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村里王為江的大孫子王哲,那可是個有福氣的孩子。他也是九零后生人,今年已經結婚娶了媳婦,他和老付頭的孫子付明明一般大。快三十歲的人了。我們聽說,他的媳婦已經有身孕了。王為江老兩口又能見到重孫子輩的人了。老兩口可樂的攏不上嘴那!
王哲從小與付明明是村里的同年伙伴。他也常來我們家里找我的孩子玩。
王哲這孩子長得大眼睛雙眼皮特別迷人。他說話有點口吃,不過慢慢說話時,吐字還是清楚的。
王哲出生在有福氣的人家里。村里的王為江老兩口是特別能干的農村人,家里靠種菜為生,王為江的老伴常年在菜市場上賣自己家里種的菜,王為江一年四季在地里種菜。家里還養牛。分單干以后,在農村里。王為江家里是最先富裕起來的農戶了。那是因為他們老兩口子實在是能干啊。村里人都佩服這老兩口的能干的勁頭的。
老兩口這輩子生了三個女兒一個兒子,這個兒子叫小喜子,也就是王哲的父親,家里就這一個男孩,王為江兩口子是特別喜歡的。王永喜從小到大都是父母親的寶貝,到了他兒子這輩子,王哲更是受溺愛的。
王哲的母親是外鄉人,是北陽村的,叫李福蘭。他的母親在娘家也是特別讓家里人喜愛的女孩子。她在家里是老姑娘,她身上有個哥哥,都是以種地為生的。福蘭的娘家條件不錯,嫁進王為江家做兒媳婦時,嫁妝也不少。
王為江家在村子中間住,與大付家是一條街的。家里三間草房,后來都換了瓦蓋,小喜子結婚后就與父母住東西屋。王哲就是在我們村里出生的孩子。
王哲是個有福氣的孩子,性格溫和又穩重,沒有什么脾氣。一說話一笑,很惹人喜歡的。這個孩子除了嘴唇有點厚,嘴有點大外,長得還是很不錯的。
在我們村里都說男人嘴大能有吃福,吃八方。生活和日子會很好過的。兒女孩子希望嘴能小一點,櫻桃小嘴才可愛。而王哲卻實有吃福的。在家里有奶奶爺爺父母疼愛他,他一去姥姥家,舅舅家里,也會有好吃的不斷的。
他每次去姑姑家,也會有姑姑疼愛他的。九十年代的生人,這個時代的我們浩良河村日子都比較好過了。家家都吃大米白面的。吃粗糧的都很少了。農村種地都機器化了。家里家用電器,電腦,洗衣機,手機,如今,念書的學生有很多家里都給買手機的。一家一個孩子,更是家里的小祖宗,小心肝寶貝的。
王哲從小就很懂事,也很有禮貌。從小到大都是平平安安的,一帆風順的長大的,就連感冒發燒的小毛病,他都很少有的。這個孩子的身體素質很好。他又愛好體育,念書的時候是班里的體委,在村子,他早上起得早,在村子里跑步,所以,他的身體很健康。
王哲念完高中后,考入了哈爾濱一所職業學校,又讀了三年大學。
他的對象也是在大學讀書時交往的一個女孩子,兩個人相處四年多,女孩子是本省的,離我們浩良河不算遠,是崴嶺林區的。
現在年輕人找對象,家里都是不反對的,特別是自己看中的人,不像以前了,我們的年齡都與王哲的長輩的年齡相仿,我們那個年代找對象,多是有介紹人給牽線搭橋的。自己很少敢自由戀愛的,都怕人家笑話自己,又怕父母反對,自己做什么事情都不敢做主的。
時代不同了,人們的思想觀念也改變了不少,如今的老一輩子人也看開想明白了,只要是年輕人過得好,就會淘心窩子的對兒孫好的了。
王哲的父親王永喜也很有福氣又很幸運的了。浩良河水泥廠在我們村的西頭靠西山跟前建成的,水泥廠建立占用了村里農戶的一些土地,王為江西灣子就有一片地被占用了。水泥廠給一個名額讓家屬進工廠。王為江就讓自己的兒子進廠子當工人了。之后,也在水泥廠給小喜子買了樓房。王哲的家就搬進水泥廠家屬區居住了。而王哲念書也還是在浩良河小學讀書,高中時在南岔三中念的,他也與付明明一樣,都愿意住在爺爺奶奶家里。吃住他覺得很方便,也很自由。
孩子們從小到大都愛住在奶奶家的。有爺爺奶奶的關心和愛護,孩子們會感覺到很幸福的。
王哲結婚很晚。去年才結的婚,他的父母小喜子在水泥廠給買的樓房,結婚那天,婚車,禮儀辦得可熱鬧隆重的。村里人,水泥廠的人,還有他們的親戚,朋友,在我們鎮上的四季大酒店里辦置的。與王哲同一天辦喜事的還有我們村里的孫二家的女兒出門子。那天真是個好日子,十月一日,國慶節。也是王為江的大孫子結婚的日子,他們老王家老老少少那是真的高興啊。
王哲結婚后,在水泥廠安排了工作,在廠里的消防隊里上班。他很喜愛這份工作,一家人過著快樂的小日子,其樂融融啊。如今的王為江老兩口就等著抱重孫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