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232章 貪小便宜的張大叔

我們家后院住著一戶人家,姓張,夫妻兩個,家里有三個兒子,一個女兒,論輩分講,我得管張老頭叫張大叔,他本名叫張厚魁,在我們村里,村里人都叫他張后悔,他是被村里人命名為最愛占小便宜的人了。

我的老家浩良河小村鎮,說大不大,說小也不算小,農村這方面來說就以前來論就有鎮內的六個生產隊,外加有周邊的大吉星村,小吉星村,河北奮斗,二八七村,小北陽村,北陽吉場,小八隊等村屯,后來除了小八隊之外,都歸化成了浩良河村,都歸浩良河鄉政府管轄了。

我家農村的,父母屬于菜農戶,是二隊的社員,后期家里分了不少的菜地,我們父母都是種地種菜的莊稼好手,成了村里能干農活的勞模了。

村里的這個老張頭家住在我家后院偏西頭。他家前后院里都有門,院子的前面有大門能進大車,四輪車都能往院里開,后面也有小門,也能走人,三個兒子兩個兒子都分出去過了,只有他的老兒子與他住在一處,不過三間草房如今是翻新上瓦蓋的,也中間用柵欄割開了,一家一間半房子,過日子都分開過,老張頭與他的幾個兒子那可是分得清的,他可一點虧不想吃的,如果不讓他占點便宜,那他的心就會睡不好覺,心里會癢癢的,而且這個老張頭平時過日子,看不得別人比他家強,忌妒心強,愛眼紅,愛得紅眼病。我記得從我們家搬進這個村里時,老張頭的父輩們就住在村里,他們家也是村里的老社員了。

單就張大叔愛占小便宜這一說就夠讓村里人講究他一壺的了,

別的事不說,就先提與我家接觸的事情吧,

張老頭今年都七十多歲了,老伴前幾年去世了,年輕的時候,這兩口子那是穿一條褲子的,處事為人的方式方法幾乎是一樣的,都是愛貪小便宜,愛小的那種人,總是不想吃一點虧的。

在我的記憶中,有一年,生產隊要分組干活,大伙兒都想找合適的人手聚在一個組里,那時候,可熱鬧了,三一群,兩一塊的就在一起商談,張老漢那時候也年輕,他看我父親也是能干,又會趕馬車,就想著與我父親能分到一個組就好了,一天中午不到,他就會趕著飯點到我們家里來談事情。

大付,你說,咱這組咋分,隊里的牛和馬咋分。他與我父親叨嘮著。我父親在家里排行是大的,村里人都叫他大付。老張頭比我父親小,按理說應該管我父親叫大哥的,可他也那么叫著我的父親,可我的父親也不是那種愛挑邪理的人,也沒有生他的氣,屋里還有幾個鄰居在,我父親說:咱得聽隊長和村書記的安排,看人家領導如何安排和分配吧。

那個,我還想與你分到一個組呢,老張頭還是說著。

我們和母親在屋里,也插不上話,只能聽男人們在商談村上的事情,

我記得那是八幾年的時候吧。土地還沒有分產到戶,都是改革開放那個年代了。新的政策還沒有全面的施行。村里正準備聽上級領導的安排呢。

那天嘮到中午的時候,我母親那天正好蒸了一大鍋饅頭,白白的大饅頭真是饞人的,我們家里一年當中也吃不上幾次饅頭的,偶爾蒸了饅頭,我的母親都留給我父親干活吃的,我們幾個孩子中也屬我的最小的弟弟能吃上點細面糧食,剩下的我們幾個大了點的孩子都是吃玉米面餅子的。

就是到了現在,如今這個時代,有的人貼玉米面餅子,讓我吃時,我都不想去吃了,真的是小時候吃傷了胃,一吃那餅子,胃就反酸水。特別不好受。

中午吃飯的時間到了。別人都回家了,父親也留他們在家里吃飯,最后,都走了,唯有張老頭還是不走,他也看上了那白饅頭。

可沒有啥菜,有玉米粥和咸菜。還有辣椒油。

張老頭與我父親在桌子上吃飯,我當時想啊,怎么他老婆子不來找他回去吃飯呢,家離我們家又近,前后院,幾分鐘就到了。那時候的我對他就反感。

一頓飯下來,不是我媽蒸的饅頭小,他一連吃了六個大饅頭沾辣椒油吃。邊吃還邊說,大嫂蒸的饅頭真好吃,這回兒管我媽叫嫂子了,這嘴真會變著說啊。

那是我們家幾口人的飯啊。他真能吃。

我媽媽和爸爸樂呵呵的勸他說,好吃就吃飽吧。

我父母的為人就是好,寧可自己吃點虧也不去為難別人,我記得我小時候,有個遠方親戚來我家認親,還說謊,說自己的母親住院,用錢,結果借我父親三百元錢,我父母都借給他了,那還是個年輕人,一個騙錢的人。那時候的三百塊錢有多么難攢啊,我父母的心眼就是太好使了??缮屏嫉娜丝偸菚或_的。白讓那個年輕人騙了錢,也沒有要回來那錢,后來,聽說,他又到三叔家里騙過錢,再后來,聽說,他真的被抓起來了。

