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第408章 后記

  • 沉鵠輕鸞
  • 寥落風87
  • 6427字
  • 2021-08-05 04:46:26

《沉鵠輕鸞》落筆于2018年11月10日,初稿完本于2020年5月23日,歷時560天整,修改過程中,網站上傳即將始于2020年7月1日,終于2021年8月4日,歷時400天。

后續可能將書名變更為《鴻鵠青鸞》,起初嫌棄“鴻鵠青鸞”四個字太過平淡,想要透過書名展現更豐富的內涵,諸如表達無咎的厚重、玄炎的輕功等等,不過也有朋友提到,平淡未必就是不好。

所謂高手常常在做減法,看似高手才一味著意于加法,我的境界沒到,幸運的是,認知在不斷提升。

特別要感謝的是,編輯好友從小到大不間斷的給我建議,“過多徘徊于情感舒適區的寫手,注定難以留下有深度的作品。”這句話從我大學畢業那年開始,始終主導著我的架構思想,又在這部長篇的行進過程中,對此有了更深刻的感悟。

所以我的筆下,時常伴隨著壓抑,伴隨著傷感,伴隨著無奈,伴隨著遺憾。

情感舒適區我是有一只腳跨出來了——畢竟對于無咎玄炎而言,更多還是給了他們圓滿,所以姑且只算一只腳——至于深度幾何,留給讀者們去評價吧。

~~

聊聊我在劇情設計中,對于人生和人性的一些感悟。

1.關于教育

不止一個讀者提出,無咎的處事風格和凌寒有些相像,對此我想說,這是必然的。

無咎的成長記憶,0~7歲一片空白,7~18歲與鳥獸為伍,18歲開始被凌寒冰兒帶出“蓬萊仙境”,對他而言,凌寒冰兒既是長兄長姐,又是如父如母,那時的他只有一維的世界觀,他能成為一個怎樣的人,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崇拜的是一個怎樣的人。

我在定位無咎這個角色時,給了他三張標簽:“孤獨”、“感恩”、“謙卑”,其中“孤獨”他沒得選擇,“感恩”可說一半取自天性,一半取自和凌寒冰兒半年相處中的耳濡目染,至于“謙卑”,則是太極公對他的啟發。

隨便打個比方,如果想讓兒女養成自我學習的習慣,那么在啟蒙教育階段,身為家長,日常陪伴一起學習,要比說教完畢,拿起手機一邊玩耍一邊監督有效得多,值得一提的是“啟蒙”,一旦錯過這個階段,孩子的大腦中出現更高維度的感知,這一步會一下子困難得多。

無咎對待屬下的寬厚,對待愛人的尊重,完全承自凌寒。

可以說無咎成長道路上經歷的幾次蛻變,纖纖和冰兒教會他上進心,玄炎和少林方丈教會他慈悲心,太極公教會他謙卑心,相比于后期睥睨天下的武功,無咎常讓自己維持“空杯”狀態,聆聽他人教誨,或許是他更加難能可貴的財富。

2.關于家庭

有讀者詢問,碧痕比玄炎輸在哪兒?我可以很肯定的回答,輸在家庭。

兩個姑娘擁有相同的美色,相同的善良,相比于玄炎的高冷,碧痕更具備一個凡人的情感,對在意者溫柔備至,對仇惡者絕不手軟,也正因為如此,四大主要女角色中,碧痕在我的讀者群中擁有最高的人氣。

全書開篇是一個神界強勢而魔界弱勢的背景,但是沈門野心過大,終將自家道路越行越窄,所以隨著劇情發展,慢慢成為魔界得勢而神界失勢,即使沒有無咎橫空出世,沈家在“青龍殿”非但一無所獲,一不小心還要深受本門武功所害,落得個如同汪沐陽的下場。

