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术网_书友最值得收藏!

秦始皇本紀

本章以我國古代第一位皇帝秦始皇和他的兒子秦二世為中心,為我們描繪了秦王嬴政從統一六國,到秦朝滅亡這期間的風云變幻,使我們了解千古一帝的風采和秦朝滅亡的原因。

秦王登位

秦始皇是中國歷史上一位叱咤風云且極具傳奇色彩的劃時代人物,他是中國第一個大一統王朝——秦王朝的開國皇帝,對中國和世界歷史產生深遠影響,把中國推向了大一統時代,奠定中國兩千余年的政治制度的基本格局,被后人譽為“千古一帝”。

秦始皇是秦莊襄王的兒子。秦莊襄王在趙國作為人質時,得到了呂不韋的熱情款待。在一次宴會上,他見到了呂不韋的姬妾趙姬,非常喜歡,就把她要了過來,生下始皇。始皇出生在趙國邯鄲,取名為政,姓趙。后來,趙政與母親趙姬回到秦國,改名為嬴政。嬴政十三歲時,莊襄王去世了,嬴政繼位為秦王。當時,秦國已經兼并了巴、蜀、漢中,越過宛占有了鄙,設置了南郡;往北取得了上郡以東,占有了河東、太原、上黨郡;東邊到達滎陽,設置了三川郡。秦王嬴政封呂不韋為相國,李斯為舍人,蒙驁、王龁、麃公等為將軍。此時秦王尚年幼,即位初期,國家政事交由大臣處理。

統一六國

隨著嬴政一天天地長大,終于在公元前238年開始親政。親政后的嬴政先是平定了長信侯嫪毐的謀反,后又罷免了呂不韋的相位,將秦國的政權牢牢掌握在了自己的手中。

國內局勢穩定后,秦王便開始實施他統一六國的戰略,他聽從李斯、尉繚的建議,派王翦、王賁、李信等大將出兵,先后滅掉韓、趙、魏、楚、燕、齊六國,統一了全國。

前無古人的政績

秦王統一天下后,聽取李斯的意見,廢除了周朝的分封制,采用郡縣制,將全國分為三十六個郡,每個郡設有郡守、郡尉、郡監。為了防止叛亂,他下令收集全國的兵器,集中在咸陽,熔鑄成鐘,又鑄造了十二個銅人,每一個重一千石,擺放在宮中。秦王下令將全國的法律、貨幣、文字、車子兩輪之間的距離和度量衡都統一標準。然后召集百姓修筑長城,疏通水渠。

秦王認為自己的功績超過了上古時期的三皇五帝,不能再以周朝的王稱呼自己了,于是和丞相、御史討論帝王的稱號。

丞相王綰、御史大夫馮劫、廷尉李斯等大臣們都說:“上古時期的五帝管轄的地區不過千里,地區之外的諸侯,有的朝貢,有的不朝貢,天子不能控制。如今陛下統一全國,設郡縣,統一法令,這是上古以來從來沒有人做到過的,五帝也望塵莫及。我們謹慎地和博士討論,都說:‘上古有天皇,有地皇,有泰皇,泰皇最高貴。’我們冒著死罪獻上尊號,王稱為‘泰皇’。天子之命稱為‘制’,天子之令稱為‘詔’,天子自稱叫‘朕’。”

秦王考慮了一下,去掉了“泰”字,留下“皇”字,加上上古表示地位稱號的“帝”字,叫作“皇帝”。秦王說:“我是始皇帝,子孫后代用數計算,從二世、三世至于萬世,傳襲無窮。”

從此,秦王嬴政成了我們后來都知道的秦始皇。

秦王嬴政統一了六國,并稱自己為“始皇帝”。

焚書坑儒

公元前213年,秦始皇為慶賀打敗匈奴,在秦國都城咸陽宮大擺宴席,宴請文武百官。

宴會中,博士的領袖人物周青臣舉酒頌揚秦始皇的功德,他說:“早先秦國的疆域不到一千里,仰仗陛下的英明,消滅了六國,一統四海,趕走了蠻夷。如今凡是太陽月亮照得到的地方,全都服從陛下的統治了。陛下廢除了分封,設立了郡縣制度,從此免除了戰爭的禍患,使得天下人人都能過著安樂的日子。這樣的太平盛世,真是三皇五帝也望塵莫及啊!”秦始皇聽了,連連點頭夸獎周青臣:“說得好!說得好!”

可這番話卻觸怒了另一些固守傳統的博士們,有個叫淳于越的博士,他往前走上幾步,急忙對秦始皇說:“陛下!我聽別人說,殷周兩代傳了一千多年,他們分封子弟功臣做諸侯,像眾星拱月那樣拱衛中央朝廷。如今陛下統一了天下,子弟卻毫無地位和實權。將來萬一出個像當年齊國田常那樣謀篡王位的亂臣賊子,又有誰能挽救得了那種局面呢?事情不照老規矩辦而想要長久,根本就不可能。現在周青臣又當面奉承陛下,加重陛下的過錯,我看他不是忠臣。陛下還是應當重新考慮分封子弟的事情才好!”