我父親后來說,人被抓起來了,咱那錢就別要了,多少看在與他父母還有點親戚的分上,就拉倒了。沒再提被騙錢的那回事了。

那天中午,張老頭吃得飽飽的離開我們家的。

后來聽說,他還是沒有與我父親分到一個組。

我的父母后來分到的土地都以種菜為主,春天院里扣棚子細菜秧苗,大地里栽種的大頭菜,西葫蘆都能早早下來了,我的父母就把它們拉到鎮上菜市場去賣。張老頭家里種大田地,院里也有菜園子,栽苗,總是來我家里要,有時也買春天我們家里下來的蔬菜,每一,買兩個角瓜,也就是西葫蘆,他都偏管我父親多要一個。眼睛盯著秤,還不相信我父親的意思。時間一長了。他的作為,讓我母親也很煩他,反感他的處事,太能算計別人了。讓人煩。

他愛去別人家里乘飯吃,誰家有結婚的,辦事的,他也去,隨的禮不多,可要在人家吃幾天,走時還得拿著。真怕自己隨那點禮虧了。

而到了他自己家辦事時,菜也就很少的幾盤,特別扣氣。一點也不大方了。

等我們家也種稻田地時,下來的新大米,也賣給村里人吃,他也來買米吃,還不給現金,他賒賬,還讓你多給他添幾捧米,他笑嬉嬉的說,大侄女,這新大米濕,壓秤,五十斤你就多捧上幾捧吧。我不想給他,可有母親在跟前,母親說。孩子種點地也不容易,夠秤就行了,可我多給他幾捧也沒有人情在啊,我家種地,收稻田,村里人很多都幫忙的??伤麉s不幫忙啊。這種人不賣給他吧,一個村里住著,賣給他吧,給人一種特別癩的感覺。真是無法共事的。

就是這樣一個圖小便宜的男人,處事太小氣,又愛小。

早些年,我記得我小時候,家里還到鎮上的糧食局里去領糧食吃,過年的時候,糧食局也放花生和瓜子。我的母親也趕上到放糧油的時候就去領糧,張老頭也愛與這村上的婦女們一起去鎮上的糧食局里領糧。那時候領糧的不光有我們菜農戶口本的,城鎮居民都去那個糧店去領糧,只不過戶口不同,糧本也不同,給的糧食和油各方面的待遇也不同。

我母親說,老張頭

瞅人多時,總是去那斗里多捧幾捧,領花子和花生時,他也往兜里多抓幾把,嘴里還吃著,有時,糧食局的工作人員都對他瞪眼睛說他,可他也不聽。

等家家農村都有地種時,我家里養牛,春耕,農忙時,他也總是來我家里借牛耕地。我父親雖然大方,可他卻是最心疼牲口,最愛惜牛的人,他不舍得讓別人趕自家的牛去耕地,每一次,我的父親都陪著去種地,就這樣,他家借了牛還把我爸這個勞動力借了去,種完地,干完活后,我父親幾乎都沒有在他家吃過飯,都是回家里來吃飯的。便宜和香香都讓他占了去。后期,我家里買了機車,我弟弟開車,他就不敢來求我父親幫忙了,因為得用車種地,那耗油,弟弟脾氣不好,不給工錢,弟弟是不愛伸手白幫忙的。就這樣,后來,他也漸漸的疏遠了我們家,可以說,他是那種現用現交的人。在村里,他是不值得我們去深交的人。

他那么能算計,總以為自己有心眼,處事,大事小情不想吃虧??稍谒约杭依?,他還是沒有算計過他的姑爺。

村里老林頭的兒子林福貴是他的姑爺,他們住的隔幾家,很近,可卻不常走動,林福貴在村里會種菜,是個有點名氣的技術員。在農村里,技術員當時很吃香,林福貴,雖然長得不太像樣,瘦猴子一個,可心眼多,會算計,走路都愛底著頭走,老林頭家里窮,沒有錢,那時住三家破草房,下雨天房子都漏雨。家里窮吧,又會過,領的那點豆油,從來吵炒菜都不放油,吃咸菜一頓頓的。

就這樣的條件,他兒子在隊里喜歡上了老張頭家的女兒,張萍,這個女兒憨厚純樸,姑娘那時候也沒有一件像樣的粗布花衣服,老張頭也不舍得花錢給這個女兒買衣服的。這個女兒扎著兩個大頭發辮子,一看就是過日子的人。林福貴看上了她,兩個人偷偷的好上了。