盡管愛情以外,無咎對玄炎碧痕不分軒輊,但是覆巢之下,無辜的碧痕終究受到太多牽連,最終在昆侖仙境香消玉殞,究其悲劇根源,可說是父兄一手造成。

第十四回“生離長安”和第五十回“死別昆侖”,兩篇回目取自漢代無名氏《為焦仲卿妻作》中“詩蓋聞死別長城,生離函谷”,二者所影射的,皆與碧痕相干。

值得一提的是,多位讀者朋友(清一色都是姑娘)對我寫死碧痕表現出極大不滿,更有甚者揚言和我絕交,手動害怕,這才有了計劃外的補充結局,誠如無咎在意碧痕這個朋友,我也很開心會有讀者為我筆下的角色牽動心緒,決定滿足她們這個小小的愿望。

第五十回中,我以玄炎為第一視角,留下兩處未解之謎,本意的確是想給碧痕留下一線生機,但很多美好只存在于朦朧,撥開彌霧的同時,美好也隨之幻作泡影,這個反轉的補充結局并非我的本意,雖然我為碧痕傷懷嘆惜,但是如同正篇那般,會讓家庭帶給個體的影響更加深遠,也更加深刻吧,我是這么認為的。

3.關于愛情

同樣不止一個讀者提出,似乎無咎和凌寒都有些英雄氣短,兒女情長,和我過去的風格有些不同。

也許這并不符合現代人對于兩性愛情觀的認知,但在書中構建的人物環境下,這個狀況是有現代心理學作為理論依據的。

一般而言,兒時缺失親情的人,對愛情會更加渴望,凌寒身上有郭靖的影子,但是相比郭靖少了些英雄氣,多了些兒女情,要說期間差異從何而起,郭靖有母親的陪伴,又有蒙古大草原上親如一家的村民,但是凌寒沒有,無咎亦然。

凌寒冰兒的愛情較為直白,對于無咎玄炎,我反而假借了外人外物,無咎為奪“祝融劍”苦戰“樞械塔”,玄炎為救冰兒獻出“空心楊柳”,兩個人都不怎么熱衷于表達,諸如“我愛你”、“你愛我”的肉麻文字幾乎沒有,卻為對方在意的人而付出。

書中背景時代為明朝萬歷年間,但我融入了很多現代愛情觀。

現代理論認為,一個健康的家庭,必定是夫妻關系為第一位,子女關系為第二位,父母關系為第三位,其它關系為第四位,值得一提的是,這和孝順美德并不矛盾,希望讀者朋友們不要過分解讀。

懂得彼此平等,相互尊重,日常贊美,且數十年如一日的,一定是聰明的夫妻。

另外,愛是吸引而非感動,想要得到一個人的愛慕,最好的辦法不是討好對方,而是投資自己。

所謂付出,那是將自己在對方心目中的好感度從60分增加到100分,而非從0分增加到60分的手段,這其間的差別,希望更多的人懂得體會。

見過不少類似的劇情,男一一無所有時慘遭拋棄,逆襲后前女友各種打臉,emmm我向來不怎么認同這種走向,所以對于兩小無猜,少不更事的無咎和纖纖,我設計了這樣一段美好的回憶,想要表達的正是纖纖并沒有錯,因為這樣的選擇才是符合兩性戀愛心理學的。

細心的讀者可能會發現,纖纖多次流露過對無咎的失望,女生常常都是如此,失望攢夠,便不可挽回。

第三十七回“愁緒離索”,無咎和纖纖的交談為這一段微妙的兄妹情劃上一個圓滿的句號,纖纖也是三言兩語就打消了任寰的擔憂,對待愛情,他們都是無愧于心的。

男同胞們不妨將八個字牢牢刻印在腦海中:女人永遠喜歡強者。

無咎對于孤獨,有著與生俱來的恐懼,纖纖更多像是一根救命稻草,第十三回“不見闌珊”中,我有提到無咎對纖纖愛得刻骨,但這只是無咎在自我狀態下的一種錯覺,我的本意,或者說我很清楚,這并不是真正的愛。

弱雞時的無咎雖然懵懂,但他對待失戀堪稱典范,寫給失戀者的兩句話,不論男女:

①總有更好的ta,在等待蛻變后的你。

②不是看見了希望,才慢慢的走出去,而是勇敢的走出去,慢慢看見了希望。

魔界中無咎曾拿玄炎當作同樣的救命稻草,但是隨著相處的深入,玄炎除了外形條件,她的聰慧、上進,都在吸引無咎,外加生性使然,那一抹神秘感更加觸動無咎的心弦,這才讓友情升華為了愛情。

