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祖母這幾年年紀愈發大了,這家中內宅事務多是你三嬸與你祖母身邊幾位嬤嬤商量著來的,你那三嬸又和你三叔一個性子,最是不耐這些個宿務,估計是疏漏了。算算日子你奶嬤嬤一家也該進京了,你長姐的奶嬤嬤一家是給了你長姐的,按理兒你也該如此。若是你奶嬤嬤一家進了京,我就讓人來通報你一聲。”
“那就再好不過了,母親最是疼姣姣了。”楊文婉笑著,多多少少算是手中有了自己的人,做事還能方便的多。
含書含畫碧月碧云被于氏送回了嵐玉軒,屏楠也將事情的來龍去脈盡數對宋氏說了個清楚,宋氏只是笑著點了頭,轉頭就將家中大小事務交給了楊文婧。長女本就將要嫁入鎮南王府,且嫁過去便是世子妃之尊,鎮南王府大小事務早晚都要交于楊文婧之手,現在開始學習理家再合適不過,理過兩年之后嫁過去也不至于無從下手。
沒想到自己這里換了兩個婢女而已,居然給了楊文婧掌家的機會。也不知這機會是好還是不好。自己病愈到如今已是四五天的光景了,楊文婧竟是連瞧都沒來瞧過自己一回,而翠湖卻說去索要身契那日在正院見過楊文婧,也不知是因為什么事,與一個六歲幼女有這樣大的嫌隙。
未曾過兩日清閑日子,宋氏那里就派人來接楊文婉,說是今年太后壽誕要帶著楊文婉一塊兒去,提前教導教導楊文婉入宮禮儀。楊文婉苦笑無語,自己那十幾年不是在王府就是在皇宮,見了人不是自己朝著對方行禮,就是對面朝自己行禮。恐怕楊國公府這不會有人比自己更熟悉這宮中禮儀。只可惜,重生一世,居然要重新學習這規矩禮儀與那些個淺薄的文字。怕是自己最是不喜的那女紅,又要重頭學起了。
“姑娘,咱們日后需要早起一些么,雖是嵐玉軒并不太遠,可并不能讓嬤嬤等得太久不是。”翠湖小心的拆卸著楊文婉頭上綁著的幾根發帶。
“不必,等便等了,不過是些個年紀大了些的奴仆。若真是些個懂事的,就不可能不懂得尊卑。”楊文婉攏了攏耳鬢邊并不虛浮的發絲“照著之前起床的時辰起來就是了。明早早食給我備上些個肉丸子,病了許久,倒是想念這鮮肉丸子想的緊。”
“那奴婢等等就去小廚房說一聲兒,免得明日早間灶上慌亂,耽誤了姑娘用早食。”翠湖將楊文婉伺候睡下了。
上一世直到父母雙親過世,遼東邊境回來的人也只是帶了訊息給祖父祖母,卻不曾對自己說過只言片語,自己當時年歲也是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這二十幾年不見父母雙親,居然自己心中并無多少孺慕之情。剛回到六歲這一年的自己惶恐、不安,卻也未曾想過要與父母親多說說自己知道的事情。自己多少涼薄了些,明早就先去給父母雙親請安,早食也在正院那里安置吧。楊文婉自己思著想著不覺間睡了過去。
次日一早,楊文婉洗漱了就去了正房,一踏進正房便瞧見母親在伺候父親用飯,而自己的弟弟正在乳母的懷中睡得正香。
“姣姣過來了?父親今日要早早地去上朝,看這時辰你也沒吃早食吧,等下便和你母親一道吃點兒再去嵐玉軒請安吧。”楊文婉的父親慈愛的看著自己的嬌嬌女,笑著招手讓楊文婉近身上前來“姣姣這是自己還帶著食盒呢?”
