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村里徐老四的老婆
- 村中的那些故事
- 妙語居士
- 1656字
- 2021-01-20 12:30:11
我們村里徐老四有哥五個,徐老五身下有一個最小的妹妹,徐老四他們哥幾個都是隨他們的父親老徐頭從綏化老家搬到我們村的。那些年是在生產隊的時候。生產隊里想建粉房,老徐頭是個手藝人。就把全家都遷戶口落到我們浩良河村了。
老徐頭的幾個兒子中,除了老二不著調干活外,剩下的這幾個兒子都是很會過日子又勤快能干的。特別是徐老四,個頭不太高,走路很快,干活利落,又干凈。徐老四在村里人當中都叫他四姐。他的性格溫和穩重。說話慢聲細語的。像個娘們。可干起活來,可不服輸的。可賣力氣了。他結婚娶的老婆也是綏化農村的。徐老四小名叫小艷。徐春艷。還真起個女人的名字。他的老婆叫小英,姓張。個頭也矮,比村里王貴芳還矮。不過,她心眼多,鬼尖鬼尖的。又比村里的小谷的媳婦王貴芳能干活。是個抓家過日子的好手。這兩口子雖然是矮個子,可論干活,能干勁,村里人都很佩服他們的。
今年這兩口子都快五十歲的人了。自己家的女兒小景紅都嫁人了。可他兩口子還是那么任勞任怨的干活。真是過日子的好手啊。
徐老四的媳婦王小英長得小臉蛋好看,當初徐老四就是看她小巧玲瓏的,才娶的她,她從小就沒有了母親,家里有弟弟和身上有個哥哥。他們在綏化老家農村種著地,小英子嫁給老四時才二十一歲,那時候,我們村里都分單干了。老徐粉匠把生產隊村里分到的菜園子的地給老四分一些,還有西甩彎子靠鐵路邊的大田地也給他分了些種,老四是個勤快人,帶著媳婦在家跟前栽種了綏化大蔥。可以說,他家是第一個在我們村實驗栽種大蔥的人家了。蔥籽都是從綏化老家買的。那些年蔥籽很貴很貴的。栽大蔥的工序很繁瑣。撒種,育苗栽種,鏟土,背地,再深背地。可費功夫了。就這樣,老四兩口子精心伺候那些大蔥,還給大蔥打農藥,防蟲子。到老秋,屬老四家的大蔥賣錢多。村里人看賣大蔥掙錢都紅眼了。都讓他帶買蔥籽,向他學栽種大蔥的技術。徐老大也防照老四的樣子,第二年也開始栽種大蔥了。
栽種大蔥的技術,一直到現在,村里人栽種大蔥出了名,有人給我們村起名叫大蔥屯了。
徐老四的媳婦小英子,當姑娘時就很能干又顧家的。嫁給徐老四后,家里的生活條件不算好。小英子結婚后不到一年就懷孕了。可頭一胎是個怪胎,醫院里說是匍匐胎。小英因這一胎,好險上命。幸夸去醫院急時,才得了救助。胎是打掉了。養了兩年后才想要第二胎的。可她的內心有了恐怕的陰影。后來,醫生又給她開了些藥物,安了神經。慢慢的才好了起來。待她有第二個孩子時,是個女孩,也就是她的女兒小紅。生下來是個女孩。她心里有些不是滋味。可徐老四喜歡啊。徐老四比小英會看孩子的。徐老四眼里,不論男孩女孩,家里有一個就行了。他都會喜歡她,愛戴她的。這個女兒小紅還真是對她爸爸親的。小時候,徐老四總愛領著女兒串門子。而他的老婆小英,喜歡男孩。對小紅就不那么上心。在孩子眼里,大人的疼愛是孩子心里最安慰的。你對她親,孩子也會對你親近的。小英不愿意帶孩子。也不愿意做飯,家里的飯菜多半都是老四做的。
小英子愛干外面的活,種地,她也很經心的。在村里常常與村里的婦女們在種完自己的地后,也出去給別的農戶打工,掙些零花錢。鏟地,栽大蔥,栽稻子,秋天的時候,自己家地忙完后,也在鄰近的村里賣手腕子,收地割地,給人家掰玉米,割黃豆,一年四季都不閑著。她的老公徐老四也是勤快人,種點地之余又在找零活干。與村里人干卸石子的活,水泥廠有養大車拉煤干石的,得有人往水泥廠卸。徐老四就與村里人有幾個能干出力活的在一起,去卸貨。
小英兩口子很和睦,不吵不鬧的。孩子也很省心。自己家的小日子過得不錯。如今,在我們鎮上也買了大樓了。
生活就是這樣的。兩口人過日子,勁往一起使,都為家出把力,一起為家為日子拼搏,一定會從苦日子中度過來的。日子三窮三富過到老,小英與老四結婚時,父母親也沒有與老四同甘共苦的過日子。如今兩口子給他們置辦什么。一開始還租房子住,可小英也沒有嫌老四家窮,也過半輩子了。雖然沒有兒子,可一個女兒也讓他們特別喜歡和疼愛的。
他們如今很知足,常言說得好,知足者常樂。兩口子在女兒結婚后,身體很健康,小英說,她與老四還要年年種大蔥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