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媽是最好的心理咨詢師
- 江兵
- 1529字
- 2020-07-03 16:52:17
孩子總是質疑,要讓孩子堅定不移
質疑型孩子天生缺乏安全感,他們的內心惶恐不安,缺乏自信,很容易受到身邊的人和事物的影響。他們過分注重他人的看法,無法完全遵從自己的內心,經常表現出猶豫不定的樣子。對質疑型孩子,當他們徘徊在十字路口時,媽媽最重要的不是告訴他們要往那邊走,而是要引導他們做出自己的選擇。因為媽媽即使再愛孩子,也不可能跟隨孩子一輩子,負責任的媽媽往往會引導孩子,教會孩子做出選擇以及如何為自己的選擇承擔責任和后果。
有人說,人生就是不斷選擇的過程,正是在“對”或“錯”的選擇中,不停地改變著。孩子的成長也是在選擇的過程中進行的,如果孩子始終不會選擇,不能堅定果斷地做出選擇,他們就會變得越來越被動和郁悶,在成長過程中陷入困境。人非圣賢,孰能無過,在這個世界上,沒有人能保證自己所做的選擇都是正確的,孩子也是如此。媽媽可以告訴孩子,選擇錯誤沒關系,最重要的在于要堅定不移、勇往直前,要有勇氣承擔錯誤選擇帶來的嚴重后果。
看到質疑型孩子缺乏行動力,很多媽媽會誤以為孩子精力匱乏,殊不知,質疑型孩子的精力是非常旺盛的,他們之所以在成長過程中總是陷入困境,就是因為他們把過多的時間和精力都用于思考沒有發生的事情。為了讓質疑型孩子把精力都用在該做的事情上,媽媽可以主動安排一些活動,充實孩子的日常生活,這樣一來,孩子自然沒有時間和精力去為那些毫無意義的事情擔憂。另外,還需要注意的是,質疑型孩子在人際交往方面很容易陷入困境,因為他們不容易相信別人,也常常把對別人的擔憂寫在臉上。這樣一來,他們看似已經融入團隊之中,實際上卻常常陷入困境,不知該如何自處。所以媽媽要多多鼓勵孩子與身邊的人交往,也要讓孩子明白被人拒絕是常有的事情,無須因此感到憂心和焦慮。只有擺正心態,讓友誼水到渠成,焦慮型孩子才能擺脫人際關系的束縛,有更好的發展和未來。
嫣然出生的時候是一個兔唇的孩子,這讓她感到非常自卑,敏感又多疑。對身邊的朋友,嫣然從來不愿意相信,每當看到有人在竊竊私語,她總覺得那些人是在議論她。所以,嫣然自懂事之后很少有朋友,因為內心的敏感脆弱總是讓她懷疑友誼。
在嫣然稍微大一些后,爸爸媽媽就傾盡所有為嫣然進行了修補手術。修補后,嫣然的兔唇看起來好多了,但她依然感到很困惑:“為何我和其他孩子不一樣呢?他們一定都在嘲笑我!”過度敏感的自尊心,讓嫣然在人際交往中面臨很大的障礙,她根本無法敞開心扉接受他人,也無法真正信任他人。在進入小學三年級時,嫣然終于有了好朋友——梓悅。
梓悅是如何走進嫣然內心的呢?
原來,梓悅也是一個有些殘疾的孩子,她因為從小患上脊髓灰質炎,所以一條腿有輕微的跛腳。嫣然和梓悅同病相憐,很快就走到了一起,以友誼溫暖著彼此的心靈。在梓悅的鼓勵下,漸漸地,嫣然的內心越來越強大。她終于不再為自己的兔唇而感到自卑,可以坦然地面對這一切了。
如果嫣然始終不能坦然面對自己的兔唇,那么她一定會越來越自卑。實際上,每個人都是被上帝咬過一口的蘋果,要理性從容地面對和接納自己,才能讓自己的內心平和強大。一個人最大的敵人就是自己,唯有戰勝自己的心魔,才能從容地迎接外面的世界。否則,如果總是沉浸在自己的情緒中無法自拔,就會使人生陷入困頓,甚至完全把自己禁錮住。
質疑型的孩子誤以為自己是人們關注的焦點,覺得自己任何小小的瑕疵都會被放大,任人評說。其實,這樣的擔憂完全是多余的,因為一個人并不能夠得到所有人的關注和挑剔。在友誼方面,盡管質疑型孩子對此懷著深重的態度,不愿意隨隨便便就與人交往或者對人付出,但他們一旦相信某個人,愿意對某個人傾心相待,就會全身心投入。因此如果想要穩定持久且傾力付出的朋友,不如想方設法打動質疑型孩子的心,讓他們愿意對我們付出更多,也愿意真心對待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