“母親快坐下咱們一道陪父親用飯,女兒素了這些日子著實饞著了,昨兒晚間就緊著讓翠湖去小廚房給女兒備著這鮮肉丸子,今早女兒可是特地拿過來與父親母親一道享口福呢。”楊文婉露出個嬌憨討巧的笑。這內里年近四十的自己比父母親還年長了幾歲,要做這樣稚嫩的模樣著實費了一番功夫說服自己。
“喲,咱們婉姐兒居然能將鮮肉丸子分出來給大家伙兒嘗嘗呢?這可著實不易。不過這京城的廚子做這鮮肉丸子確實不如咱們遼東的廚子。”于氏笑著擦了手,坐下來夾了個丸子吃了。
“那母親將遼東那里會做鮮肉丸子的廚子給女兒一個可好?趕緊讓人傳信,讓李嬤嬤給女兒帶一個來,到時女兒請咱們全府人天天吃鮮肉丸子!”
“那廚子可得累死了。”
“父親取笑人家。”
“既是你母親答應了你,待我與你母親回了遼東,就著人給你送一個回來,怎的就急得非得與你的奶嬤嬤一道上京。”楊成看著自己這長相甜美可人的幼女笑著停了筷子“你與你母親接著用飯,讓屏楠幫我穿戴上官服就是了,你們用完飯再帶著你弟弟去你祖母那里請安就是了。”
楊文婉站起身應了是,目送著自己的父親出門才又上了桌繼續吃飯。于氏倒是有些意外楊文婉的知理,自己與丈夫常年駐守遼東,是以對兒女的教養上便松懈了些,并未如二弟妹一般,兒女小小年紀就規矩禮儀極好,不曾出格半分。可今日這姣姣的規矩可真是極好的了。
“咱們姣姣長大了,這規矩禮儀倒是好的多了。”于是看了一眼翠湖說道“這伺候的人是不是少了一些。這幾日,母親再讓人采買一些人進來。家生子中年紀相仿的也先放到三等,調教調教。調教起來了,在升為近身伺候的。”
“母親不必了,我想祖父祖母應是對我身邊的人有所打算。待今日我過去問過祖父之后再另做打算吧。”
楊文婉見三歲的楊文毅自乳母懷中睡醒了,便伸手牽了過來,等于氏換了衣服就一道出門向嵐玉軒去了。一出正門,居然不知道何時春暉園門口竟多了兩棵樹,雖不高,卻也有成年男子那般高了。估計這又是自家三叔送來的。這幾個園子亭子閣子里,就沒幾個花花草草是花房里送出來的。“三叔,這也不知又是花了重金從哪里搞來的這兩棵樹倒是蠻好看的。”
簡單的請了安各自落了坐,就見長姐楊文婧招呼著自家母親嬸娘喝茶說話兒,二姐楊文妤就帶著眾姐妹幼弟門進了耳房。這年紀相仿的姑娘們在一塊兒也不過是說說笑笑,一早上的時間倒也安穩的過去了。
“婉姐兒留下吧,你們就都該回去快回去吧,慧娘你也帶著婧娘下去吧,去看看前些日子剛回來時大家伙兒訂做的衣裙可做出來了,再有半來月就是太后娘娘壽誕了,再不催催該來不及了。”宋氏隨口找了個由頭將想要張嘴說些什么的楊文婧與于氏支出去了。
于氏和楊文婧應聲行禮就退了出去,楊文婉在門外近上前一步將楊文毅交給于氏,在楊文婧耳邊輕聲說道“長姐不必擔心,不過是學些規矩罷了。”
進了內室宋氏也并未多言,就將自己身邊的管事嬤嬤王嬤嬤派給了楊文婉,專門指點楊文婉進宮要注意的事情及宮中各處各品級該如何行禮。楊文婉原以為該是馮嬤嬤或是別的與馮嬤嬤交好的嬤嬤攬下這樣兒的職責,給自己多多少少一頓苦頭吃,沒成想居然是祖母的管事嬤嬤親自教導自己,楊文婉感到受寵若驚。
“四姑娘可還有不明白的地方?若是沒了,請行一遍禮,老奴瞧瞧。”王嬤嬤見楊文婉心思并不太在這學習規矩禮儀上,便稍微為難了下楊文婉。
可她卻不知,對這各種行大禮小禮作揖的這些個宮中規矩楊文婉做了十幾二十年,便是蒙著眼,都能做的完美妥帖。
連著幾日的學習規矩,楊文婉始終再未曾得見祖父與父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