無咎玄炎都為對方付出,卻從沒要求過回報,如果有人常常覺得“我都已經為你怎樣怎樣,你還不能為我怎樣怎樣”,那么現代愛情觀認為,這是有條件的愛,是廉價的愛,甚至,是可恥的愛。

4.關于天賦

由于劇情需要,書中塑造了兩個天才,一個是冰兒,一個是無咎。

我認為,任何一個行業一個領域,勤奮決定下限,天賦決定上限,我們每個人都有屬于自己的天賦,以我個人而言,常常因為理科天賦被身邊的人羨慕。

我有告訴過他們,擅長數學者的確能在考試中平添很多優勢,但以本科學歷為例,學生時代的十六年,相比于整個人生,畢竟是短暫的,而且我以親身經歷證明,太有理科頭腦,至少不能說百分百就是一件好事。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人生軌跡,不用羨慕他人,找到適合自己的,那就是最好的。

不要把沒天賦當作不努力的借口。

一來天賦常常是金字寶塔頂端才用得上的玩意,對于我們這些凡人,不如相信勤能補拙,努力就能分出高下,很多人還沒踏上拼天賦的高度,就以沒有天賦為借口而放棄努力,這樣的人生很難成功。

二來天賦本身也是通過努力來檢驗的。

聰慧如冰兒,閑暇時也常常讀書,我認為,她正是在漫長的,習慣性的讀書過程中,讓自己的天賦得到最大發揮,二者是不可分割的。

從第四回“馭獸少年”到第十四回“生離長安”,無咎的廢柴區間橫跨十一回,超過全書20%的篇幅,幸運的是,他在失戀后被冰兒點醒,否則換一條人生軌道,也許他一輩子都不知道,自己在武學上能有如此強大的天賦。

感謝身邊好友給出的意見,無咎奮斗路上的艱辛,我的著墨還不夠濃重,看我在這里夸夸其談,但書中呈現出的,的確是有些過分放大了天賦,縮小了努力的作用,但這本書很難再有空隙添加,如果還有下一部作品,我會盡可能做到更好。

冰兒和無咎,本身就是徜徉在作者筆下,帶有一定理想主義色彩的產物,這樣的人物在現實中或許也有,但即便有,也是極其可憐的百分比,2020年全世界總人口數約為76億,總之不會是你,也不會是我。

所以,請對自己有一個清晰的認知,如果沒有冰兒過目過耳不忘的記憶力、縝密的觀察力、敏捷的應變力,又沒有無咎在某一特定領域的超凡悟性,那么,請好好努力,共勉。

5.關于均衡

我在全書創作過程中,均衡思想貫穿始終,主要體現為四個方面:

①善惡均衡

無咎作為全書男一,當然屬于正面人物,但也有他自私的一面,而且還不止一處。

弱小時為纖纖一家兩度未經大腦而沖動殺人,太白山巔想要蹬踏奚清和的斷腿,漢水邊對其時尚未相認的母親不管不顧;強大后強暴玄炎,重創穆氏父子,甚至差點對佛門弟子痛下殺手。

也許會有讀者對此不以為然,認為奚清和、穆氏父子、佛門弟子本非善類,或許在“爽文”的觀念中,對待惡人就該趕盡殺絕,但關乎是非,還請理性判斷,比如以法律為參考標準。

其他主要正面人物,如玄炎下定決心追隨無咎為碧痕報仇,碧痕多次大開殺戒,凌寒意欲退隱,冰兒私藏《易筋經》等等,都是善中有惡的體現。

至于反面人物,周子魚對姚千齡、沈墨淵對兒女的舔犢之情,穆笛對亡妻的追念,夏氏兄弟雖然軟骨頭,但也對愛人專一,對沈家忠誠。

慧寧也曾面對沈碧辰的威逼,在大是大非上不肯屈服,值得一提的是,這是她一個人的,而非上帝視角下的大是大非,慧寧乃至整個峨眉,最終也是毀在她自以為是的是非觀下,若不考慮是非本身,單看寧死不屈的應對,可說非中有是,惡中有善。

