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尋訪山西古廟:晉中、晉北篇
- 連達
- 1132字
- 2020-07-03 10:46:28
田村圣母廟
田村位于汾陽市區西北方的黃土臺塬腳下,村旁有禹門河蜿蜒而過,風景秀麗。在村東的小學校東院現存一座圣母廟,此廟坐北朝南,是一座長方形院落,原有山門、鐘鼓雙樓、獻殿、東西配殿和廊廡、正殿和垛殿以及住持居所等眾多建筑,現在絕大部分建筑都已毀滅不在,僅有最北邊的正殿和其東垛殿馬王殿尚存。偌大的院子鋪著平整的灰白色地磚,在陽光下泛著白森森的光,空曠得好像一個運動場。
正殿面闊三間,進深四椽,懸山頂,下部建有堅厚的磚石平臺,前方還凸出寬敞的月臺。殿前出門廊,斗栱為單昂三踩如意栱,每間補出兩攢平身科,當心兩攢勾連出斜昂,用材纖細清秀,很契合圣母娘娘的女神氣質。三開間皆設隔扇門,門廊下陳列著幾通明清碑刻。旁邊的馬王殿粗糙簡陋,是晚清風格。
《汾陽金石類編》里有一篇《唐田村神母廟尊勝經幢》,時間為唐中宗景龍二年(708),說明此廟至少可上溯到唐代前期。明嘉靖二十八年(1549)《重修田村里神母廟碑記》有云:“汾城西五里許,為田村,連絡向陽諸山,禹門南抱,彪嶺北環,蓋汾西之□區也,宜有廟祀哉。顧神母廟建代不可□,唯門匾題曰‘神母祠’。”看正殿風格應是彼時重修所遺留。清順治二年(1645)的殘碑亦稱之為神母廟,到了光緒十三年(1887)才改稱圣母廟,言之奉祀后土圣母。那么神母和圣母是不是一回事呢——有種說法稱這位神母乃是村旁禹門河神。我在山西所見過的圣母廟大體祀有九天圣母、后土圣母、碧霞圣母、顯靈昭濟圣母等,而此地距離晉南后土圣母傳說的發源地(即汾黃交匯處的萬榮縣)不遠,似乎供奉后土圣母更為合乎情理。

汾陽市栗家莊鄉田村圣母廟
正殿內三面墻壁上保存有完整的明代壁畫,北墻上為《宴樂圖》,描繪圣母于宮中生活的場景,云端殿閣儼然,周圍有侍從環繞,仙娥奏樂,一派雍容華貴的至尊氣派。東墻為《迎駕圖》,表現了圣母即將出行,宮外儀仗車駕已經備好,仙官神將整裝待發迎候圣母登車的場面。頗為有趣的是,在宮殿一側還有滿滿一車胖娃娃,看來是要被圣母派去人間投胎的。西墻是《游幸圖》,展示了浩蕩的行列隨扈圣母乘坐龍輦行進在途中。這些壁畫造型端莊,筆法精湛,設色艷麗中又不失古雅,充滿堂皇的貴氣,堪稱明代壁畫中的極佳之作。而從圣母還掌管求子來看,并非河神職責,卻與后土圣母女媧摶土造人的故事相契合,所以主神為后土圣母更為可信。至此可以說明神母和圣母就是一回事,只不過不同時代的稱呼有所差異,在民眾心中估計就是個送子娘娘。
我正頂著熱辣辣的太陽在墻根下畫這座圣母廟大殿,院子里忽然又來了兩個訪古廟看壁畫的人。最前邊的是一個大胖子,我一看這不是祁縣的老李嘛,他可是個高人,也是我的老朋友了,想不到竟然在這里遇上了。我一喊,把老李也嚇了一跳,真是“有緣千里來相會”啊,我們都特別興奮,畢竟這種偶遇的概率實在太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