這時候已經升任丞相的李斯反對淳于越的謬論,他對秦始皇說:“古今時代不同,情況已經隨著時代改變了,我們決不能再拿古代的制度在今天來施行。如今天下已經安定,法令已經統一,老百姓應當努力種田做工,讀書人應當努力學習現行的法令制度。可是如今還有那么一些讀書人,總是死抱住老一套的東西不肯放棄,老是根據古書上的記載來攻擊當前的政治制度,這對于陛下的統治是很不利的,必須予以嚴厲禁止。我建議:除了那些講醫藥、占卜、種樹一類的書以外,凡不是秦國史官所記的歷史書,不是官家收藏而是民間所藏的《詩經》《尚書》和諸子百家的書籍,在命令下達的三十天之內,都要繳到地方官那里去燒毀。以后還有偷偷談論古書內容的,處死刑;借古時候的道理攻擊當前政治的,全家都要處死。官吏知情而不告發的,判處同樣的罪。命令到達后三十天不燒毀書籍的,在臉上刺字后罰去做四年筑長城的苦工。凡有愿意學習法令的人,只許跟著官吏去學,不許偷偷地照著舊時代的古書去學。”

秦始皇覺得有道理,如果聽任那些有舊思想的人到處宣揚舊制度,的確會妨礙他的統治。于是他決定接受李斯的建議,下令焚書,杜絕混亂思想的根源。焚書的命令發布以后,各郡各縣的官吏不敢怠慢,立即嚴格地遵照命令去執行。他們派出許多士兵和辦事的差役,到老百姓那里挨家挨戶收繳書籍。很短的時間內,到處都是焚書的熊熊烈火,焚燒那些刻寫在竹木簡上的古代書籍,使得中國的文化事業遭受了一次浩劫。秦國以外的歷史書和記載著諸子百家學術思想的書籍,凡是收繳上來的,差不多全都給燒光了,秦朝以前的許多歷史文獻和學術思想文獻從此失傳。

“郡縣制”使得李斯與淳于越發生了一場激烈的辯論。

焚書坑儒

秦始皇下令焚書,使得許多讀書人都非常反感,不僅那些有舊思想的人反對秦始皇的暴行,連一些在朝廷里享受著高官厚祿的博士,也都在暗地里議論,說秦始皇這樣壓制輿論,摧殘文化,做得太過分了。

焚書的第二年,即公元前212年,有兩個替秦始皇求不死藥的方士侯生和盧生,偷偷地議論說:“秦始皇這個人,十分殘暴,過于自信。他在滅亡六國統一中原以后,自以為是從古以來最了不起的君主。他專靠殘酷的刑罰來統治天下,大臣們誰也不敢對他說真話,他對誰也不信任,大大小小的事情都得由他自己親自來決定,像他這樣貪圖權勢的人,我們還是不要為他求仙藥的好。”他們兩個人商量好以后,就偷偷地帶著從秦始皇那里領來的錢財,逃走了。

秦始皇聽說讀書人在背后說他的壞話,侯生、盧生還居然逃走了,十分生氣,決定要狠狠地懲治他們。

于是秦始皇下了一道命令,叫御史大夫去查辦那些在背后誹謗他的讀書人。被抓去審問的人,受不了殘酷的刑罰,為了給自己開脫,就一個一個地攀扯其他的人,攀來攀去,一下子查出來四百六十多個方士和儒生有嫌疑。秦始皇一怒之下,未加詳細審問,就叫人在咸陽城外挖個大坑,把他們全都活埋了。秦始皇的“焚書坑儒”,對文化的傳承造成了難以估量的損失。

指鹿為馬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去東南巡視,隨行的除了趙高以外,還有丞相李斯和秦始皇的小兒子胡亥。走到山東平原津的時候,正是大伏天,酷暑加上旅途勞累,秦始皇中暑病倒了,病情很快惡化。

秦始皇知道自己已經不行了,就叫趙高代筆,給大兒子扶蘇寫了一封遺囑,叫扶蘇趕快從駐防地長城回到咸陽,替他辦理喪事,并且繼承皇位。

不久,秦始皇就在沙丘去世了。趙高是個有野心的人,他暗暗把遺囑藏起來,并沒有派人送走。丞相李斯也覺得皇帝死在外面,怕諸公子爭奪天下,也怕老百姓乘機起來造反,所以就對秦始皇的死保守秘密,沒有發喪;并且把車子捂得嚴嚴的,假裝秦始皇還坐在車上,急急忙忙地趕往咸陽。

趙高是胡亥的老師,他希望繼承皇位的是胡亥,而不是長子扶蘇。趙高拿著秦始皇的遺囑和傳國玉璽對胡亥說:“你大哥一回到咸陽,就要繼承皇位,到時候,你一點地位也沒有,這怎么好呢?”胡亥說:“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既然我父皇沒有留下分封兒子的遺囑,我有什么可說的呢?”