這也是我對人性善惡的理解,有善有惡,才更真實。

②長短均衡

在一維的理解方式中,我們可以認為無咎和凌寒沒腦子,什么都要女人出主意,可以認為冰兒只會動嘴皮子,遇到危險不能自救。

如果我們有更廣闊的視角,無咎有一覽眾山的武功,凌寒兼備武功和領導才能,冰兒又有過人的智慧。

隨意舉例先生筆下的人物。《倚天屠龍記》中張無忌的優柔寡斷和拖延癥;《天龍八部》中段譽的“貪”、蕭峰的“嗔”、虛竹的“癡”;《笑傲江湖》中,令狐沖的酗酒成性,責任心不足。

其余諸如胡斐的概念化人格、郭靖的理念化人格、楊過的反社會人格,等等等等,不一一枚舉了。

我想說的是,有長有短,才是現實,有長無短,那是歪歪。

③陰陽均衡

從生命活力而言,陰陽平衡為消長轉化保持協調,既不過分也不偏衰,平衡則健康有神,失衡則患病早衰甚至死亡,書中主要體現為魔神人仙四界武學。

人界和仙界大部分弟子衣不蔽體,玄炎身為女一同樣不能幸免,所不同者只在于修為雖到,卻受體質所困,而不得不承受更多,碧痕和冰兒又遠較常人懼寒,說到底都是陰陽失衡的結果。

不過設計盤龍武學的本意,更多是一種“慎獨”的儒家思想,在這里先不說太多。

④攻防均衡

我將攻防均衡類比為能量守恒,一個人的攻擊性太強,ta的防御性一定很弱,無論是誰,如果平日言語尖銳行事刻薄,同時又自稱有很強的承受能力,那么兩種可能,一是ta在說謊,二是從小到大,身邊的人都在向下兼容ta。

我也有不止一個這樣的朋友,一般面對攻擊性較強者,我說話會比普通時候更委婉些,倒不是欺軟怕硬,而是為了避免發生口角,采用一種“您說的都對”的相處態度。

同樣的道理,也適用于愛的寬窄,愛的深淺,簡單說來,每個人愛的能量都是恒定的,愛的人多了,分配給每一個人的愛就少了,所不同者在于,同樣的“博愛”,有的人是大愛,有的人只是單純的花心。

縱觀全書,能讓無咎在意的人只有七個:太極公、瓊姑娘、凌寒、冰兒、玄炎、碧痕、纖纖,正因為兒時的缺失,讓他不可能擁有博愛的胸懷,但是對于這七個人,無咎會為他們奮不顧身。

6.關于因果

除了前文提到的那些,我會盡可能遵循人物的成長經歷,綜合考量人物本身性格和身邊親友的影響,去設計ta們如何應對特定事件,算得上是一種因果。

提到這個就不得不說,金庸先生這方面的能力高在云端,我只知仰望模仿,但是仍然有很多不足之處,每塑造一個新的人物,我也有認真思考這些問題,無奈這些真是需要千錘百煉,非一日一夜可以頓悟。

無咎算得上是大器晚成,除了編輯好友,身邊還有不止一個讀者指出,廢柴時期的無咎,表現出了超出以他經歷應有的智商和情商,經歷的坎坷太少,建議我讓他再多碰些壁,這樣會更真實,更能引起讀者內心的共鳴。

對此,我深表贊同,無咎不像我們,沒有接觸過全日制教育,7至18歲的經歷,注定他要比普通人晚熟很多,如果那時的他就有凌寒的處世能力,我是認為這樣的書不寫也罷。

此后為了劇情需要,讓他在短短三年間練就通天徹地,萬軍之中來去自如的武功,事后看來的確有些倉促,如果把時間跨度增加為十三年甚至三十年,會讓作品本身更加厚重。

讓我想到羅曼·羅蘭的《約翰·克里斯朵夫》,非常喜歡的一部世界名著——雖然據說這部作品在法國地位不高——推薦給廣大讀者朋友們。

三十年太久,無咎玄炎都老了,和我本人膚淺的審美情懷不大吻合,但十三年似乎真的可以考慮,那時無咎三十二歲,玄炎二十九歲,現代人眼里正是有魅力的年齡段,反正讀書的都是現代人。