本打算老張頭想通過女兒換回來點彩禮錢的,盼她能找個好人家的??蓻]有想到自己的女兒與林家的小子處上了,后來又有了孩子,懷孕了。最后氣得老張頭不得不把女兒送到林家去了。林家一分錢都沒有花上。進門不久林家就添了一個女兒,后來又生了兒子,女兒,而老張頭心里就是賭得慌,白養了女兒,就這樣嫁給人家了,林家空手套白狼啊。而且他女兒家的日子后來直到如今都過得不錯,有兒子有孫子的。她娘家爹可沒有幫助一分錢的。女兒和女婿還是很爭氣的。

這個女婿與他一樣,會算計,會過日子,省吃儉用的,又扣氣又愛占便宜,老張頭從他姑爺那里一點好處都沒有得,也借不到一點的光,兩家人也不常走動,搞得關系很不合睦。

老張頭不僅與外人算計,耍心眼,愛占小便宜,就是與自己的兒子也是算計心眼。

大兒子身體不太好,可學了點吃飯的手藝,會打個水舀子,漏鈄,用廢鐵皮打一些農村家里用的器具,也能換些錢來,大兒子憨厚老實,他二弟弟都結婚了,他還沒有媳婦,等到他二弟弟家孩子都念書了的時候,老張頭的大兒子才娶上了一個媳婦,那是一個外村的女人,帶給女兒跟著他大兒子過起了日子。老張頭也沒有給他大兒子結婚置辦啥東西,只是在村子的最北側,也就是靠化肥廠黑灰池子的地方,蓋了兩間泥瓦房。他大兒子就這樣與媳婦搬進了土房住著,算是成了一家人吧。

由于,老張頭啥也不給大兒子置辦。家里也啥都沒有,那個媳婦,也就是他大兒子的老婆,那可不是個善茬子。沒有用的就來老張頭家里要。吃飯也來老張頭家里蹭飯。一天,兩天的行,時間長了,老張頭里不樂意了,他心疼糧食啊。自己都不舍得吃呢,心里十分不愿意管這幾口人了。就與大兒媳婦把話說在桌面上了。

一天吃過中午飯。老張頭,就對他大兒媳婦說,王蘭哪,你看,我和你媽的日子過得也不景氣,也吃不上好東西,你們今后,還是自己做著吃吧。吃香的喝辣的,我和你媽也不眼氣。你們過得好就行了。

他大兒媳婦聽出話音來,就說,爸,你說的話就見外了,我們吃啥在這個家里都不會挑剔的。家里有啥吃啥唄。我們不挑剔的。如果,我們都不在你身邊吃飯,你們二老多寂寞啊,也會無聊的,在說了,家里的農活也得老大幫著干不是嗎?

老張頭還是說,不用你們幫著干了,我們老兩口身體好著呢。

后來,聽說,他大兒子與老婆真的不去老頭家里吃飯了。而老張頭與他老伴與最小的兒子也處不到一塊去。都是因為,老頭心思重,在自己的兒女身上也算計的原因。

前些年,老伴去世了。老張頭失去了老伴后,備感孤獨。兒女也不常到他身邊去,就連他自己的孫子們也對他不是那么親。因為他太摳門,不舍得在孫子們面前花錢,對自己的孫子們都不舍得給花一分錢。與親戚們處得也不是太近。

待他得病時,去年,他身體不適,喚二兒子領他去醫院看醫生。也只有幾個兒子在身邊,兒媳婦都不愿意去伺候他。他心里也知道自己咋回事。以前對幾個兒媳婦都不好,把她們都當外人看待,如今自己有病了,也到了晚年,現溜虛兒媳婦也晚了。

所有的親情也好,朋友,鄰里也罷,都是一個以心換心相處的過程,我想,老張頭一定會想明白吧,自己這一生都是那種不想吃虧,只想占便宜的人,世上的事情,哪里能都如你所愿所想?做什么都可你來嗎?人活了一輩子,到老了能醒悟過來自己這一生所走過的路,所做過的事情,能從心里反思自己,對與錯,好與壞,能看清楚自己所做所為,就是最好不過的了。為人處事,只想所取,不想付出的結果,回到現實生活中,能都滿足自己所愿嗎?

主站蜘蛛池模板: 扎赉特旗| 望谟县| 克山县| 边坝县| 石狮市| 民和| 小金县| 尼玛县| 文安县| 政和县| 武冈市| 安丘市| 民县| 嘉荫县| 巩留县| 奎屯市| 永定县| 镇沅| 垫江县| 南丰县| 瑞丽市| 正蓝旗| 武乡县| 宁强县| 临城县| 司法| 乃东县| 清苑县| 肃南| 海安县| 邯郸市| 贡山| 三穗县| 宜春市| 昌江| 全南县| 富顺县| 日喀则市| 新乡市| 沐川县| 东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