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
Preface
我與唇腭裂兒童的相遇之緣
2009年3月,時任溫州市育英事業發展促進會副會長、溫州大學副校長的薛偉教授找到我。見面后,薛教授說溫籍臺胞何紀豪先生有個心愿,希望唇腭裂兒童除得到醫生的手術和整容修復之外,最好能有專業的心理輔導師來幫助他們克服自卑感、消除悲觀情緒、樹立自信心、塑造健康的人格,讓他們更好地融入社會,也給他們的家庭帶來希望。何先生很看好溫州大學優越的教育環境及心理咨詢師的資源。當時,薛偉教授問我:“你能不能擔當這個重任?”身為溫州大學首席心理咨詢師,面對善事,我有責任,于是欣然接受了這份重任。
隨后,我和伙伴們開始搜集和閱讀國內外唇裂兒童的相關資料,申報課題,組建團隊,籌劃“世界溫州微笑聯盟”夏令營活動的行動方案,并設計、準備了各種問卷、測量表,布置了團體心理輔導室、心理咨詢室、沙盤游戲室、體育活動室及十幾位孩子的住宿安排等,終于在2009年7月第一期“世界溫州人微笑聯盟”夏令營正式開營了。2009年11月11日,世界溫州人微笑聯盟正式掛牌成立。
一晃這份重任就堅持了十年。從2009年到2018年,溫州大學持續舉辦這項具有特殊意義的活動。我也堅持參與每一期的夏令營組織工作,并一直擔任唇腭裂兒童的首席心理指導師。
十年來,我與唇腭裂兒童建立了深厚的情誼。在針對唇腭裂兒童的心理輔導的實踐經歷和工作收獲中,我學習到了很多,也愿意把這些經驗寫出來與大家分享,于是萌生了寫作《唇角的幸福》一書的心愿。在朋友們的肯定下,我開始動筆撰寫“唇腭裂兒童的心靈成長之路”,并將本書分為三個部分:理論篇、實操篇、成果篇。
本書的理論篇將重點探討三個問題:一是唇腭裂兒童的心理特點;二是如何幫助唇腭裂兒童提升其幸福感;三是唇腭裂兒童的創傷。希望這些理論能夠幫助更多曾經有過創傷的唇腭裂兒童,對他們的心理輔導和心理救助有所助益。
在實操篇中,展現了十年來“幸福微笑團隊”所做的工作。一是兒童團體心理輔導;二是兒童團體實踐活動;三是點亮天使的心燈。根據唇腭裂兒童存在的自卑、恐懼、社交回避等心理障礙,我們團隊擬定了心理輔導的理念,用團體、個體、家庭三種心理輔導形式為唇腭裂兒童提供專業心理幫助,有著相同問題的同齡人之間的交流不僅能減少孤單和不幸的感覺,而且可以共同探尋解決問題的途徑與方法。在具體的設計上,我們有明確的步驟和對應的目標,循序漸進地幫助兒童改善心理狀態,并且每個步驟都有對應的實例展示。五個經典案例的成功為人們帶來了建設性的啟示。個案的分析說明了愛的教育力量及積極心理學對孩子的影響,沙盤游戲、房樹人繪畫分析等方法的運用也頗有借鑒意義。
在成果篇中,列了兩篇本人發表的論文和十年來“微笑聯盟夏令營”的回顧以及唇腭裂兒童心理輔導后發生的改變與新貌。在最后,詳細介紹了慈善與慈善新理念。
“心中有火,筆才生花”。本書的寫作,一方面,筆者近十年來主持負責溫州文化研究工程第六批社科規劃立項課題《溫州唇腭裂兒童慈善服務研究》的最終成果;另一方面,能為今后更多從事唇腭裂患兒心理輔導的老師們提供指導性的經驗和建議。希望溫州育英事業發展促進會的慈善服務能更廣為人知,也希望這種大愛精神廣泛傳播,溫州人“善行天下”的理念和慈善行為吸引更多的人加入到慈善的隊伍中。特別感謝何先生的大力支持,他的善心、善舉深深感動著我們每一個人。本書也獲得何先生和溫州市育英事業發展促進會的大力支持。在此,我深表感激和謝意。
同時,對所有熱心給予支持和幫助的朋友們表示感謝,涉及篇幅,在此不一一提及姓名。若沒有溫州大學的校領導、導師、團隊和朋友等的大力支持、悉心指導及幫助,也就沒有《唇角的幸福》一書的出版。衷心感謝你們!
2019年的春天已到,祝愿立足于溫州的“微笑聯盟”再接再厲,播撒更多慈善與大愛的種子!
張海音
2019年4月28日于溫州大學

2009年7月7日,何紀豪先生為參加第一期“微笑聯盟”夏令營的實踐隊長及參加活動的唇腭裂兒童授予夏令營營旗

第一期“溫州微笑聯盟”心理輔導夏令營開營儀式在溫州大學舉行,著名溫籍臺胞何紀豪,溫州市有關領導,溫州大學校領導、心理老師、志愿者,唇腭裂兒童及家長參加此次活動

2018年7月23日第十期“世界溫州人微笑聯盟”夏令營閉幕儀式在溫州大學舉行,溫州大學領導、學生處、“幸福微笑團隊”、唇腭裂孩子及家長參加此次活動

唇腭裂兒童跟隨心理老師一起學做心理游戲——手指操“我是誰”

溫州市育英事業發展促進會會長、理事及社會各界嘉賓參加第十期“世界溫州人微笑聯盟”夏令營開營儀式并合影留念

溫州大學“幸福微笑團隊”2018年獲得第七屆溫州大學“華峰品德獎”

張海音副教授榮獲2015—2018全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優秀工作者

2018年7月,張海音與唇腭裂孩子夢琪應邀在北京舉行的“幸福微笑——救助唇腭裂兒童”項目管理培訓班會上發言(左二為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理事長郝林娜,右一為中國人口福利基金會國際合作部部長李曉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