兩個人的小日子就過得比同齡的男孩子女孩子們條件好了。

這一切都是這兩個人共同努力的結果,

小紅結婚后,再沒有生孩子的時候,就去鎮上的飯店里打工,志強也給人賣手腕子掙錢,

他們能吃苦耐勞,不講究吃喝穿戴,比村里那些只愛虛榮的花花公子們強多了。

他們都是獨生子女,可徐老四兩口子在女兒身上真的不費心,不操心的。

這一點,讓村里人都羨慕呢,志強心眼好使,村里有個大活小活的都求他去干,他有時還不管人家要錢,村里人都說,他真是是懂事,他的父母老劉修幾輩子修來的這樣的好兒子呢。

志強是個孝順的孩子,有一年,徐老四在地里干活暈到了,送進了醫院,劉志強一直陪著他的岳父,直到出了醫院。

劉志強是個會過的孩子。同齡大的孩子,同學總是找他吃飯,他都是有時推脫了。他不是小氣,也不是摳門。他想到了自己有家,他不能那么散漫了,他是個男人,得像個男人樣,他不能虧了媳婦,也不能對不住父母和岳父岳母,

志強,年齡不大就知道掙錢養家,他從不向自己的父母要錢,自己與小紅在幾年的時間里,存下來的錢,就買上了大樓,住在鎮上的商人街處。那商人街,好幾棟大樓,都是商品樓,有錢人都在那地方買樓的。

這一點是讓村里的孩子們,特別是年輕一代人,那些啃老的,吃老的不愛干活的年輕人值得學習的,村里有些年輕人,整日里花天酒地的活著,沒有理想沒有目標,父母都受著兒女的氣,像劉志強這樣孝順,懂事的年輕人太少了。

我們都誠心誠意的祝福他們,愿他們的小日子越過越紅火。讓更多的年輕人向她們學習吧!

主站蜘蛛池模板: 清苑县| 都匀市| 龙海市| 宾川县| 山阴县| 突泉县| 辽宁省| 华容县| 拉孜县| 偏关县| 扎赉特旗| 米脂县| 扎赉特旗| 浦江县| 桐梓县| 宁武县| 隆尧县| 涡阳县| 永泰县| 四子王旗| 二连浩特市| 孟州市| 甘孜| 双柏县| 江城| 吉水县| 蓬莱市| 嵩明县| 宜丰县| 清流县| 绥江县| 商河县| 龙海市| 花垣县| 双柏县| 河池市| 阿拉尔市| 莆田市| 保亭| 顺平县| 斗六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