怎么辦呢?又是一個很困惑的問題,將來也許大改,也許不改,現在還不好說。

~~

不管《沉鵠輕鸞》本身價值怎樣,對我個人而言,寫作能力是一次巨大的提升,之前常常捧著自己的十二部推理孤芳自賞,但在完成這部武俠后,那十二本書變得黯然失色,說明我的確進步了。

從小到大,我的每一部小說,編輯好友都有看過,但這是她第一次三閱通篇,并且親筆書評,又是開心又是激動,謝了又謝。

期待有一天,我看這部作品也會索然無味,那將是我的又一次成長。

在小說三要素中,我采用的大致是992分配(即人物、劇情、環境分別占通篇45%、45%、10%),相比于我理想中的442分配(即人物、劇情、環境分別占通篇40%、40%、20%),環境描寫畢竟還是少了,不過姑且由它去吧,就現在這個版本,還有讀者覺得環境描寫占比過高,我愿意成全更多的讀者朋友們,但是很肯定的告訴大家,這樣的作品浮躁了,文學性低了。

一直以來我執著的,就是在維持在文學性不減的前提下,將可讀性追求到極至,我對文學鑒賞能力的自信,要遠遠超過文學創作能力,“前言”中也有提到,很多細微之處我知道好壞,可惜功力所限,好的我做不到,最終只能選擇退而求其次,每每想到,還是會有些許失落。

讀者朋友們在提意見時,一定都是懷著善意,但只要我認為影響到作品文學性,基本都是不會考慮的,借此機會表達歉意,也敬請讀者朋友們原諒我這點小小的任性。

真正從文學鑒賞角度讀過《紅樓夢》和《金庸全集》的讀者朋友們,一定會對其中的心理描寫和對話描寫深有感觸,尤其是心理描寫,諸如內心獨白、詩詞、氛圍烘托、夢,等等。

中國古典小說一個顯著的特征是描寫的單純性和客觀性,作者原原本本按順序把故事過程和人物言行敘述出來,絕不用主觀分析去干擾讀者對故事發展的傾注,這與我們民族整個藝術的樸素性是一脈相通的。

但是《紅樓夢》顛覆了國人對于小說文學性的認知,可謂曹雪芹先生在藝術描寫上的一大功績。

《紅樓夢》中處處可見更真實,更接近生活面目的描寫,細節描寫因之更加強化,這種日常生活的描寫,給予作者比較深沉冷靜的思考頭腦,使得曹雪芹先生有可能致力于對生活更加深入細密的體察,對人物內心世界做更深的挖掘和分析。

《金庸全集》亦然。

就我本人而言,對二位大師刻畫人物的手法深表贊同,要想讀懂一個人物,“行”不過是表象,是最容易迷惑人的,“言”是由腦至手的一座橋梁,“思”才是真正反應人物性格本質,才是最真實的一面,細想就是這個道理,不是么?

總之,越是流于表面的,可能越是膚淺,越是看不見的,越可能接近真相。

所以我設計的盤龍武學,蘊含了儒家“慎獨”思想,惟有“思”是騙不了人,也騙不了己的。

~~

寥落風于2020年6月28日

主站蜘蛛池模板: 旌德县| 察哈| 东宁县| 宣武区| 潞西市| 安陆市| 丽江市| 神池县| 兴山县| 醴陵市| 霍州市| 蕉岭县| 北票市| 诸暨市| 松江区| 新建县| 七台河市| 惠水县| 井研县| 江油市| 西安市| 岚皋县| 英吉沙县| 舒城县| 濮阳市| 宁陵县| 鸡西市| 台安县| 乌兰县| 拉萨市| 新宁县| 铁岭市| 新龙县| 安溪县| 哈巴河县| 龙南县| 河东区| 永新县| 云南省| 慈利县| 荃湾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