趙高說:“今天的大權掌握在你、我和丞相李斯三個人手里。我們想個辦法把皇位搶過來,由你來繼承好不好?”

胡亥本來就有野心,經趙高一慫恿,就決定奪取他大哥扶蘇的皇位。他們把丞相李斯找來,三個人在一起商量篡奪皇位的事情。李斯起初不同意趙高和胡亥的陰謀,可是后來一想,如果不同意他們這樣做,很可能丟掉官職,甚至會遭到胡亥他們的陷害,丟掉性命。為了富貴,他和胡亥、趙高結成了一伙。

他們三個人偷偷毀掉秦始皇的遺囑,假造了一封叫公子扶蘇和大將蒙恬自殺的遺囑,派親信使者送了出去。扶蘇接到趙高他們假造的遺囑以后,也不分辨是真是假,哭了一陣,就真的自殺了。蒙恬不肯自殺,被趙高派去的使者抓起來,關進監牢里弄死了。使者回去把情況一報告,胡亥、趙高、李斯都很高興。

他們急急忙忙地趕回咸陽,公布了秦始皇逝世的消息,擁立胡亥繼位,稱為二世皇帝。胡亥封趙高做了郎中令,叫他在自己身邊幫著出主意。

趙高盡管權傾朝野,卻并不以此為滿足,他還要進一步竊取朝政大權,他陰險地想:“李斯礙手礙腳的,不如想個辦法殺了他!”趙高造謠說,李斯的兒子李由與當時的農民起義軍有聯系,又說李斯想謀篡皇位。最后用這兩條罪名把李斯和他的全家殺了個精光。李斯一死,二世皇帝胡亥就拜趙高為丞相,國家大事全都交給他去處理。

有一天,趙高牽著一只鹿來到朝堂,當著許多大臣的面,指著鹿對皇帝說:“我找到了一匹好馬,特地牽來獻給陛下。”

指鹿為馬

二世皇帝一看,認得那是一只鹿,他就笑著對趙高說:“丞相真會開玩笑,這明明是一只鹿,怎么說是馬呢?”趙高裝著很不高興的樣子說:“這是我花了很大氣力搜羅來的一匹好馬,怎么會是鹿呢?各位大臣都在這里,陛下叫他們說說,這到底是鹿還是馬?”

大臣們一聽,心想趙高又要搞什么鬼了,那些膽小怕事不敢得罪趙高的人,趕快爭著回答說:“是馬!是馬!還是一匹好馬!”一些不肯昧著良心說話但又怕死的人,裝聾作啞,一言不發;少數幾個大膽而又正直的人則說:“這是鹿,不是馬。”

趙高暗暗地記下了說是鹿的那幾個人,沒過幾天,就捏造罪名,把他們都給殺了。從此朝廷上的官員都很害怕趙高,趙高說東,他們就不敢說西;趙高說是黑的,他們就不敢說是白的。

二世皇帝看到大臣們都很害怕趙高,再想想趙高對付李斯等人的殘酷手段,也禁不住捏著一把汗,他也害怕起趙高來了。

不久,反對秦朝統治的農民起義愈演愈烈,秦朝的統治搖搖欲墜。趙高找個機會,派自己的心腹殺了二世皇帝。可是他怕大臣們不服,終于沒有敢自己即位做皇帝,而是把二世皇帝的侄兒子嬰抬出來繼承了皇位。

子嬰即位以后,找自己的心腹太監韓談密謀,將趙高騙進皇宮,讓事先埋伏好了的士兵將他殺了。

讀史學成語

千古一帝:原是史學家對秦始皇的評價,后人便用此代指歷史上文治武功皆有出色建樹的帝王。

例句:清朝的康熙皇帝在位六十一年,勤勤懇懇,為百姓、為國家做了很多好事,被后人稱為千古一帝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二连浩特市| 韶山市| 铅山县| 中卫市| 沙田区| 曲水县| 玛多县| 当雄县| 会理县| 九龙坡区| 米泉市| 普陀区| 光山县| 庐江县| 鞍山市| 高雄县| 抚松县| 凉山| 黄梅县| 镇江市| 临潭县| 大足县| 泊头市| 嵩明县| 泰安市| 嫩江县| 延川县| 项城市| 黄大仙区| 涡阳县| 襄樊市| 涟水县| 通山县| 紫金县| 泽库县| 汉中市| 中阳县| 含山县| 南城县| 青川县| 深水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