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1章 村上的劉嗑巴
- 村中的那些故事
- 妙語居士
- 1753字
- 2022-03-19 15:31:10
在我們村小水泥廠西邊靠近去黑瞎溝的那條路邊上住著一戶人家,家里靠殺豬為生,這戶人家是屬一隊的社員,可戶主不愛種地,村里人都叫這戶人家是富閑戶。這是劉行山的家,大家都叫他劉結巴。他是一個殺豬手。家里養活兩個孩子和一個口語說話吐字不清晰的一個老婆。
劉行山可是我們這里遠近聞名的小人物。可不久前聽說他死了。得的急性腦出血。到醫院搶救也沒有挽回他的生命。年齡還不到六十歲。
村里的劉嗑巴。本是外來戶口,因六隊的婦女主任老張太太的大女兒嫁給了她。就把他的戶口落到了六隊。
他長的個頭不高,在村里屬于矮個子了。可人長得黑點,但是個很結實的壯漢子,婚后,也不愛種地。他的老岳父岳母也為他們家的日子操心。自己家也沒有個像樣的房子可住,九幾年的時候,村子西頭建水泥廠。他與妻子商量后,決定去殺豬,干殺豬這一行,這樣,劉嗑巴殺豬場就在西山洞水泥廠靠橋頭堡不遠處的一塊空地處成立了。可他天性好客,愛吃愛喝的,殺豬賣點錢也不等回本就花費出去了。每年開春都貸款。買幾頭豬,放在自己家的豬圈里,喂上一段時間再把豬殺了賣。算是自己家里笨養的豬,賣出去的豬肉要比較貴一些。很多人也都愿意買他家的豬肉。地里的莊稼也都是雇人雇車種和秋收。過日子大手大腳的,也存不下一分的錢。他家里有一個兒子和女兒。孩子也沒念幾年的書。初中都沒念完就畢業了。
他一生唯一的優點就是熱情好客。
殺豬每天在水泥廠小市場上賣肉,可晚上總是愛請朋友吃飯。沒錢也吃,有錢也不愛還債務。
他的老婆雖然是我們村的。可她說話口語遲鈍,話頂不上去,也不當家,只能聽劉嗑巴的。一年到頭來,殺豬賣肉都是白忙乎。前些年,他借錢,還知道去還債。可這幾年,要債的都是他家門前。他的嘴會說,總能把要債務的老鄉打發回去。
有時,他老婆也說他,自己的兒子都快三十的人了。可還沒有娶媳婦,家里條件差。女孩子到容易找婆家,他的女兒也嫁給了我們臨村社員。家里條件雖然不是那么好。可日子還算過得去。
劉嗑巴這些年喝酒喝得胃不好。醫生都警告他多次。可他還是去喝酒。他的熱情好客,在村里人情上很講究。村里有個大事小情的人家,他知道了就去,從來不落過。
他手里雖然沒有錢,可他很孝順。他的岳父老張頭去世的早,老張太太也活到快八十歲時去世的。他岳母有兒子孝順。可他也常來村上。老張太太活著時也把老太太接到自己的家里,照看她些日子,為此,因為他的孝順,也熟悉的了很多村里村外的人。熟悉他的人很多都借給他錢,可直到他死,還有很多債務沒有還上。
去年夏天,七八月份里,天氣熱,他愛喝酒,一喝大半夜,自己坐在外面,院里有擺放的桌子,也不怕蚊子咬自己,院里燒一推濕草來嗆蚊子的。一喝大天亮,他還一喝酒就哼著小曲,顯示出無所謂的樣子,就這樣,他的身體就會吃不消了,白天殺豬的活都得讓別人幫忙了。他的年齡也不算大,才五十多歲,可特別的消瘦了,也特別的顯老,這幾年更是如此。
前年豬肉貴時,他想買豬殺都不好買,肉貴,也不好賣。家鄉人也都不敢多吃豬肉了。這兩年家鄉也受疫情的影響,他賣豬肉的生意也不好干了。他的親戚也勸說他改行吧。可他說自己殺了幾十年的豬了,已經是個罪人了,他日后死了,告訴自己的兒子是不讓他們去做殺豬這一行的了。
其實,他的兒子還真不喜歡殺豬這個行業,他兒子跟著他的舅舅們學了廚師的手藝,也是在飯店里混飯吃,不過,飯店里公吃住的,也很適合他的兒子干的。
劉嗑巴可能知道自己的壽命不長似的,在他死之前的日子里,常去看女兒和外孫子,他也很希望自己的兒子早點有個對象,他也幻想著自己的孫子圍著他身邊轉,拉著他的手要買好吃的呢。
可人的命運是不由自己決定的,去年的秋天,他得了急性腦出血。到醫院已經人死了。
他雖然是本地的一個小人物,可遠近鄉鄰的一提起他都知道他的大名的。他死后也成為了我們村里人飯前飯后談論的話題了,都說他是不惜生命,喝酒喝死了,還有人說他殺豬殺的孽障,還有人說他欠下債務累累。
只是可惜了那些借給他錢的人,那些債務都給不上了。一家過日子一個樣。可劉嗑巴這種過日子的方式是讓村里人講究的了。有的父母勸孩子時也愛哪先拿他做比例,說不要學他的樣子,大吃大喝的,把自己的身體搞夸了。都不知道珍惜。
最近聽村里人說,水泥廠附近的殺豬這行,被別人承包了。水泥廠那片家屬區的員工,又可以吃到新鮮的豬肉了。可在我們村里邊,還有人時常提起劉嗑巴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