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里有個老獸醫孫瘸子,他本名叫孫紅成,他走路有一只腳顛腳,村里人都叫他孫拐子,孫瘸子,也沒有人管他叫名了。這個老爺子也不生氣,今年都七十多歲了,有時候就能看見他背個手,在村子里一顛一顛的閑逛著。
孫瘸子是個性格開朗的人,年輕的時候,在生產隊那會兒,他被分配到村里的殺豬場里干活,殺豬場的活雖然很臟很累,但是,比家里吃的好些,有時候,還能吃到豬肉,老孫頭在殺豬場里,學會了殺豬,后來,殺豬場解體了,他又回到了村里,也學會了一些獸醫的活。
分單干后,家里也分了些地種,不過都是他的大兒子種著。他不太操心家里的事情,閑著沒事就往村里的麻將桌前看看,聽聽那些村里的人談談笑話。有時自己也愛哼小曲,唱個小調,他是很會生活和懂得享受的人。
老孫頭的老伴已經去世了,老伴年輕的時候,家里的活都是老伴干著,他的老伴孫大娘是個熱心腸的人,她也是村里的半個接生婆,早些年,哪家媳婦生孩子了,不去醫院的都會找她幫忙接生。
老孫頭家里有三個孩子,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在當時那七十年代來說,在農村里是人口最少的人家了。
老孫頭的大兒子是個普實能干的莊稼漢子,他種著家里的幾畝地,有時候也出去在鎮上的工廠里干零工,家里有個兒子,他的妻子也是我們村上的本地人,是我們東頭老張家的二姑娘,也是個老實的種地人。
他的二兒子也學了獸醫,在鎮上開了一家獸醫站,賣一些雞,豬食料,和一些藥。生意不錯,農村里養雞養豬的都去他的那個店里買食料的,而且對村里人還優惠。村里人也都愛去他家的小店里買東西的。
老孫頭的女兒,是個大學生,考的伊春醫校,學護士的,回來后分配到了我們鎮上的醫院工作,他的這幾個兒女還是很有出息的,所以,老孫頭就沒有什么操心的事了。
村里人都羨慕老孫頭的好日子呢。
老孫頭為人慈善,與村里人相處的很好,給村里的人家看小動物的病,都不要錢的,那些年,家里養牲口的多,牛,馬,羊,驢,還有豬,雞,鴨鵝。有了毛病的都找他給看看。
有一回,村里王老三家養的牛,生病了,不吃草了,讓他給看看,他一去看,那牛肚子脹得很大,牛還喘著粗氣。后來,孫老頭讓家里人給它灌了些瀉藥,又讓家里人領牛出去溜溜,結果,那牛拉了稀屎就好病了。
有一年,村里鬧雞瘟,家里養的雞一打蔫就死了,老孫頭就熬了些大蒜水,給雞喝,還給村戶里的人家雞圈,豬圈都噴了些藥水,雞瘟才慢慢的控制了。
村里的豬下崽,牛,馬,羊,下崽也都找他去,怕那些動物難產,有時就領那帶崽的牛溜溜,催生。老孫頭有時也給農戶養豬的人家,給小母豬結扎。不過,他也干過一次失誤的事情。
有一戶養豬的人家請他去給小母豬做結扎手術,那家里老母豬下了十多個豬崽,母豬很多,他給那些小母豬做的手術,后來,那個養豬的家里的一頭母豬還是想下豬崽,村里人說,可能孫獸醫沒有手術干凈。要不然那頭母豬不能那個樣子,鬧圈。
孫獸醫聽說后。去看了看,他查過之后說:失誤,失誤啊,自己年齡大了,不中用了。可村里人也沒有怪罪他的意思,只是后來,他有一些精細活,都讓他的二兒子來給看看了,自己說自己年齡老了。
可他的身體還很硬朗的。他老伴,幾年前有病,讓他上了心火,老太太得的胃癌,先是胃切除了一部分,只能喝點稀粥。老孫頭感恩自己的老伴,陪他一生,養家種地的干了一輩子。為他生了三個好兒女,在他老伴有病的期間,老孫頭精心的陪伴著老太太,給老太太做飯吃,喂老太吃喝,他心里覺得對不住老伴,年輕的時候也沒有在家里干家務活,都是老伴養孩子,持家的。
直到孫瘸子的媳婦離開了他們,孫瘸子和他的兒女們都在老太太跟前陪護的。老太太走得很安詳。
孫瘸子的媳婦去世后,老孫頭不不種地了,家里的菜園子都給他的大兒子種了。
現在每天在村子里都能看見老獸醫孫瘸子了。他可是村里的一大閑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