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余生,做一個自帶光芒的女子
- 格姐
- 2331字
- 2020-06-16 18:24:31
人最大的教養,就是和顏悅色
前些日子,格姐寫了篇文章,控訴那些對待別人文質彬彬、對家人卻百般刻薄的男人。
文章發出來后,在后臺引發劇烈的反響。
有不少粉絲留言說,“說得太真實了” “各種委屈”……
也有粉絲感慨:“我發現身邊對妻子越好的人,事業越順。”
其實,就像剛剛這位粉絲所講,不止在婚姻關系中是這樣——我們常常把最壞的一面給了最親近的人,卻把善意留給了別人。
因為我們篤定了,那些親近的人,是不會離開我們的。
不過,在格姐看來,不管多么親近的關系,惡語都會像往巨椽里丟進了一只又一只螞蟻,也許看上去微不足道,但時間久了,這段關系便轟然破裂了。
喜不放狂言,怒不出惡語,哀不說喪話,樂不許重誓。
待人和顏悅色充滿善意,本身就是最大的教養。
01
之前某明星家暴女友的消息,在網上引發了軒然大波。
也讓大家重新關注到了“家暴”這一殘酷的現象。
說起愛人,雖然彼此之間沒有血緣關系,卻是這一生中陪伴你最久的人。
所以,在我看來,一個男人的人品,正是藏在他對待愛人的態度里。
令我們無奈的是,網上時不時就會爆出“某公眾人物家暴妻子”的新聞,包括瘋狂英語的李陽,以及此前大火的黃景瑜等。
小時候看電視劇《不要和陌生人說話》,對馮遠征飾演的“安嘉和”印象深刻。
平時西裝革履,是眾人眼里一等一的好男人,到了妻子面前,卻成了兇神惡煞,也成了無數人的“童年噩夢”。
然而,長大后才發現,我們身邊不乏這樣的“安嘉和”,把家庭完全當成了負面情緒的垃圾桶。
胡適曾在《我的母親》一文中說:
我漸漸明白,世間最可惡的事莫如一張生氣的臉;世間最下流的事莫如把一張生氣的臉擺給旁人看,這比打罵還難受。
一個女人,在她當初嬌艷欲滴的最美的時候,選擇把余生交給你。她看中的,是與你一同制造幸福的機會,是你能盡心盡力愛她一生一世、視她如生命的許諾。
“有個愛你的人不容易,你又怎能如此傷她的心?”
真正的教養,是把你所有的溫柔都留給妻子,把所有的守候都留給妻子。
那是你曾經小心翼翼湊上去親吻的臉龐,千萬別讓它劃過傷心的眼淚。
02
對待妻子要溫柔,對待其他家庭成員也是如此。
曾有讀者跟我抱怨:“教媽媽用微信,一個暑假都沒學會,煩死了。”
我只回復了她一句:“你知道自己走路吃飯說話,都是當初母親一點點教給你的嗎?”
是父母養育我們長大,我們又怎么可以抱怨他們呢。
前兩天看到一條特別溫暖的消息:58歲的老張,推著83歲的母親逛公園。
雖然年近花甲,但老張卻精神矍鑠,他滿臉笑意地對記者說:“小時候母親陪我們逛公園,現在該我們陪她了。”
再看坐在輪椅上的母親,在花叢之間,她的臉上浮現出了年輕的笑容。
她確實上了年紀,腿腳不便,但我相信,只要有兒子在,她就能領略到世間最美麗的風景。
古人有云:“人之行,莫大于孝。”
父母陪我們長大,我們陪父母老去,父母子女一場,便是一生之結。
對于父母最好的孝順,便是子女一顆恭敬的心,和一張溫和的臉。
不抱怨,不頂嘴,不發怒,永遠謙卑,永遠平和。
對父母要孝順,對孩子也要耐心。
之前,網上一則《家庭教師痛打學生》的視頻在網上傳開,后經證實,是一位母親在給孩子輔導作業時,心生煩躁,然后就動手了。
巧的是,當天還有一條消息“刷屏”網絡:一位父親買了1000多塊的煙花,慶賀常常考0分的兒子這次考了7分。
我無法用對或者錯來定性兩位家長的行為。
但我想說,今天你的一言一行,將深深影響孩子的余生,注入此后他的一言一行之中。
對孩子和顏悅色,便是教會他用善良去擁抱這個世界。
這個世界也許不完美,但總要用一顆美好的心靈,去面對、去迎接、去看待。美好換來的便是美好,而暴力只會導致更多的暴力。
要真心愛孩子,用耐心去陪伴,用愛心去守候。
一個幸福和諧的家庭,才會讓身處其中的我們每個個體,更有機會去實現個人價值。
03
一個人最真實的善良,體現在他對待陌生人的態度上。
這一生,我們要遇到不計其數的陌生人,很多人都是匆匆一面,便從此再不相見。
那么在這短暫的接觸中,能夠保持尊重和禮貌,則是教養之根本。
之前看過一個視頻:
一位從新疆出發的返鄉農民工,在火車上站了36個小時,到了成都后要接著換乘,實在疲憊的他,倚著火車站大廳的安檢亭睡著了。
傍晚,要換班的乘警小李推門時才發現熟睡的他。
但小李并沒有因為農民工擋住了門而發怒或是吵醒他,而是去買了一份快餐,蹲在旁邊一直等到他醒來。
經過了解才知道,因為不會操作手機,所以他只能買到站票,接著他還得再站23個小時。
而為了省錢,這一路他都沒有吃東西,肚子早已經空無一物。
聽了這話,小李趕忙又去買了面包方便面等,讓他在路上吃。
接過食物,這個看上去已經50多歲的中年男人,瞬間淚流滿面。回家路很遠很長,但人情的溫度卻永遠不會散去。
小李的善良是禮,男人的眼淚一樣是禮。
也許臉是臟的,但那眼淚卻無比清澈,分明閃爍著感恩的光芒。
小時候就被教育:你的智商和情商,往往適用于那些與你有關的人。
至于陌生人,正因為他們與你無關,所以才能體現出一個人的素質和教養。
對他們和顏悅色,便是給世界的一個信號,所釋放出的,正是你內心的安寧、溫暖、熱情和善良。
每個人之于這個世界也許都是一座孤島。我們總要獨立前行,獨自走向這個世界,因此,我們要學會理解和尊重,并相互取暖。
而這個過程中,對他人的尊重,換來的就是他們對我們的尊重;我們的善意,換來的就是他們的善意。
用真誠去對待這個世界,去熱愛生活,那么生活自然不會辜負你的純良。
用老話說就是,“好人方有好報”。
赫拉克利特曾說:“教養是有教養者的第二個太陽。”
中國還有句老話:“良言一句三冬暖,惡語傷人六月寒。”
也就是說,教養是有溫度的。一個人的教養,可以溫暖他人,自然也可以溫暖自己。
只要人人都愿意推己及人、心存善意,那我想,每天的生活都將是暖洋洋的。
余生不長,愿我們所遇皆純良,如若不然,便懷揣一顆太陽,光芒萬丈地活下去。